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受精卵一般在水泥池中孵化,刚出膜的具卵黄囊仔鱼沉在池底,慢慢集群,在水温为22℃~28℃时经过3~5天,卵黄囊逐渐消失,仔鱼散开贴水泥池壁分布,出膜4~6天开口摄食进入苗种培育阶段此时可留在原孵化池中继续培育,也可移入鱼苗池培育,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黄颡鱼养殖新技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黄颡鱼养殖新技术(黄颡鱼苗种培育技术)

黄颡鱼养殖新技术

黄颡鱼受精卵一般在水泥池中孵化,刚出膜的具卵黄囊仔鱼沉在池底,慢慢集群,在水温为22℃~28℃时经过3~5天,卵黄囊逐渐消失,仔鱼散开贴水泥池壁分布,出膜4~6天开口摄食。进入苗种培育阶段。此时可留在原孵化池中继续培育,也可移入鱼苗池培育。

一、鱼苗培育

水泥池培育:水泥池条件。用于培育鱼苗的水泥池,面积一般为10~20米2,池深1.0~1.2米,有可调节的溢水孔。水深根据鱼苗大小,控制在0.3~0.8米之间。鱼苗放养。将出膜后的黄颡鱼卵黄苗,转入鱼苗池,放养密度为5000尾/米3~8000尾/米3。

投饵及日常管理。出膜4~6天后,当鱼苗平游,开口摄食时,应及时投喂足量的轮虫、小型枝角类等开口饵料。轮虫和枝角类可以人工培育,也可在池塘内捞取。投喂前应用5%食盐水消毒2~3分钟。同时应用抄网过滤,除去里面的杂物。开口期的饵料还需用网孔0.4毫米的筛网过滤除去大型浮游动物。黄颡鱼口径发育较快,开口2~3天后即可摄食大型浮游动物。

每日要勤观察鱼苗的活动和摄食情况,及时捞出剩余的残饵及死鱼苗,防止池中水质因缺氧而恶化,造成大批死鱼。经过7-10天的饲养,鱼苗长至2厘米左右,此时可在水泥池中稀疏、分池继续培育,但转至池塘中进行培育更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