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7月3日主要事件:,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历史上的今天七月13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历史上的今天七月13日(历史上的今天7月3日)

历史上的今天七月13日

历史上的7月3日

主要事件:

1:1844年7月3日——中美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美望厦条约》签订

2:1876年7月3日——中国第一条铁路通车

3:1898年7月3日——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成立

4:1924年7月3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正式开学

5:1993年7月3日——河南发现恐龙蛋化石群

1844年7月3日——中美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美望厦条约》签订

在178年前的今天,1844年7月3日(农历1844年5月18日),《中美望厦条约》签订。

1844年7月3日,美国专使顾盛与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附近望厦村签订《中美望厦条约》。这是美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签订后,美国接踵而至,派顾盛率军舰3艘于1844年2月抵澳门,用战争恫吓和外交讹诈手段胁迫耆英签订了《中美五口贸易章程》即《望厦条约》,共34款。附有《海关税则》。通过此约,美国不仅获得了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约中所攫取的一切特权,而且:一、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二、进一步剥夺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由英国的所谓“秉公议定”到须经美国领事官“议允”;三、规定美国兵船可以自由闯入中国领海,任意到中国各港口“巡查贸易”;四、允许美国在五口建立教堂、医院等。

条约最后一款还规定12年后修约,为日后向中国勒索新的侵略特权预埋了伏笔。《望厦条约》的内容,是对《南京条约》的扩展,因而也就更加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独立。

1876年7月3日——中国第一条铁路通车

在146年前的今天,1876年7月3日(农历1876年闰5月12日),中国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正式通车。

淞沪铁路的前身是我国最早的铁路———吴淞铁路,是从吴淞码头到上海的窄轨铁路,因吴淞江蜿蜒流过得名。该铁路由英国怡和洋行为首的英国资本集团修建,1876年7月3日江湾段正式通车时,由于此前中国从来没有过铁路,铁轨两旁观众“立如堵墙”。翌年清政府赎回拆除。20年后(1897年),清政府以官款再建淞沪铁路,线路大体循原来走向,终点延至河南北路,全长16.09公里,1898年恢复运行。

淞沪铁路是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当年海上物资经由淞沪铁路运往市区,为上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过重要的贡献。

1898年7月3日——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成立

在124年前的今天,1898年7月3日(农历1898年5月15日),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成立。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它开办于1898年7月3日,属于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辛亥革命后,改称北京大学。

1862年,清政府在总理衙门设立了京师同文馆。此后,清政府又决定设立算学馆,学习天文算学。同文馆的设立是我国创办新式学校的开端。同文馆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公立专科学校,后来它并入了京师大学堂,是京师大学堂最早的组成部分。

1896年6月,刑部左侍郎李端芬在给清廷的《请推广学校折》中,第一次正式提议设立“京师大学”。1898年初,随着变法维新运动日益发展,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再次提出:“自京师立大学,各省立高等中学,各府县立中小学及专门学”。

在康有为、梁启超的推动下,1898年6月,清光绪帝下《明定国是诏》,正式宣布变法,诏书中强调:“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于是由梁启超起草了一份《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大学堂的办学方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道。”课程分普通学科和专门学科两类。这样,京师大学堂不仅成为全国最高学府,而且是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这个章程是北京大学的第一个章程,也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最早的学制纲要。

1898年7月3日,清光绪帝正式下令,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1898年至1900年的京师大学堂(后来被称为“戊戌大学”),一切因陋就简,因此,它在实质上仍然是一所封建书院。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京师大学堂校舍被占,图书设备被毁,一度停办,直至1902年得以恢复,增设预备科(新政科、艺科)及速成科(仕学馆、师范馆)。1903年增设进士馆、译学馆及医学实业馆。毕业生分别授给贡生、举人、进士头衔。1910年改设为经、法、文、格致、农、工、商7科。辛亥革命后改称北京大学。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一所大学。

1924年7月3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正式开学

在98年前的今天,1924年7月3日(农历1924年6月2日),由彭湃创办的第一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正式开学。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坐落在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42号,原址为明代建造的番禺学宫,又叫做孔庙。番禺学宫始建于1370年。旧址纪念馆于1953年建立,并由周恩来同志题写了“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牌匾,故人们常称这里为“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或“农讲所”。1961年3月4日这里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农讲所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共产党人彭湃等倡议,以国民党名义开办的。从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在广州共举办了六届农讲所,前后培养了754名农民运动干部。其中,第一届和第五届农讲所的主持人都是彭湃。第六届由毛泽东任所长。

1993年7月3日——河南发现恐龙蛋化石群

在29年前的今天,1993年7月3日(农历1993年5月14日),河南发现恐龙蛋化石群。

1993年7月3日,在河南省南阳地区的西峡盆地,发现了世界罕见的恐龙蛋化石群。有关专家最近在现场考察后确认7个恐龙蛋化石埋藏地点,其中以西峡县丹水镇上田村西坡最为集中。另在该县阳城乡赵营村西南白垩纪地层中,除有大量恐龙蛋化石外,还发现了恐龙骨骼化石。

专家透露,该盆地发现的恐龙蛋化石群的特点,一是分布面积大,在西峡县的丹水镇、阳城乡、内乡县赤眉乡筹近40平方公里范围内均能找到恐龙活动踪述。二是埋藏集中,从剖面上可观察到3个化石层,蛋化石呈窝状分布,排列有序,每窝十几到三十几枚不等。三是数量丰富,目前已发现的即达数千枚,估计全部埋藏量不下数万枚,其丰富程度举世罕见。四是原始状态保存完好,化石基本上未遭后期扰乱和破,除少量蛋壳受岩层挤压表面略有凹陷外,大部分完整如初,这在世界上独一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