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5月24日讯(记者 吴佳潼)近日,中国网记者跟随 “追寻先烈足迹”采访团走进中国最南端的革命根据地——位于海南省三亚市梅山镇的梅山革命根据地。1937年1月,中共梅东党支部成立,革命的红色火种在梅山点燃。

(放弃豪华富贵投身抗日)(1)

孙毓雄烈士,曾为延安抗日第四大队分队长。中国网记者 吴佳潼 摄

在整个革命战争年代,有56位梅山英雄儿女英勇牺牲。在梅山革命史馆中,一张张黑白照片,讲述着一个个英雄故事。这其中,孙毓雄烈士的英雄事迹让记者印象深刻。

富家公子变卖家产 隐瞒家人投身抗日

1915年,孙毓雄出生在一个富庶家庭,祖上靠制盐贩盐发家,是当地首富,他曾是当地名气响亮的优秀学生。受其外家姐夫、进步青年黎茂瑄的影响,孙毓雄开始信仰共产主义。

1936年,中共琼崖特委派刘秋菊、林茂松到崖县恢复建立党组织。同年冬,两人来到梅山角头村,创建梅山革命根据地,并开始广泛招募进步青年宣传抗日救国道路。此时,思想进步的孙毓雄引起了党组织的注意。

(放弃豪华富贵投身抗日)(2)

孙毓雄的孙女孙海燕向记者讲述爷爷的革命英雄故事。中国网记者 吴佳潼 摄

“就是这一年,我爷爷瞒着家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孙毓雄的孙女孙海燕告诉中国网记者。

卢沟桥事变后,孙毓雄根据上级指示,到学校、农村号召群众不分党派、阶级、阶层共同抗日。他还印刷宣传材料、创办“书报推销站”,推销的《共产党宣言》等革命书刊在青年群体中反响强烈。

1938年,孙毓雄北上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以下简称“抗大”)第四期学习班学习,而对其家人,他只道明“北上读书,不久便回”。为了保守组织秘密,孙毓雄在夜里趁着妻子陈仙媛熟睡之时收拾行囊出了门。

到达延安后,孙毓雄与陈仙媛通过书信往来互诉相思,信中都是“课程很忙”“我在延安过得很好”等“谎话”,对于抗大的学习训练他闭而不提。1938年底,孙毓雄结束学习返回梅山,在与妻儿短暂团聚期间,孙毓雄以“外面读书花费太多”“资助同学”等为由变卖家产,而实则是筹钱支援抗日。

家人得知其“秘密” 英勇牺牲遗骸下落不明

1939年初,孙毓雄再次离家北上。自此,家人便再也没有他的消息。陈仙媛欲北上寻找丈夫,可当时战事愈演愈烈,家人纷纷劝其再等等。

上世纪60年代,孙毓雄曾经的一名勤务兵到海南万宁工作,他对这位总将随身携带的钱捐给部队的“老领导”念念不忘,想找到他。找寻的消息渐渐传开,恰逢孙毓雄的儿子孙家超当时在万宁财政部门就职,得知此事,便联系了这名勤务兵。

当得知这位“老领导”已经20余年未与家人联系,家人几度放弃的消息后,勤务兵才告诉孙家超:“你的父亲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简单的几个字,道出了孙毓雄隐瞒多年的秘密。孙家超这才知道,父亲“北上读书”是参加游击队抗日救国,变卖的家财是支援抗日。遗憾的是,勤务兵在孙毓雄身边工作时间尚短,再多的事情他也并不了解。

自此,孙家超再次踏上寻找父亲之路。功夫不负有心人,父亲的“行踪”有了消息,等待了20余年的谜团终于解开。

(放弃豪华富贵投身抗日)(3)

1983年12月1日,孙毓雄被批准为革命烈士。受访者供图。

1939年春,中共中央将抗大毕业生以“八路军第五纵队”番号派遣敌后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孙毓雄任第四大队分队长。一日早上,孙毓雄带领的队伍被国民党军队包围,不幸被捕,被送往西安监狱,后转到位于西安的西北青年劳动营。1942年,孙毓雄被残忍杀害,年仅27岁,但遗骸不知葬于何处。

陈仙媛没有等回丈夫,却等到了丈夫牺牲的消息。“奶奶虽内心悲伤,但逢人便说‘他(孙毓雄)生得伟大,死得光荣’。“孙海燕红了眼眶,几十年来,爷爷奶奶往来的书信,成为了奶奶生活中最大的安慰和幸福。

此后,孙海燕与父亲一道,开始寻找爷爷孙毓雄的遗骸,但直至父亲和奶奶去世仍未果。

“奶奶1982年去世,生前叮嘱我一定要找到爷爷的遗骸,这是她最大的心愿。父亲2013年也走了,没找到爷爷的遗骸让他死不瞑目。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找到爷爷的遗骸,给奶奶和父亲一个交代。”孙海燕哽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