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 红色装甲“骑兵”——评析捷克斯洛伐克影片《坦克旅》(下)

之前我们曾经刊登过捷克斯洛伐克电影《坦克旅》影评的上半集,这里补充作者对于电影细节的一些分析

影片中的武器装备及其细节

《坦克旅》虽然是一部拍摄于60年前的影片,其中的有些表现方式当然不能与今天充斥着大量电脑特技的影片相比。但也正是得益于拍摄年代较早(距二战结束只有10年),其也有一些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本片中出现的大量重型武器装备都是当年二战时的实物,不仅包括大量的苏式武器装备,而且包括大量今天已经很难看到的德式武器装备,这也是令今天的军迷观看时大呼过瘾的最主要原因。片中出现的重型武器装备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苏式武器外(片中出现了较为少见的ZIS-2型57毫米反坦克炮),德军装备绝对称得上是一个亮点。这些装备中包括4号坦克的后期型号、当做固定火力点使用的5号“黑豹”坦克、FLAK38型4联装20毫米高射炮、PAK38型50毫米反坦克炮、PAK40型75毫米反坦克炮、PAK43型88毫米反坦克炮、GrW 42型81毫米迫击炮,而且在影片中还惊鸿一瞥地闪过了一辆3号突击炮和一辆Sd.Kfz.2型半履带摩托车的身影。下面仅就其中较为少见的几种装备做一简要介绍。

FLAK38型4联装20毫米高射炮,最初是应德国海军于1938年提出的要求而开发的新型防空炮,主要用于舰队防空。但是由于军方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其射速的要求,因此才出现了4联装的FLAK38型4联装20毫米高射炮。这种高射炮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在极短时间向空中目标发射大量弹丸,以高密度的射弹来提高命中概率。该型火炮于1940 年投入现役,立即对盟军低空飞机产生了严重威胁。由于潜水艇在水面航行时常受到反潜机的空中攻击,因此该型火炮也经防水处理后被安装在潜艇上用以对抗敌方飞机。由于性能出色,这种高射炮很快就从海军转入陆军装备序列,不仅用作固定阵地防空作战,而且大量安装在卡车、半履带车、坦克底盘上成为自行高射炮。其中最著名的是用4号坦克底盘改装而成的“旋风”自行高炮,主要装备给装甲团所属的防空排。FLAK38型4联装20毫米高射炮战斗全重为1.509吨,炮身长度与口径比为112.5,高低射角为负10度到正100度,水平射界为360度,射速最高可达每分钟1 800发,射程达到2 200米,配备榴弹和穿甲弹。其使用40式穿甲弹时,在100米距离上以法线角60度命中目标时可穿透49毫米厚的装甲,因此也具备一定的反装甲能力。正是因为这些性能特点,使得这种高射炮不仅是对付低空飞机的有力武器,而且也适用于对地面目标进行射击。本片中,固定阵地上的FLAK38型4联装20毫米高射炮就参加了抗击苏军步兵攻击的火力打击。这种高射炮负10度的射击俯角使其在山地作战时具有很高的灵活性,使用榴弹射击可以对敌方有生力量造成严重杀伤。

坦克旅二战经典战争片,电影坦克旅细节分析(1)

