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印尼,大多数华人对它没啥好感,一是因为这个国家曾经发过疯,民众疯,领导人疯,从上到下一起疯;二是印尼虽然也是个人口大国,但在国际上却毫无存在感,曝光度还不如旁边的菲律宾。

印尼能够被捏合成一个国家,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印尼被称为千岛之国,但实际上它的岛屿超过了17000个,这种破碎程度和一个盘子从十层楼摔下来的效果差不多。印尼的国土面积有190万平方公里,从东到西,比北京到乌鲁木齐打个来回还远。

印尼的发展方面(碎了一地的印尼)(1)

印尼的总人口约有2.7亿,仅次于中国、印度和美国,其中人数最多的是爪哇族,但也仅占全国人口的40%。岛上的人种五花八门,信什么的都有,光语言就造了700多种,邻居见面打招呼,都不一定听得懂。就连印度尼西亚这个倒霉名字,也是一个德国人想出来的。

所以印尼表面上是一个国家,但实际上一岛一世界,各岛之间几乎不怎么来往,因为见了面也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荷兰人殖民印尼300多年,才发现科莫多岛和弗洛勒斯岛,可见印尼的这些小岛有多碎。

那问题就来了,既然印尼这么碎,历史上也没统一的经验,为什么它还是被捏成了一个国家呢?

01

这事还得从荷兰人殖民爪哇说起。

早在17世纪初,荷兰人就占领了雅加达,并以此为据点,按着爪哇人种香料,然后再运回欧洲卖给王室贵族,赚的盆满钵满。

当时荷兰人还专门成立了打劫组织,就是那个荷兰版的东印度公司,这里的“印度”,指的就是印度尼西亚。后来英国人也成立了一个东印度公司,公司愿景也是为了去爪哇抢香料。

印尼的发展方面(碎了一地的印尼)(2)

由于爪哇碎了一地,各岛之间就跟与世隔绝一样,所以荷兰人采用“以夷制夷”的方式,轻松统治了爪哇300多年。

在荷兰殖民期间,由于贸易需要,官方就引进了马来语,这个语言比较好学,而且又有官方加持,所以一盘散沙的印尼好歹有了自己的通行语言和文字。

到了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赶跑了荷兰人,印尼又迎来新领导,只不过,3年后日本就在两颗原子弹的教育下举手投降了。

由于先后被荷兰和日本殖民,印尼的土著们也逐渐激发出民族主义热情,他们虽然也闹过独立,只不过效果一般,斗争形势还停留在开会、喊口号、撒传单阶段。

二战结束后,印尼的民族主义已经达到顶点,老百姓都希望成立一个独立国家,没办法再接受做一个仰人鼻息的殖民地,而且日本人在投降前,把武器全留给了印尼,还表示支持他们搞独立,印尼从一个拿砍刀、鱼叉的部落武装,一下拥有了现代化的武装力量。

而这时,荷兰人又贱兮兮地跑了回来,表示还想再“指导”下爪哇,印尼只回复了一个字——“滚”!

荷兰人不甘心,但自己太弱,打是肯定打不过,但就这么让印尼独立,心里又舍不得,于是荷兰就提出两个条件,一是印尼的石油要归荷兰的壳牌公司;二是,荷兰要占着新几内亚岛的西边,具体啥时候还,以后看心情。

因为这两件事,印尼和荷兰闹了十几年,中间还打了3次大规模战争,最终在1954年,荷兰彻底退出印尼,苏加诺在苏联和中国的支持下,宣布印尼独立。

印尼的发展方面(碎了一地的印尼)(3)

苏加诺

荷兰人走得不利索,这就相当于给躁动的民族主义持续加热,最终把这个玩意儿给烧过头了。

大家都知道,早在明朝,欧洲的列强还没开始殖民东南亚,国内混不下去的人就开始往这个地方大规模移民了。

由于华人重视教育,能识文断字,而且华人更能吃苦耐劳,脑子还好使,所以华裔商人很早就和爪哇的贵族纠缠在了一起,两股势力互相搀扶着参与国家管理和贸易垄断,模式延续了好几代。

