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洞藏有一诗碑,为明朝神宗朱翊钧万历(1573——1620)年间,总兵杨宗业镇守浙江时所立:“按剑西行过雁山,千形万状异长安,心存画象恭明主,一臂东南静海天”辞旨豪放、雄迈,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西域逍遥客东游记?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西域逍遥客东游记
观音洞藏有一诗碑,为明朝神宗朱翊钧万历(1573——1620)年间,总兵杨宗业镇守浙江时所立:“按剑西行过雁山,千形万状异长安,心存画象恭明主,一臂东南静海天。”辞旨豪放、雄迈。
杨宗业在东南沿海对倭寇屡犯边给以打击,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元年(1621)于东北疆场抵御清兵战事殉国。
观音洞右侧有望峰亭,亭柱上对联:“碧水凝青涧,奇峰插白云。”亭建于1965年。
灵峰前有灵峰寺于灵峰下,北宋仁宗赵祯天圣元年(1023)建寺,是雁荡十八古刹之一,历代几经兴废,已非旧貌。
从灵峰寺西北拾级前行约半公里,即达北斗洞。此洞洞口正对伏虎峰,古时称伏虎洞,又因洞形象畚斗,此间居民遂呼为畚斗洞。古时文人又嫌畚斗二字太俗,而畚斗与北斗音近,于是取名北斗洞。
北斗洞洞口宽阔,宽50米,深50米,高有4层楼,木构楼外视4层,中置小天井,内有海会楼、集贤阁。洞里所建楼阁,朱廊画栋,富丽堂皇,轩敞明亮。洞顶赭黑色岩中嵌一条虬曲青石岩,青石岩一块挨一块接连起来,好像龙腹鳞片,故此景称“青石卧龙”。下有龙井,井水澄清,因含矿物质较多,水表面张力较大,人多投硬币于杯水中,泉水即使高出杯面2、3毫米亦不外溢。洞左有珠帘水、天浆玉液池。洞内有“倒挂青蛙”、“金乌玉兔”、“鹅鸭同窝”等岩石形象景名。
二楼上有1平方米大小的“禄”字,胡大献书于“乙丑”年。柱上有朱熹对联:“忠孝传家宝,诗书处世长。”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又晦庵、云谷老人、晦翁、沧州病叟;又号遯翁;登南宋高宗赵构绍兴(1131——1162)进士第,历事高、孝、光、宁宗四朝,终形容词文阁待制,致仕退隐讲学,创考亭学派,称朱程理学,著述众多,有《全集》等。
陈召桥对联:“上清晓奏霜凝简,午夜朝回月满坛。”徐复安写于78岁诗:“一女梳装又相镜,又狮吼谷踞峦烟,神龙化石披鳞甲,旭日临门涌海边。”书于岩壁,描绘对面山颠上岩石像形似一女穿裙面向前方背望之影。
洞内有一碑,其文中:“北斗洞据灵峰左胁,古称伏虎洞。清光绪初年,道人赵至贤来自玉环夷巉岩、斩荆棘,结茅庵......久之徒众渐集,四处摹化,建灵霄殿,为楼四重,未落成,至贤羽化,其徒蒋宗松继之......”