PAK38型50毫米反坦克炮是二战前期德军的主力反坦克炮。本来,德军投入二战时使用的主力反坦克炮是PAK36型37毫米反坦克炮。但是,德军在发动闪电战后,特别是在西线遇到拥有重装甲的坦克后很快发现,这种火炮的穿甲能力根本就不能适应作战需要了。因此,作为37毫米反坦克炮的后继型号,PAK38型50毫米反坦克炮应运而生。这种火炮于1941年开始生产,与3号坦克后期型装配的60倍口径50毫米火炮基本相同。该炮长3.317米,重量只有986千克,非常轻便灵活。该炮使用40式钨合金穿甲弹在100米距离上射击时,以法线角60度命中目标时可穿透130毫米厚的装甲。这一距离增加到500米时,可以穿透72毫米的装甲。但这一性能并不足以有效对抗苏军的T-34坦克,更不用说其使用穿甲能力更弱的39型穿甲弹了(这种炮弹在上述条件下只能分别达到69毫米和59毫米的穿甲厚度)。由于战时钨金属短缺,希特勒曾于1941年下令将所有的钨保留下来用于制造机床。这将会葬送PAK38型50毫米反坦克炮作为一种有效反坦克武器的前途,使其战斗力大减。但德国开发的破甲弹挽救了它的命运。这种破甲弹在2 500米射程内可以穿透75毫米厚的装甲,使其具备了相当强的对付当时较强防护装甲车辆的能力。此外,这种火炮的外廓非常低矮,如果构筑的火炮掩体超过0.61米,那么它的炮身就几乎会贴到地面上,因此整个炮位很难被发现。PAK38型50毫米反坦克炮一直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但在本片中似乎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表现。PAK40型75毫米反坦克炮完全是为了解决PAK38型穿甲能力不足而研制的,主要是用来对抗苏军的T-34坦克。在本片中,PAK40型75毫米反坦克炮有一定的出色表现,在很近距离内直瞄射击击毁了一辆T-34/85坦克。但随后遭到冲上来的T-34坦克碾压而被毁。

坦克旅二战经典战争片,电影坦克旅细节分析(2)

在现在的二战题材影片中出现PAK43型88毫米反坦克炮的机会非常少,因此这种武器出现在《坦克旅》一片中无疑算得上一个亮点。如果说德军的88毫米速射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著名和最令人畏惧的火炮,恐怕反对的人并不会太多。这种最初研制用来对付飞机的高射炮,在偶然的机会下被遭到重装甲坦克攻击而束手无策的指挥官用来平射打坦克,效果出奇得好。这主要是因为高射炮初速高、弹道平直的特点,正好符合反坦克炮的作战要求,因此在法国、北非和苏联屡试不爽。但高射炮用来进行反坦克作战,其自身有着一定的缺陷。88毫米高射炮对空射击时需要十分稳定的平台,因此采用了十字形炮架,放列时非常费时和麻烦,而且一旦要撤退时几乎没有可能在敌方威胁下顺利撤走。这种外形高大的高射炮配用的高射瞄准镜在平射时也有一定不足,不如反坦克炮的瞄准镜更为适用。为了加强己方的反坦克作战能力,并且利用现有的88毫米高射炮的优异弹道性能,德国克虏伯公司就在这种火炮基础上研制了专用的反坦克炮。这就是PAK43型88毫米反坦克炮,并且于1943年开始服役。PAK43型88毫米反坦克炮外形低矮,配有倾斜的防盾以保护炮手,改变了原来88毫米高射炮目标明显的缺陷。但这种反坦克炮仍然采用十字形炮架,借助专用底盘进行运输,但被设计成可在底盘上射击,只是射界被限制在左右各30度的范围内。只有在地面上放列完毕后,才可以进行360度环射。此时,PAK43型88毫米反坦克炮的防盾距地面高度只有1.5米,具有更好的隐蔽性,但战斗准备时间过长仍是一大缺陷。该炮威力巨大,使用39-1式钨合金穿甲弹在100米距离上射击时,以法线角60度命中目标时可穿透203毫米厚的装甲,射距为500米时,可以穿透185毫米的装甲,可以说是威力巨大。后来,克虏伯公司又在这种火炮基础上改进设计了PAK43/41型88毫米反坦克炮,改用了双轮式炮架,解决了战斗准备时间过长的缺点。

坦克旅二战经典战争片,电影坦克旅细节分析(3)

Gr.W. 42型81毫米迫击炮是在Gr.W.34型81毫米迫击炮基础上研制的改进型迫击炮。Gr.W.34型81毫米迫击炮由莱茵金属公司于1932年开始研制。该型炮身管长1 143毫米,重57千克,其中身管重19千克。发射34型迫击炮弹时,最大射程为2 400米。Gr.W.34的短身管改进型就被称作Gr.W.42,身管长仅为747毫米,炮重也减轻到26千克。Gr.W.42型81毫米迫击炮初速110米/秒,最大射程1 100米。由于射程太短,该炮仅在1943年生产了1 591门,并且主要供空降兵使用。这种火炮在本片中只出现了一次,用于轰击进攻的苏军步兵。