等到荷兰人殖民爪哇,也是让华人来负责基层管理和商业贸易,相应的,华人的发财机会就多。所以,当荷兰人走后,华人就被当成了二鬼子,也就成了印尼民粹的针对对象。

02

前面也说了,印尼太不适合成为一个国家了,能够把1万多个小岛捏合在一起,完全是外部压力大,土著们抱团取暖的结果。所以等到荷兰人走后,印尼想要继续维系一个国家,就只有两种选择:

一是扎紧篱笆,管好自己的事,在国内进一步巩固印尼的民族认同感;二是对外扩张,用战争来煽动民主主义情绪,让老百姓没心情琢磨别的事。

很不幸,苏加诺选择了第二条。

苏加诺上台后,先是和荷兰抢新几内亚、和葡萄牙抢东帝汶,后来胃口越来越大,居然把手伸向了旁边的马来西亚。

当马来西亚闹独立的时候,苏加诺居然跳出来说,你们有啥资格闹独立?这块儿地盘也是印尼的。为了破坏马来西亚独立,苏加诺还支持过沙捞越的反政府武装。

总之,当时的印尼就跟村头的二楞子一样,穷横穷横的,看见什么就抢什么,谁不服就打谁。

就是凭着这股子不要脸的狠劲儿,苏加诺为印尼捞到不少地盘,然后这哥们就膨胀了,他先是宣布自己可以在总统的岗位上干到死,还说议会选举可以接着搞,但一半以上的议员要由自己任命,这其实就是又当又立,完全没有民主了嘛。

后来苏加诺还出现了幻觉,认为自己是个先知,整个人都处于一种半人半神的状态,所以他就觉得,既然自己都半神了,那就不能只局限于领导印尼这堆小破岛啊,那必须领导下世界才能展现自己的能力,当然,美、苏这样的大佬肯定带不动,欧洲那些落末的老牌帝国也不可能听他的,那带领下第三世界总还可以吧!

就这么着,1955年,苏加诺把二战后成立的29个国家的领导人请到万隆开会,他先是诉说了一段殖民地国家的血泪史,然后表示要让大家团结起来,共同掀开人类历史的新篇章。最后强调了一下,苏加诺虽然不才,但愿意做个带头大哥,把这项伟大的工作做好。

印尼的发展方面(碎了一地的印尼)(4)

参会的29个国家看完苏加诺的表演都笑而不语,还尽可能和苏加诺搭戏,但私底下谁都没往心里去,只有苏加诺是真的进入角色了。

由于参会的29个国家基本都是左派,苏加诺也开始扶植国内的G党,还允许他们在陆海空警之外,再搞第五个武装队伍,这就让印尼的军方非常紧张。

一个正常国家,哪有某个政党说拉个队伍就拉个队伍的?万一投票输了拔枪怎么办?那国家不就乱套了吗?

而苏加诺的态度就是和稀泥,支持印尼的G党和军队硬刚,自己则玩权利制衡的游戏,终于在1965年,两伙人的矛盾彻底爆发了。

1965年10月1日,印尼的一个下级军官在G党的支持下突然出手,很快就把国防部长和陆军总司令在内的七名将军抓了起来。本来他们计划把这七名将军交给苏加诺处置,但在实操的环节中出了点状况,冲动的士兵居然直接杀掉了6个,剩下一个还翻墙跑了。

不过这也没影响整个事件的走向,叛乱发生后,印尼G党开始在各地举行示威,公开支持叛乱。

闹到这一步,印尼的军方就坐不住了,随后苏哈托带着印尼陆军展开反杀,几个月就杀掉了10万印尼G党,也有说杀了300万,比较靠谱的说法是50万。

但问题是,印尼哪有那么多G党?

