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

2015年2月18日,除夕之夜,莫文蔚阔别大家11年之后,再次登上春晚,在全国观众面前,倾情演唱了一首《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舞台上一个不断变化的时钟,配合着一幅幅描绘老年人生活的动态画卷,随着歌声的结束,最后定格在一个以年轮为背景的钟表上,不由地让人感慨,时光已逝,人已老矣。

质朴的歌词,平实的编曲,橘黄的暖色调画面,再加上莫文蔚独特的声线和嗓音,这首歌在当晚,湿润了无数人干涸的眼睛和心灵。

莫文蔚最感动的一首歌(莫文蔚当年唱哭你的那首歌)(1)

莫文蔚在2015年春节晚会上

再看看词曲作者,是赵照和叶芝。

赵照就是这首歌的曲作者,作为一名“北漂”的音乐人,赵照几乎没有给母亲唱过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读到了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诗歌《when you are old》,忽然就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在窗户下被昏黄的灯光笼罩的模样,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歌。而歌词,则是由叶芝的同名诗改编而成。

从那以后,很多歌手,在不同的场合都唱过这首歌,每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总让人想起那匆匆而过的时间,以及悄悄老去的父母。

可事实上,爱尔兰诗人叶芝在写这首诗时,看到的并不是自己垂老的父母,而是一位他爱慕一生、求而不得的美丽女演员。

一眼千年

威廉·巴特勒·叶芝,是20世纪现代主义诗坛上,与英国著名现代派诗人艾略特各领风骚的爱尔兰诗人,也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人,他被与自己齐名的艾略特称为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诗人”,至今仍享誉文坛。1923年,叶芝因对爱尔兰文艺复兴做出的杰出贡献,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用鼓舞人心的诗篇,以高度的艺术形式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精神风貌”。

莫文蔚最感动的一首歌(莫文蔚当年唱哭你的那首歌)(2)

2015年,诗人叶芝诞辰150周年纪念

1865年6月13日,叶芝出生于距离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不远的山迪蒙镇,他的父亲是一位肖像画家,母亲是一位富商的女儿。叶芝的童年是在母亲的故乡、充满了自然野趣的斯莱戈郡度过的。

1889年,这位23岁的爱尔兰青年来到了伦敦,在这里,他邂逅了挚爱一生的心上人。

叶芝永远都记得他第一次见到茅德·冈时的情景:

“她伫立窗畔,身旁盛开着一大团苹果花;她光彩夺目,仿佛自身就是洒满了阳光的花瓣。”

这个场景,像极了日本著名导演,岩井俊二执导的电影《情书》中,藤井树出场的情景:藤井树站立在图书馆的窗边,手中捧着一本书,风,卷起了白色的窗帘,阳光从窗外洒进,投射在男孩俊朗的侧颜上。男孩掩映在飘飞的窗纱和虚幻的日光中,若隐若现。

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美好的令人怦然心动。

为你写诗

叶芝对于茅德·冈是一见钟情,而且是一往情深。

在随后的几十年间,这位美丽的爱尔兰女演员,以拒绝诗人叶芝的追求而出名,她回忆道:“我拒绝了他,将他还给了世界。”

尽管如此,叶芝对茅德·冈仍旧魂牵梦萦,并将心中的缪斯女神写进了自己的诗文里,他说,“我的诗歌都是为她写的。”

莫文蔚最感动的一首歌(莫文蔚当年唱哭你的那首歌)(3)

叶芝心中永远的女神

我们在叶芝很多深情款款的诗句中,都能感受到诗人心中那缱绻的爱恋。

“我曾在这柳园里,相遇我的挚爱:她踩着雪白的小脚,穿过柳园,向我走来。”

“羞羞的,羞羞的,羞羞的我的心上人,羞羞地像一只兔子,贤惠又害羞。多想去水中的一个小岛,我愿带她一起飞。”

“你只需抬抬白如珍珠的小手,束紧你的长发,然后叹息一声,所有的男人都会心脏燃烧狂跳;烛光般的浪花冲刷迷蒙的沙滩,群星攀上滴露如雨的夜空,一切只为了照亮你途经的双脚。”

而其中最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就是叶芝于1893年写下的《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白发苍苍睡眼朦胧在炉火旁打着盹请取下这本诗集慢慢的读回想你当年的双眼里那柔美的神采与深幽的晕影有多少人爱过你昙花一现的身影爱过你惊鸿一瞥的美丽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只有一个人爱过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过你日益凋谢的脸上的哀戚当你佝偻着在灼热的炉栅边你喃喃呓语带着一丝伤感那逝去的爱如今已步上高山在密密星群里埋藏它的赧颜