除了上述重型武器装备外,《坦克旅》一片中的轻武器也有值得注意的地方。片中出现的两种德制手榴弹在影视作品中就很少见到。当捷克坦克旅从树林中向德军阵地侧背发起攻击后,伴随坦克的步兵也突入德军战壕内展开了壕内近战。一名德军士兵投掷手榴弹,试图阻止对方的推进,但没有成功。这名德军士兵使用的就是一种少见的德制43式手榴弹。大家非常熟悉的德制手榴弹无疑是24式手榴弹,不仅德军大量使用而且中国的德械师在抗击日寇时也曾大量使用这种手榴弹。24式手榴弹虽然性能良好,但制造工艺复杂,并不符合全面战争中高消耗量的要求。德军随后就研制了39式无柄手榴弹,但这种手榴弹却因为投掷距离近而不受欢迎。到了1943年,德军才又研制出43式手榴弹用以代替前两者。43式手榴弹完全是按照战时大量生产的标准研制的,尽可能做到工艺简单。从总体结构来看,其就是一个加装了木柄的39式手榴弹(由卵形改为与24式一样的圆柱体),拉火环与39式一样设置在弹体顶部,需要旋开金属帽后才能拉火。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原来24式手榴弹需要将木柄掏空以容纳拉火线和引信的工序也就被省略了。

片中抵抗组织成员用于炸毁德军起爆器电缆的手榴弹是一枚24式手榴弹,不过这枚手榴弹却加装了一个预制破片套。二战中德军使用的24式、39式和43式手榴弹,都属于进攻型手榴弹,即主要利用炸药爆炸力和少量弹片产生杀伤破坏作用。这种手榴弹用以对付防御阵地上的敌军时比较适用,可以同时破坏其防御工事并杀伤其内部的人员,但用以对付进攻的敌军时就不太适用了。主要缺点是产生的破片少,而且飞行距离不远,造成杀伤范围很小,且在这个范围内破片密度较低容易漏掉目标。德军入侵苏联后,受到苏军使用的加有预制破片套手榴弹的启发,也给自己的手榴弹研制了预制破片套,用于24式和43式手榴弹。这种预制破片套在使用时,需事先用铁丝固定好才能使用。这一细节即使在今天制作考究的战争影片中也是极少出现的。苏军方面使用的手榴弹主要是F-1式手榴弹,这是一种卵形防御手榴弹。在本片中捷克步兵与德军进行壕内战斗时,以及捷克坦克兵在双方对峙的中间地带抢修战伤坦克时曾使用过。

坦克旅二战经典战争片,电影坦克旅细节分析(4)

片中还出现了德军使用火箭筒攻击苏军坦克的镜头。这种火箭筒就是二战时德军的RP54型88毫米反坦克火箭筒。RP54型88毫米反坦克火箭筒是仿制美国“巴祖卡”火箭筒的产物——RP43型88毫米反坦克火箭筒的改进型。RP43型火箭筒就原理而言,与“巴祖卡”是完全相同的。但因为这种火箭筒使用的火箭弹发动机无法在火箭筒内燃烧完毕,火箭弹所产生的尾焰会灼伤射手的面部,因此射手必须佩戴防毒面具并穿着防护服。RP54型反坦克火箭筒的主要改进是为射手加装了防盾,这样射手就无需再穿着防护服了。此外,RP54还采用了经过改进型的火箭弹,使有效射程由150米增至200米。RP54型火箭筒还有一种后续改进型RP54/1,主要区别是其筒身长度缩短,重量减轻。本片中的一名德军士兵使用RP54型火箭筒击伤了余尔卡的坦克,但随即被坦克上的航向机枪击毙,应该说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