北斗洞系道观。时有高道盛牧夫主持,并设神签。我试抽一签,曰:“谋道今看无数人,星晨烁烁放光明;劝君莫作亏心事,足踏云梯步步升。”十二籤 上上。
盛道人留墨:“寻春半出,城日落笙。”毛笔流畅。
日记本上涂有观音洞与北斗洞在山岩下形象图,面对洞岩,观音洞位身侧,北斗洞在身右侧,相距并不太远,由观音洞向右行即达北斗洞。
自灵峰寺沿鸣玉溪北行半公里左右,溪畔碧霄峰南边山路,斜对面山上有一岩洞似人耳形奇妙,古称碧霄洞,洞口正对着碧霄峰故名,即将军洞。据说有一位将军率领人马与入侵敌人大战,杀伤敌部众兵后因寡不敌众,身负重伤,遂下令撤退至雁荡山。敌人沿马迹追踪于后,却见蹄印上结起蛛网,认为将军人马必离去很久,便停下追击。原来这是蜘蛛们遇了将军人马。此时,将军已闪入灵峰西北一个山洞,但十分疲倦,背倚岩壁欲坐下,却立即化为一石,人称“立壁将军”,此洞称为将军洞。
将军洞高而宽,高约30层楼,内建楼房4层,顶层有三座塑像,左壁角有泉出一碑旁,三角形,各边长1——2——3米左右,外为半圆形。再上一层有巨缝,缝口有塑像供奉。洞下前有水池,半月形,终年不断。洞内岩形有“立壁将军”、“凤凰展翅”、“白毛狮子”诸景。
将军洞口右侧树丛中有一岩,像一只孔雀,迎客开屏,人称孔雀岩。面对孔雀岩有巨岩,高过十余层楼,形如瘦长蘑菇,上有刻岩三大字:“佛题石”,署名黄正伦,乙酉冬。
据雁荡山志,洞内曾有碧霄庵,于清圣祖玄烨、康熙八年(1669)改建为碧霄院。
去灵岩看小龙湫,前有灵岩寺,再前是南天门,在灵岩谷口,有巨石,上刻:“钟鼓齐鸣”甲辰年秋月,陆支龙。
又有刻岩:“民国35年元旦 小龙湫 平阳£若佛 黄岩黄正伦 题名”。
原来,此处并列二岩,东岩似钟,西岩像鼓,故有“钟鼓齐鸣”之称。从谷口沿石路曲折北行,一路溪涧淙淙,松柏参天,绿荫夹道,过钟鼓桥,前行百余米是北冈,上立圆融一石,名顶珠石,石下有龙潭,潭侧有锅洞,洞上有飞瀑,再向前行临近灵岩寺过宝塔峰,再拐一弯,见两座赤褐色对峙大山拔地而起巍耸入云,高达260米,这即南天门,一峰名天柱峰刻“天柱”二字,各大2米;另一峰名展旗,形呈卷旗状。灵岩寺在其后,背靠一座赫然巨嶂,高广各数百丈。此嶂五色相间,阳光沐浴灿烂华丽似锦屏,故名锦屏峰。其势“壁立千霄”、“光彩秋霞”,亦称屏霞嶂。灵岩寺大岩下,初建于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四年(979),为雁荡十八古刹之一,亦雁荡风景三绝之一。宋太宗赵祯天圣十年(1032),赐金字藏经千卷。元朝惠宗脱欢铁木儿至正(1341——1370)年间,寺遭兵燹,经书被毁,明初又重建寺宇。清世宗胤禛雍正(1723——1735)年间又辟地扩建。后寺几经废建,今基本上仍保持雍正年间建筑风貌。寺内藏经洞原藏有一部大藏经,据说为东汉到唐代时期刻本,囊括“三藏”(经藏、律藏、论藏),约数百本,摆满8只书柜,乃一部不可多得的珍贵经书。1966年8月间,此藏经被焚毁。
寺原有门额和“大雄宝殿”匾额,系清光绪年间维新代表人物康有为所书。楹柱上原有联:“灵秀萃名区,超乎大地;岩峦多变态,别有洞天。”殿前原有清朝江弢叔手书一联:“欲写龙湫难着笔,不游雁荡是虚生”。寺旁原先还有清巡抚、体仁阁大学士、太傅阮元手迹题刻,皆毁于1966年“文革”。唯二门口两则,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间石刻“海上名山”、“寰中绝胜”8个大字尚存。寺前有银杏(白果树)11株,高数十米。寺后有小竹国,长有茂密方竹。寺左侧有天窗洞。再上有莲花洞。