叶芝在写这首诗时,他心心念念的冈小姐,正值青春年少,有着靓丽的容颜和迷人的风韵。但在这首诗的开头,是诗人想象中,若干年后年迈的爱人在炉火旁阅读诗集的虚拟意境。

她满头染霜,独自坐着,形影相吊,但是她并不孤独,因为有叶芝的诗陪伴着她。当她轻轻吟诵时,她回忆起过去的一切,回忆起她年轻时,那美丽的眼睛、柔美的光芒和幽深的晕影。

回忆起有多少人曾经爱慕过她,爱她的青春容颜和动人身材,只有一个人,也只有这个人,爱的是她那为民族自由,而战斗不息的圣洁心灵。

这个人就是叶芝。

诗人在现实中的爱情是那么的无望,他只好假想多年后的场景,希望恋人看到这首诗后,能早一点明白他的一片痴情,而不要等到多年以后,让一切成为永久的痛。

尽管被爱人拒绝过无数次,但诗人的爱情并没有烟消云散,而是在头顶的山上流连,不忍离去,最后隐匿在一群闪耀的星星之间。

诗句的最后出现的“群山”和“繁星”,让人感到一种圣洁的美丽,诗人的爱向着纯净的崇高境界不断升华,升华到无限的空间中,成为一种永恒。

莫文蔚最感动的一首歌(莫文蔚当年唱哭你的那首歌)(4)

镌刻在石头上的深情款款

多情成空

诗人的纯爱感动了无数人,可就是没有感动他的女神。

茅德·冈对叶芝盲目的爱,一直是头脑清醒的,对他的拒绝也一直是斩钉截铁的,从未有过刻意的暧昧。茅德·冈曾经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世人会因为我没有嫁给他而感谢我的。”

正因为冈小姐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say no,使诗人叶芝时而陷入狂喜,时而陷入绝望,时而陷入疯癫,现实中无法寄托的激烈情感,给诗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写作灵感,促使他留下了无数的佳篇名作。

也许有人会问:茅德·冈为什么就不能接受这个痴情的男人呢?

茅德·冈的父亲是一位驻爱尔兰英军上校,她本人也是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她倾心的是英武的战士,是热血的男儿。而叶芝,这位忧郁、敏感、有着阴柔气质的诗人,他的咏叹,无论多么刻骨铭心,也终难俘获伊人的芳心。

事实上,茅德·冈对叶芝的评价也流于表面。叶芝在辞世前的两个月,写了一首诗《布尔本山》,在这首诗里,他留下了自己的墓志铭:

向生活向死亡冷冷看上一眼骑士啊,向前!

从这般刚毅的诗中,不难看出诗人那沸腾的热血和铮铮的铁骨。

莫文蔚最感动的一首歌(莫文蔚当年唱哭你的那首歌)(5)

叶芝去世后,被葬在故乡斯莱戈郡

茅德·冈是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的主要领导人,而叶芝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人都曾为了爱尔兰而并肩作战过,算得上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但茅德·冈是激进的,是热烈的,她在缅怀往事的著作《女王的奴隶--爱尔兰》中说:“我一直讨厌战争,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但英国政府迫使我们进行战争,战争的第一原则是杀死敌人”。

而叶芝是温和的,是保守的,他主张用文学呼唤民族精神,而不是用血腥的暴力行动去征服。他认为茅德·冈所从事的事业是在博取虚名,而虚名总是像流星一样闪耀而短暂,甚至对此表现出了厌倦情绪。叶芝在他著名的诗篇《白鸟》中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他的这种想法(白话版):

亲爱的,我愿我们是一对在浪尖上比翼的白鸟,

不要再为了虚名而奔波了,我厌倦那种虚伪的闪耀

你所从事的运动就像一颗蓝色星星,它闪着诱人的光芒,柔和而又令人向往,

它看起来就像低低地悬挂在天边,但它却是可望而不可即

(不过我还是要感谢你,爱尔兰被奴役的状况)唤醒了我们永久的共同悲伤。

迥异的性格,相对的世界观,一个是像男人的、坚毅的战斗女神,一个是像女人的、充满孩子气的浪漫诗人(茅德·冈曾公开评价叶芝,说“他是一个像女人的男人”),这样的两个人,如若真的结合在一起了,那才真的是悲剧的开始。

也许,我们要感谢茅德·冈心坚如铁,不曾因同情而心软,最终成全了一代伟大的诗人。

而茅德·冈将她的绝情一贯到底,她不仅拒绝了叶芝的求爱,拒绝了叶芝的求婚,甚至连叶芝的葬礼,她都拒绝参加。

茅德·冈,好狠一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