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论文写完就是胜利,就是完结。等导师要求修改时,总是不情愿,推三阻四。其实,修改才是文章写作的常态,即使是大师的作品,也要经过无数次不厌其烦的修改。精雕细琢出精品,今天就分享给大家论文修改的实用方法和技巧。 

论文字数不够怎么把它凑上去(论文的修改方法与技巧)(1)

改稿方法

1.读改法

所谓读改法,就是通过朗读或默读论文的方式,边读边思索,遇有语意不通畅、逻辑不通顺的地方,随手改正。尤其是论文中的一些语法小毛病,光靠目阅不容易发现,一读,别扭不畅达的地方,就出现了。论文只有读得顺口才易于理解。

2.冷处理法

刚写好的论文,马上去修改,思路会受到当时逻辑框架的限制,不容易发现深层次的问题,观点的偏颇、结构的疏漏之处尤难发现。相隔的时间越短,思维的局限性就越强。这时可以运用冷处理法,在写好初稿之后,有意识地把论文冷置一段时间后再进行修改。能够更客观、公正的检查、评价自己的论文,常常还会产生新想法新见解。

3.他助法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于自己写的文章,思维与表达方式一定程度上定型了,修改时往往很难有所突破。当修改无从下手时,将论文初稿拿给身边的同学或老师等看看,倾听别人的看法建议,易于发现新问题。

修改方向

1.增:凡是论文中不够全面充分的内容,都应加以增补,如增补观点、材料、文字、图表等。

2.删:内容和文字表达上的赘余,应当一概删减。不能因为心疼字数而予以保留,会导致论文啰嗦重复。

3.改:不够正确、严谨、恰当之处,应加以改动。对于表述不清晰的地方,尤其要下功夫。同时要锤炼字句、润饰语言、修改病句等,保障论文的可读性。

修改技巧

1.推敲主题。首先要看主题(思想、观点、意向)是否明确、健康。再看文字、材料是否把主题充分表达出来了。即使主题准确,修改时偶尔会出现一些预想之外的闪光思想和语言,比原来的要深刻和精彩,这就是弥补和扩展发挥的好机会。

2.审视结构。层次是否分明?条理是否清晰?段落是否匀称?详略是否得当?过渡是否自然?结构是否严谨?这都是需要仔细审视检查的。

3.润色语言。最要紧的就是把话说明白,论文属于学术性的文章,不一定要有多么非凡的文采,但其中的理论、观点、试验等,一定要能让读者理解。尽量使用规范语言,表述正确。

修改润色的最终落点一定是把研究讲深入、说透彻,过程中应时刻想着自己所表述的内容,是否有利于描述自己的研究问题,每一次的修改都要有超越原稿的意识和想法,这样才能真正改出一篇好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