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刘皓然】“加文,滚出来”一连数日,数百名愤怒的考生将英国教育部包围,强烈控诉今年英国“高考”评分体制的不公,要求现任教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引咎辞职受新冠疫情影响,英国本年度的A-level及GCSE(分别相当于中国的高考和中考)两场大考未能举行,应届考生的成绩是基于大数据算法及教师的评估得出;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映最终结果与自己的学业水平存在重大偏差,很多人就此与心仪学府失之交臂,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高考成绩核分出错?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高考成绩核分出错(英考生控诉高考)

高考成绩核分出错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刘皓然】“加文,滚出来!”一连数日,数百名愤怒的考生将英国教育部包围,强烈控诉今年英国“高考”评分体制的不公,要求现任教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引咎辞职。受新冠疫情影响,英国本年度的A-level及GCSE(分别相当于中国的高考和中考)两场大考未能举行,应届考生的成绩是基于大数据算法及教师的评估得出;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映最终结果与自己的学业水平存在重大偏差,很多人就此与心仪学府失之交臂。

“把乱扣的分数还给我们”

英国《每日邮报》17日报道称,在刚刚过去的周末,英国议会广场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年轻学生高举标语,严正抗议今年“算法评分”导致的巨大不公平。很多学生在标语牌上写道:“把乱扣的分数还给我!”还有人讽刺政府所用的估分系统做得“比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还业余”。更多人将矛头指向了约翰逊政府及教育部,控诉“政府负我”、要求“加文立刻下台”。类似的抗议活动上周末还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威尔士首府加的夫等地上演。

英国广播公司(BBC)称,在今年“高考成绩”出炉后,几近40%的考生惊异地发现自己的分数与课业能力、教师评估完全不符;在个别极端案例中,一些优等生甚至被“一撸到底”。18岁学生黛西·杜瓦对媒体表示,自己平日成绩优异,如果参加考试应该能拿到三科全A的好成绩;在此之前,她已经收到了医学院的4份录取通知。没想到,系统对她三科成绩的评估是“B、C、C”,她无奈地表示“我的前途就这么完了”。

英格兰彼得伯勒市的学生妮娜估分前也已得到英国皇家兽医学院的有条件录取通知书,她一度自信满满地认为自己的成绩应该在“A、B、B”的水平。令她备感错愕的是,系统对她的评估竟然是3个“D”。她控诉道:“这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从来都不是D等生。”更严重的是,以当前的糟糕成绩,她可能不会被任何一所大学录取,她绝望地哭诉“你们毁了我的人生”,甚至表示“想死的心都有”。

考生遭到“大数据惩罚”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称,由于今年的“中考高考”未能进行,英国学历及考试监督办公室(Ofqual)为应届考生设计了一套繁杂的评分机制,这套算法要收罗一系列“大数据”:其中主要包括学生过去三年在相关科目上的考试成绩、学业数据及排名信息等等;教师对学生的分数评估虽然也是组成部分之一,但仅具参考价值。据英国官方称,这套机制可有效预防“分数膨胀”一类现象。

不过,这套算法的准确性遭到业内及广大考生家长的强烈质疑。英国《新政治家》杂志称,Ofqual的统计模型存在重大瑕疵,其准确率仅在50%至60%之间,不仅在排名算法上存在缺陷,在该模型中,对考生个体的评估还受到所在学校历史表现的影响。考生家长、越南裔物理学博士惠勇(音)在统计学专家的协助下展开一项调研,认为Ofqual的评分系统根本不可能同时满足一对相互矛盾的计算标准——又要对考生进行公平客观的评估,又要在全国范围内控制“分数膨胀”。他打比方称,Ofqual这套系统就好比自带误差的公路交通摄像头,而分数被低估的学生就是那些“被超速”的车辆。他表示,这批考生集体受到了“大数据的惩罚”。

评分评出了“阶级歧视”

更令英政府颜面无光的是,媒体曝光Ofqual的评分系统似乎非常“势利眼”:有统计数据显示,越是贫苦出身的学生,在此次估分中就越有可能“被低估”;“烂校”中的优等生也更容易被系统“打压”。而另一方面,学费不菲的私立学校考生却很少受到这样的不公待遇。为此在上周末的示威中,不少抗议者都打出“反对阶级歧视”的标语。一名参与抗议的教师表示,英政府此举是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以来国家“对工薪阶层最厚颜无耻的一次攻击”,无数处于弱势的少数族裔学生都会受到影响。

对于这场罕见的“考试危机”,英国工党领袖斯塔默强烈呼吁政府方面拨乱反正,以教师评估代替机器评估,以免之后的“中考”成绩也出现同样的重大偏差(英国GCSE估分结果将于8月20日出炉)。他将矛头直指英国首相:“约翰逊一遇到危机就遁形了。他对此事应该承担起责任,想办法予以纠正。”影子教育大臣格林表示,保守党方面的“神操作”把一场悲剧搞成了“闹剧”,当前的局面是“令人无法接受的”。

BBC称,Ofqual上周六晚突然宣布考生可凭借有效的模拟考试成绩提起“改分申诉”,结果仅几个小时后又收回了这道政策,引发了更大混乱。这场乌龙事件让很多保守党人都表示“看不下去”,有党内人士抱怨“真是乱到家了”。《每日电讯报》称,对于那些成绩存疑的考生,他们目前的申诉渠道仍非常有限——只有证明其所在学校未能遵循正当程序或提交数据时出现错误才有可能“翻盘”。另一个方法就是在今年10月份参加统一的“高考补考”,如果考试成绩比估分结果高,那么新成绩将代替旧成绩。但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安排仍然会影响他们的大学入学申请。

目前已有考生群体对Ofqual提起诉讼。有律师认为,该机构的“评分”之举已超出其法定职责范畴。一名原告表示,政府部门的职责本应该是带领国家向正确的方向行进,而如今却授权一个算法来决定成千上万考生的未来命运,这种事情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有学生发起公众请愿,要求政府创建更公平的评估系统,目前已获14.4万人签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