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期综合征是指女性在月经期前反复出现的一系列躯体、心理、行为及体质等方面的一些症状,这些症状多达150多种,常常在月经前一个星期内出现,在月经来之后好转或消失,育龄期妇女发病率最高。
西医学中病因尚未明确,多认为与激素水平改变、社会心理因素、人格因素有关,治疗以改善患者症状为主,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口服药物治疗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非药物治疗主要是饮食、休息和锻炼。药物治疗中抗焦虑剂、抗抑郁剂、性激素等药物均有一定的副作用。心理治疗需要在心理医生指导下学习自我放松训练疗法、音乐疗法等。
在中医学中没有此病名的记载,但根据不同的症状,分别有经行乳房胀痛、经行头痛、经行感冒、经行身痛、经行浮肿、经行情志异常等,现在中医妇科学中将其统一归为月经前后诸证。中医认为该病多由肝郁气滞、阴虚肝旺、脾肾两虚引起。
常见证型和治法如下:
肝气郁结临床表现:经前头痛,经前或经行乳房胀满疼痛,或乳头痒痛,甚则痛不可触衣。小腹胀满连及胸胁,月经先后无定期或延后,经行不畅,血色黯红,小腹胀痛,胸闷胁胀,精神抑郁,时叹息;或烦躁易怒,心烦,不思饮食,失眠,舌淡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弦细。
治法:疏肝理气,养血调经。方剂选用逍遥散加减、柴胡疏肝散加减。
也可选用中成药:逍遥丸、丹栀逍遥丸等。
脾肾阳虚临床表现:经前或经行面浮肢肿,晨起头面肿甚,月经推迟,经行量多,色淡质薄,脘腹胀满,腹部冷痛,畏寒肢冷,饮食减少,腰膝酸软,大便溏薄或经前泄泻,或经行前后头晕嗜睡,胸闷恶心,舌淡红伴胖,苔白腻,脉沉缓或濡细。
治法:温肾健脾,化湿调经。方剂选用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或右归丸合苓桂术甘汤。
也可选用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右归丸、济生肾气丸。
肝肾阴虚临床表现:经行或经后两乳胀痛,两目干涩,口干咽燥,或口舌糜烂,眩晕耳鸣,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烦躁少寐,腰膝酸痛,月经量少,色淡,舌淡或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肾养肝,育阴调经。方剂选用滋水清肝饮加减、一贯煎。
也可选用中成药:杞菊地黄丸。
气滞血瘀
临床表现:经前或经期头痛剧烈,或经行发热,经行乳房胀痛,肢体肿胀,月经量少,经色紫黯有块,脘闷胁胀,腹痛,善叹息,情绪抑郁,舌紫黯或有瘀点,苔薄白,脉弦涩。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调经。方剂选用八物汤加减或血府逐瘀汤。
也可选用中成药:柴胡舒肝丸、元胡止痛片、血府逐瘀胶囊。
心肝火旺临床表现:经前或经期狂躁易怒,头痛头晕,口苦咽干,面红目赤,小便黄,经行不畅,舌红苔黄,脉弦涩滑数。
治法:疏肝解郁,清热调经。方剂选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也可选用中成药:丹栀逍遥丸。
心脾两虚临床表现:经前或经期心悸失眠,神疲乏力,多思善虑,面色萎黄,食欲减退,或头晕头痛,或泄泻,自汗或盗汗,月经量少或多,色淡质稀,舌淡红苔白,脉细弱。
治法:养心益脾,补血调经。方剂选用归脾汤加减。
也可选用中成药:归脾丸。
痰火上扰临床表现:经行烦躁不安,情绪不宁,甚或狂躁不安,恶心,痰多,失眠,面红目赤,大便干结,月经量少或量多,色深红质稠,平时百带量多,色黄质稠,舌红苔黄厚或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方剂选用生铁落饮加减。
也可选用中成药:丹栀逍遥丸。
此外,还可见肝气逆、肝郁脾虚、阴虚火旺、血瘀、气血两虚等证型,需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用药。
我是坚持为大家科普医学知识的于春泉医生,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关注或点赞,也可以转发给您的家人或朋友观看此文,谢谢了!
#大家健康超能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