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探索杂志 全媒体记者 刘振伟 通讯员 李沛 王小柯,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平顶山鲁山顺口溜?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平顶山鲁山顺口溜(方城县拐河镇石来成的)

平顶山鲁山顺口溜

决策探索杂志 全媒体记者 刘振伟 通讯员 李沛 王小柯

“粮食局,来扶贫,他们和俺一家人。断穷根,同致富,

修路改水找门路。送米送面还有盐,送单送棉送来钱。

抱来西瓜装电扇,被子褥子大衬单。小东小西都记全,

锅碗瓢勺置办完。唱戏机,解心烦,党的好处说不完。

不愁吃,不愁喝,有病有灾有医保,五保老人日子甜。”

这是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拐河镇西大麦沟村75岁五保贫困户户石来成,托村小学老师编的顺口溜。表达对党的政策和驻村帮扶单位、村“两委”的感恩之情。

9月10日午饭后,驻村工作队到了石来成的家。大门外牛棚里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在伺候一头黄母牛。新修的房子,干净的小院儿,石来成把工作队请到干净、整洁的屋里。“房子是政府资助的危房改造,屋里的大小家具是帮扶单位县物资储备中心送来的,住的、吃的、用的、可方便哩!”

不等工作队开口,石来成就掰着指头说:“我和偏瘫的哥哥日子可是幸福着呢。五保补贴、互助光荣合作社、光伏扶贫分红、医疗补助,这些党的政策俺都享受了,日子也慢慢红火了”。正说着,石来成79岁偏瘫多年的哥哥石本景搭腔说话:“俺做梦也没想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我刚记事儿时没了娘,17岁又没了爹,家里穷没人支掌。又没娶下媳妇儿,俺哥俩的日子马尾穿豆腐没法儿提。夏天赤巴脚,冬天捡人家一双旧鞋,套脚上用绳子捆住。石头茅草房子,外面下雨,屋里用盆接。外面雨住了,屋里还滴答。现在老了,不中用了,政府给俺日子打扮得这样好。身体有了病,帮扶人宁新阁,家都不顾送俺到医院,伺候俺。逢年过节,隔三差五帮扶单位的领导来问长问短。就是亲儿亲女,也不待这样的!俺住的好了,吃的好了,心情好了,多年的心脏病有医疗救助,多次住院治疗也好多了。俺不是擦嘴忘恩的人,俺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物资储备中心派来的好第一书记!”老人越说越激动。

“俺不识字,不会说啥,就托学校有文化的老师说几句掏心话。这辈子没攒个啥,就有一门儿喂牲口的手艺。俺喂了一头母牛一年下头犊,也有几千元收入。俺没给国家做个啥,政府这样待俺,俺不能倚老卖老靠政府,攒俩钱,也帮帮比俺更难的人!”

石来成的话是对党中央指出的“小康社会,一个不少,共同富裕,不落一人”最完美的注脚。也是老百姓对扶贫干部辛勤劳动最好的奖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