这就是上世纪60年代,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撤侨,有大约13万华侨回国,而且所有费用都是由中国承担。

苏哈托也借此机会架空了苏加诺,并在1967年成为印尼第二任总统。

印尼的发展方面(碎了一地的印尼)(5)

总的来说吧,苏哈托就是军头治国的典范,从1968年执政,一直到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下台,苏哈托在印尼总统的岗位上苦干了32年。

期间印尼也迎来经济高速发展,苏哈托家族也趁机疯狂敛财,几乎垄断了国家四分之三的经济,整个国家出现系统性的腐败,一度被世界银行列入贪污最严重的国家。

03

进入21世纪后,印尼一直被认为是继中国和印度之后,亚洲最有潜力的发展中国家,只不过印尼始终没能兑现这个潜力。

印尼人口达到了2.7亿,是世界排名第四的国家,国土面积也有190万平方公里,排在世界第15位,另外,印尼还有丰富的矿产、天然气和石油资源,资源出口占到国家经济总量的10%,可以说,印尼具备了发展经济的基本条件。

然而,就是在如此先天优势的情况下,十几年过去了,印尼还是那个印尼,不仅没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世界甚至亚洲的存在感也越来越低。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境内大小岛屿超过了17000个,而且岛上民族众多,大约有1300个不同民族和700多种语言,爪哇族虽然占多数,但也不到总人口的一半。

印尼的岛屿就像被分割的不同世界,平时往来就只能靠水运,虽然最近这些年,印尼的廉价航空也有了明显发展,但直到2019年,印尼老百姓乘坐国内航班的人次也才7000万,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划船出行。

印尼的这种地形很难实现工业化发展,除了各岛民的出行不便外,整个国家的物流效率也极低。

2013年,印尼的物流业约占整个国家GDP的24%,基本就是支柱型产业了,这比其他东南亚国家高出一大截,如果能将物流的成本降低16%,那印尼每年可以省下来800多亿美元。

2007年,印尼政府下决心要搞一下大型工程,计划在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架一座跨海大桥,总预算超过了165亿美元。

这两个岛屿是印尼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大桥一旦建成,不仅能实现通车自由,还能实现两岛之间的铁路交通、油气输送和电缆通讯。

时任印尼总统的苏西诺把这项工程当作自己的政治遗产,非常希望能在自己的任期内实现大桥通行,但印尼的部长们由于资金问题各种扯皮,结果一直拖到了2014年苏西诺退休都没开工。

印尼的发展方面(碎了一地的印尼)(6)

等到现任总统佐科维多多上台后,印尼政府认为跨海大桥既费钱,又不环保,更关键的是没办法惠及其他17000多个岛屿,于是干脆取消了跨海大桥项目,转而投资了“海上高速公路”,也就是提高水运效率来加快个岛屿的物流工作。

在佐科维多多的第一个任期内,印尼就造出了24个新海港,另外还修建了15个新机场,目标就是要做到雨露均沾。

印尼的发展方面(碎了一地的印尼)(7)

说句客观的话,虽然“海上高速公路”比跨海大桥更便宜也更实惠,但一个决议硬拖七年,足以让印尼错过发展的黄金阶段。

佐科维多多上台后推行的一系列基建项目,虽然明显改善了印尼的物流问题,但距离现代化物流的要求还差得很远。就拿2019年的数据来说吧,印尼在世界银行物流表现指数,上升了17位,位列第46位,但仍然落后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等于钱没花到位,所以效果也没到位。

印尼高昂的物流成本不是运费高,而是运送慢。

在印尼,全国的航线距离和船只总体运载量基本符合市场要求,但港口的管理太拉垮,例如港口没办法扣除船只的燃油税,对货船的乘客人数还有最低要求。总之,热带人民在工作上的拉垮表现,印尼人全都体现了。

这就是为啥大家嘴上说印尼有潜力,但真跑过去投资的人却没几个。

2020年底,15个亚洲国家和澳大利亚签订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也就是RCEP,大家都认为这是印尼经济腾飞的机会,但问题是,一个用民族主义强行捏合在一起的国家,能否在物理空间上把国家联系在一起呢?

咱们拭目以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