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点的大门(在景区大门两侧使用了几百年)(1)

旅游景点的大门(在景区大门两侧使用了几百年)(2)

“双峰三湾水,半壁两洞天”是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茅仙洞风景区大门的楹联。这副楹联(内容)已经在大门两侧使用了几百年,可谁也不知道原创作者到底是哪一位高人。

茅仙洞风景区位于淮河中游八公山脉的北麓。楹联中,“双峰”是指双峰山,“三湾水”刻画了双峰山下的淮河斗折蛇行的面貌,“半壁”指的双峰上的悬崖峭壁,“两洞天”的一层意思是在悬崖峭壁上有两个古老的石洞。

每天都有很多游客从大门前经过,景区管理人员也从未听到游客对这副楹联有什么不好的评论。

旅游景点的大门(在景区大门两侧使用了几百年)(3)

终于有一天,一位领导,同时也是所谓的著名书法家,到景区检查指导工作,却突然发现这副楹联(内容)存在诸多问题。

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据这位领导分析,主要的问题有两个:

第一,这副楹联稍微嫌短,气势不足,未能体现双峰山的非凡气势。

第二,这副楹联全是名词,不仅存在名词堆砌的问题,而且没用其他词语衔接,文句不通,毫无文采。

在场的景区管理人员听了这位领导的分析,连声附和,纷纷称赞:“还是领导水平高!”

基于这位领导是所谓的著名书法家,景区负责人便盛情邀请领导亲自动手修改。

这位领导欣然接受邀请,不几日就改好了,并且写成了书法:

“双峰山下三湾水,半壁腰中两洞天。”

可想而知,景区管理人员见到后连声叫好。景区负责人当即安排景区附近的工匠开始镌刻,以便尽快把新的面貌展示给广大游客。

这位领导也为此很是自得。

旅游景点的大门(在景区大门两侧使用了几百年)(4)

不久,当地要举办一场书法展,这个所谓的著名书法家也把这副自鸣得意的作品推荐给了主办者。

主办者高人云集,可不是吃素的,一看就认定:这是对经典的篡改!

主办者反问:“三湾水”不在“双峰”之下难道是在天上吗?何必多加“山下”这个词呢!

茅仙洞景区的两个石洞,也就是人们习惯上说的真洞和假洞,不都在半山腰中吗?何必另外加上“腰中”这个词呢!

简直是画蛇添足,破坏流传了几百年的文化经典!

至于这位领导的书法水平到底怎么样,此处就不做评论了。总之,这副所谓的书法作品最终没有在书展上亮相。

#文化杂谈##楹联##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