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中,真正掌握荣宁二府命运的人不是史老太君,更不是王熙凤,而是宫里的那位贤德妃——贾元春。

红楼梦中贾元春是何身份(红楼梦中贾元春并非暴病而亡)(1)

而贾元春的死也是《红楼梦》的一个未解之谜,高鹗狗尾续貂,把贾元春的死说成是“偶沾寒气 ,勾起旧病 ”,元春成了暴病而亡,实在是图方便,过于武断,这只能说是高鹗以自己的理解给出了元春的死因,但我认为元春并非暴病而亡,他的死比高鹗所说的暴病而亡要凄惨得多,并且和柳湘莲脱不了干系。

对于元春之死,元春的判词和 《 红楼梦曲》 都明确作了预告: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官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需要退步抽身早。

红楼梦中贾元春是何身份(红楼梦中贾元春并非暴病而亡)(2)

细细品味,不难发现,恨无常、眼睁睁,荡悠悠、退步抽身等等这一系列词语之中,蕴含的种种反常和悲凉,都预示着元春不会善终,不会暴病而亡这么“轻易”,元春作为贾府的政治保障,她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四大家族的兴衰荣辱,这是一个关键人物,在后四十回中必然会起着改变时局的作用,断然不会只是轻描淡写薨逝两字带过 。

高鹗依照判词最后一句虎兔相逢大梦归中的虎兔二字,得出元春死于虎年和兔年之交 ,他的理解是虎兔二字代表年份 , 并推测出了具体年份为元妃十二月十九日薨逝 , 已交卯年寅月, 存年四十三岁 。

可是读过书的都知道,开篇作者便已言明此书已经隐去朝代,书中所云皆没有具体时间段,前八十回都没有给出具体时间,后四十回又怎会给出元春之死的具体年月日呢?说虎兔指代元春的具体死亡时间很明显是背离了全书的惯有风格和主旨,更是把判词简单化浅层化的理解,极大地损伤了艺术魅力。

既然元春不会善终,那么这里的虎兔相逢可以理解为在后四十回中,元春遇见了一个改变她命运的人,正是这个人让她惨死,有学者认为这里的虎指的是元春,而兔指的则是柳湘莲,正是柳湘莲促使了元春的惨死。

红楼梦中贾元春是何身份(红楼梦中贾元春并非暴病而亡)(3)

在古代,生肖要么代指年份时间,要么代指人,很明显这里的虎兔代指的是两个人,在脂批本中有这样一句话 : “ 柳折卯字,彪折虎字, 寅字寓焉。 ”

虎指代元春很好理解,元春的生日很巧是大年初一。,她的名字便是依据这个奇巧的生日取的。 按天文历 , 北斗星的柄构转寅的方位— 一东北方,为立春 。 所以年初有 “ 斗柄回寅 ” 之说 , 阴历正月又称为 “ 寅月 ” 。 那么元春的名字就 “ 寅 寓焉 ” 了。 “ 寅” 的 属相 为 “ 虎” 。 所 以 , “ 虎兔相逢大梦归” 中的 “ 虎” , 指的就是元春本人。

最难理解的是兔指代谁?按照脂批“柳折卯字”,卯为兔,既然柳可以拆成卯,那么找出文中与柳有关的人便能确定兔指代的是谁,抛开次要人物不论,文中与柳有关的人只有一个柳湘莲,一介布衣怎么会和高贵的皇妃扯上联系,并能决定她的生死呢?

看似不可能,实则不难理清其中的联系,通过前八十回的记叙我们得知,这个柳湘莲可不是一般人,他虽是一介布衣,但却是个有胆有识的英雄,生逢乱世正是这种人建功立业的好时机,落草为寇割据一方恰是他大展宏图绝妙机遇,更关键在于,在脂批本中对于柳湘莲有明确的批注说: 柳湘莲一干人 日后作强梁”

红楼梦中贾元春是何身份(红楼梦中贾元春并非暴病而亡)(4)

柳湘莲若是成了起义军首领那就自然要和代表统治阶级的元春发生联系,而且还是必然且冲突的联系,更确切地说元春是代表贾史王薛四大腐朽黑暗家族,荣宁二府中发生的所有污浊之事都代表着这个家族的荒淫和腐烂,他们骄奢淫逸,他们为所欲为,他们作恶多端,他们的荣华富贵是压榨底层老百姓得来的,而元春正是这一切的政治代表。

元春正作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政治代表,两者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同时元春也是四大家族的庇护伞,而一旦柳湘莲起义,元春和她所代表的四大家族便是他们的主要敌人,这些富贵豪强就是他们的重要打击对象,无论是从劫富济贫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动乱的角度来看,虎兔所代表的两种阶层势力是水火不容的。

一旦起义声势壮大,皇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便会选择息事宁人,只要能够保住皇位,付出任何代价都在所不惜,而怎么息事宁人呢?自然要拿四大家族开刀,不如此不足以平民愤,而最好的选择便是拿元春开刀,只有她最合适。

她既是四大家族的代表,又贵为皇妃,只有将她处死才最能表现诚意,才最能服众,而怎么处死呢?种种迹象表明,元春是被缢杀,被皇上赐了一丈红。

红楼梦中贾元春是何身份(红楼梦中贾元春并非暴病而亡)(5)

分析到这里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敏感的人立马会想到唐明皇和杨贵妃,想到马嵬之变,这情形几乎一模一样,皇上为了维护统治,不得不赐死贵妃以息众怒,而这一切其实都已在文中有了预示。

第十七回,元春省亲时点了四出戏:第一出《豪宴》;第二出《乞巧》;第三出《仙缘》;第四出《离魂》。其中第四出《离魂》和这里的《还魂记》都出自明朝汤显祖的《牡丹亭》;第二出《乞巧》和这里的《弹词》都出自清初洪昇的《长生殿》,而《长生殿》讲的就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第十八回脂批中也点明: 《 长生殿 》 , 中伏元妃之死。”

这就更加证明了元春不是高鹗所说暴病而亡,元春被缢杀现在已经成了共识,有争议的是到底因为何种原因被皇帝赐死,其中有一种说法是宫斗失败,连同肚子中的孩子一起被赐死,因为判词中的榴花寓意多子,这自然也是一种解释方式。

红楼梦中贾元春是何身份(红楼梦中贾元春并非暴病而亡)(6)

但若是真的宫斗而死,在我看来实在是太小家子气了,和红楼梦宏伟的主旨和所囊括的内涵实在是不对味,把元春的死归结于与后宫嫔妃争宠斗艳一则与人物性格不符。二则也寡淡无味,和前八十回的情节又不能一一对照,毫无艺术价值可言。

而把虎兔相逢大梦归解释为元春和柳湘莲,这两种不同阶层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就更加符合曹雪芹行文布局的逻辑,也更加符合《好了歌注》中所言: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千红万艳,富贵荣华,到头来一场空,也不过是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