第1种孤独:依赖科技而不是彼此。

今天,虚拟身份比真实身份更具符号性和辨识性。现实生活中我不认识你,但报上网名,发现我早就关注了你。人际交往的第一步不是我加你微博就是你加我QQ,网上点餐,在线游戏,通信基本靠摇微信,连亲密接触都可通过视频完成,只要自己的感受是真的,没人在乎与自己连线的是不是一条狗。

孤独症患者内心独白(戳中泪点的城市孤独症)(1)

第2种孤独:老无所依

在中国,养儿防老的观念正逐渐失效,最经常的相处方式是:子女为生计奔波,老人则照顾孙辈发挥剩余价值。退休之后,大多数老人就失去了社会认同,也缩减了社交。今年春节,一位68岁的大连老太独自在家,寂寞到摁马桶玩,两个月冲走了98吨水。

孤独症患者内心独白(戳中泪点的城市孤独症)(2)

第4种孤独:离开故乡

过去在乡村野蛮生长,一入厂门,再也不得自由,甚至私生活受限,连基本的情感需求都无法满足。在男女比例失调的东莞,一些厂内“一夫多妻”是常事,女工怀孕后多被抛弃。可怜离开故乡时,她们中的许多人还只是孩子。

孤独症患者内心独白(戳中泪点的城市孤独症)(3)

第5种孤独:真爱难求

2011年,台湾未婚女性为217万,男性为270万,平均婚龄持续推后,很多人找不到情感归宿,连林志玲也嗲嗲地说:“没有男生追志玲,只有时间追志玲。”36个月爱情即退潮的危险始终存在,艰难相处磨损了激情,女人怪男人不守誓言,男人怪女人不似当初,有伴侣常比没伴侣更孤独。

孤独症患者内心独白(戳中泪点的城市孤独症)(4)

第6种孤独:我该相信谁?

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有多少用来“互害”?你有地沟油,我有假蜂蜜,你卖毒牛奶,我卖的牛肉其实是染色猪肉。为了逐利毫不犹豫同流合污,东窗事发便说是行业潜规则。食品不安全,学历是假的,慈善多做秀,名声不符实……一个人长大的过程变成逐渐对一切持怀疑态度的过程。

孤独症患者内心独白(戳中泪点的城市孤独症)(5)

第7种孤独:水泥森林

高楼占领了城市,家升上半空,变成一个门牌号。人与人之间失去了交流的触点,每个人都留心地锁好防盗门。城市充满几何感,那些设计是为了制造奇观而来的,越来越多巴西利亚式的沉闷城市,体量无比巨大,没有神经末梢,“个人处于其中会感到迷失,就像一个人在月亮上那么孤独。”(马歇尔·伯曼语)今天的城市管理者只希望车流通畅,夜间灯火辉煌,人们彼此保持安全距离。

孤独症患者内心独白(戳中泪点的城市孤独症)(6)

第8种孤独:抑郁症来袭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斯科特·塞立克说:“遗传和环境因素各负一半责任。”孤独症不是因为被身边人冷淡,而是一种病。同样的,抑郁症也不仅仅是心情不好那么简单,被抑郁症折磨6年的歌手杨坤说自己“一方面特别渴望跟人交流,另一方面又特别渴望一个人”。

孤独症患者内心独白(戳中泪点的城市孤独症)(7)

第9种孤独:独善其身

“我体会到了真正的孤独,这种感觉淹没一切。”2012年3月27日,坐单人深潜器潜入11000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的美国导演卡梅隆说。今天的中国人越来越少地忍受独自一人,而是随手去捡那些容易得到的乐趣。面对外界强加的排斥缺乏承受力,为了不孤独,宁愿不自由,包括接受他们并不享受的生活方式、朋友和社会观念。

孤独症患者内心独白(戳中泪点的城市孤独症)(8)

身边高楼林立、人潮汹涌

你独处一室、形单影只

你维持着表面的热闹

内心早已挣扎千万遍

你变成了一个“隐形”病人

这种病叫做城市孤独症

在城市的一个又一个角落

上演着城市孤独症患者与这个城市的故事

城市孤独症,你中招了吗?

回复评论,聊聊你和自己那座城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