天窗洞又称天窗奇洞,嵌于大小展旗峰之间,下大上小而尖,十分险怪,从洞口至洞顶小路陡极,将至顶处路为山岩所阻,岩上凿有石级,最陡处筑有铁栏杆,可攀援而上。至洞顶,可见洞东有两大圆洞,洞东北另有一个耳朵形大窗洞,古称天聪洞。洞深䆳而有天光射入,仍敞亮。如投下小石,似“转鸣瓮中”。
沿屏霞嶂左侧山路,经过觉性庵、仙渡桥,折西达莲花洞。洞高阔各50余米,深10余米,居高向阳,干燥明亮,冬暖夏凉,景致清丽,有“雁山十八洞,莲花第一洞”之举。
从灵岩寺后石磴小路盘旋而上至龙鼻洞,在插龙峰下。洞形如蚌壳,洞口高百余米,深40余米,岩石呈黄紫色,顶上天生一条石纹似龙鳞,谈谈弯弯曲曲通至洞底,又联结洞底上一块鼻形岩石,合成一条金龙形象。鼻状岩石上生有二可容手指大小洞眼,从中不家水滴下,人称“龙鼻水”,洞称龙鼻洞。清穆宗载淳同治(1862——1874)年间,传说鼻中有冰可治百病,人们都群相敲剥,龙鼻被毁,而滴水仍终年涓涓不息。洞内深处有一形如龙瓜岩石形象逼真。洞内摩崖石刻和石碑尤丰,有元、明、清、民国石刻,如明神宗朱翊钧万历辛卯年所刻“霖雨苍生”4字,尚历历可辨,洞左壁刻有“沈括”二字。洞内一石碑上刻“天开图画”四字,相传为南宋朱熹手迹。另一碑题诗:“游过千溪百叠山,洞开龙鼻水潺潺,非自山灵留一孔,九秋久旱作甘泉。”碑为明杨宗业所勒,碑文记有“时在戊申岁(万历三十六年——1608),南海回道士书。”相传回道士为八仙之一吕洞宾。然吕洞宾乃唐至后唐人,疑是托名神化。
小龙湫在龙岩寺后,沿路多奇峰怪石,远见一耸高巨岩上有“柱干”二大字刻在四方平面岩石上,瀑布在面对身右侧洒下来,紧贴岩溜倾泻下,瀑势雄阔,声嚣震天,直冲小龙湫潭。潭四周大块黑石参天,水入潭激飞泡沫,形成湍流,辗转回旋,后从石丛中钻出数水流,汇合为卧龙溪。卧龙溪大石累累,夹溪两岸水草丰美,山崖突兀。小龙湫潭中有蝾螈游动水中,红腹四足,在叠石中穿行,人称仙人叠石。
我拙笔涂抹小龙湫形象以助记忆。此处多岩洞,南为雪洞,北叫北毕霄。在古竹洞对面有特异五巨柱,我如有条件可刻石其上曰:“五柱天石”,亦为“到此一游”载入史册矣!
长春洞有大总统题名于民国五年。岩石有刻字:“柏舟天志”,后有“蔚为人瑞”。
长春洞下有老和尚坟,据说曾救过大总统,灭湼时以大缸装殓并立石碑坊,坟以洋灰水泥抹顶,以存留世。惜无从考究,唯记于此留疑也!
离小龙湫到灵岩寺僧处谢辞,两位和尚给杯茶水,时已下午5时,不敢再多躭搁,匆忙下山,一僧送出洞口,一僧送至山门。山下石路,返回途中,见左侧山岩有道士上山状,乃灵感一涌,命名“道人上山”,亦可刻石也。但我一非名人,又非权势者,更无钱,唯笑笑也!
时山中传来清脆的木鱼声,在山水的哮叫声中掩没了念佛声。行至山下,天已大黑,一路很静。有一条卷毛狗迎头跑过,又有两人说着话走过,别无人影了。
晚6点20分,在街上进饭馆,方感有点饿。早上吃了一碗面条,中午吃了带在身上的4个小饼子。
天已晴,无雨亦不下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