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说为什么不用安卓盒子播放器,而要自己攒HTPC?

安卓盒子播放器确实有几个典型优势是HTPC难以超越的,比如下面两个方面:

1) 上手简单,老少皆宜;

2) 所有交互不需要键盘和鼠标,全部可以通过遥控进行操作。

但HTPC的几个优势一直是机顶盒无法超越的:

1) 播放能力强,几乎所有高清视频的格式都能兼容;

2) 画质非常好;

3)拷贝文件、上网体验非常好。

我之前先后入手了海美迪的M3和Q5四代安卓盒子播放器,这两款播放器分别采用海思的Hi3798M和Hi3798C芯片,GPU分别是Mali450和Mali T720。其中M3,由于经常出现视频兼容性和死机问题,被我丢弃了。然后换成了Q5四代,但Q5四代画质真的一般,根本对不起700元的那个价格,而且对SMB支持很糟糕,只能到1.0的版本;更严重的是,号称1000Mbps的网口,实测只能达到100Mbs左右,在千兆局域网内播放高清视频居然经常缓冲,根本没法跟笔记本电脑的千兆网口速率和播放能力相比,于是再次被我放弃。

最近一直在找更合适的播放器,其中看到了芝杜的Z9X,采用Realtek RTD1619芯片,号称可以播放和显示双层杜比视界、HDR10,支持SMB3,支持HDR转SDR,千兆网卡及USB3.0的接口。但这货1180元的价格,再加上安卓盒子的某些不确定性,所以始终没有下手。

最终还是决定自己组装一台X86的高清播放器!这里说说我选择自己费劲攒HTPC的几个原因:

1) 从预算上讲,用同样将近1200元的费用,自己组装一台HTPC的目标应该可以实现;

2) HTPC具备超强的兼容性,对USB3.0、千兆网卡、SMB协议的完美支持,那是经过实践证明的,都不在话下!

3) 实践证明X86对视频的兼容性以及播放画质也是无可挑剔的

4)手头有一套5年前买的USB红外遥控收发器,当时在Windows 工作站上能够完美支持遥控Kodi播放器,所以在高清电影播放的交互体验上,HTPC不亚于安卓播放器。顺便说一下,由于台式机体积大占位置,噪音也不小,当初用了不到一年就被我淘汰了。

有什么低配置的播放器(丰衣足食自己动手攒一台千元级别的X86高清播放器)(1)

HTPC遥控器

那么,即将开始折腾的这台HTPC需要满足哪些基本要求呢?按重要程度依次列出下面几项:

1) 美观、轻巧,越轻(搬运方便)、越小(不占位置)越好!所以最好是外置电 的,机箱是类似NUC那种的小机箱;

2) 能流畅回放4K@60Hz,解码8K@24Hz视频,支持HEVE 10bit和H265硬解码;

3) 能输出显示4K@60Hz,HDR;

4) 支持杜比Atmos源码透传;

5) 整体价格在1200元左右;

现在开始攒机。

【步骤1:选择机箱】

上述要求的第一条,首先是由机箱决定的。机箱的关键要素是轻巧、美观,兼容172mm*172mm的ITX主板(这是目前市场上最小的兼容主板了)。所以首选全身铝合金材质的机箱。找到一款价格为55元包邮的立人铝制小机箱。

【步骤2:选择CPU】

考虑到以上价格因素,这也是这次攒机的一条重要红线,所以首先排除独立显卡的选项,只能用CPU核心显卡。尽管AMD的核心显卡性能非常卓越,但本人对AMD的产品系列不熟悉,所以最终在Intel阵营里面进行选择。

由于手头的Thinkpad X250用的5代i5,H265无法硬解,软解又卡的厉害,所以候选CPU必须是6代以后的CPU。考虑到酷睿CPU性能过于强大,用在HTPC是资源浪费,所以进一步在奔腾系列CPU里面选,只要核心显卡满足要求即可。

经过一轮筛选,找到奔腾G5620,带铜芯散热器价格为405元。

G5620是第九代CPU里面频率最高(4G Hz)的奔腾处理器,内置UHD630核心显卡,支持H265硬解,4K及8K解码,DP1.4接口支持4K@60Hz输出;但这个CPU的核显HDMI是1.4的版本,只支持4K@28Hz输出。规格书里面没有找到关于杜比Atmos源码透传的说明,但考虑到我的X250就已经支持Atmos源码透传了,所以这个CPU在这方面应该没问题。

有什么低配置的播放器(丰衣足食自己动手攒一台千元级别的X86高清播放器)(2)

G5620 CPU及散热器

【步骤3:选择内存条】

G5620支持DDR4 2400的内存。最终选择了一根海力士DDR4 2400 8G的内存条,价格156元。这里之所以没有选择4G*2的双通道方案,是因为考虑到将来可能会再加一根8G的内存进来。

【步骤4:选择主板】

考虑到前面提到的“轻巧”要求,所以主板首先要是迄今为止尺寸最小的ITX。CPU G5620兼容的芯片组有H310、B360、B365、H370、Q370、Z370和Z390。经过综合考虑,首先选择了一款华擎的B360M-ITX,该主板为170mm*170mm的ITX尺寸,采用B360芯片组,支持USB3.0 Gen2,千兆网卡,一个DP1.4的接口,没有HDMI接口,价格489元。

这里踩到了第一个万恶不赦的“淘坑”,主板买回来,一番辛苦折腾装机后发现一个致命的问题,但凡每次关机后拔掉外部电源,再次开机毕然提示“UEFI已恢复默认值”,并一直等待你进入UEFI进行设置。这完全违背HTPC一键开机的理念!显然,这个主板CMOS后备电池坏了(很可能是库存很久的主板),或者CMOS存储电路有故障。必须退货。

虽然卖家扯了一堆的限制,我还是退了。这是线上买东西的最讨厌的地方,已经不止一次遇到了。之前买过一台三星的蓝光播放器,跟我的AVR不兼容(曾经买了各种机顶盒,试了各种PC,那是第一次遇到与AVR的兼容性问题),但卖家死活不承认,他们测试也是接的电视,不按我提的方法测试,遇到这种淘宝店家也只能自认倒霉,提醒自己后续提前做好各种必要的调研!

现在缺主板怎么办,又不想再去踩坑,所以决定到华擎旗舰店去买,贵就贵了。这次买了一个B365M-ITX/ac的主板,B365的芯片组(据说是B360的升级版,但缺阉割了USB3.1 Gen2等功能,而且功耗有所增加),支持RAID,Bluetooth,WIFI (可惜只有433Mbps的速率),DP1.4/HDMI1.4/DVI的接口。价格599元,比B360M-ITX小贵100元,但看其做工用料,确实比B360M要高一个档次。

有什么低配置的播放器(丰衣足食自己动手攒一台千元级别的X86高清播放器)(3)

B365M-ITX/ac

有什么低配置的播放器(丰衣足食自己动手攒一台千元级别的X86高清播放器)(4)

接口满足需求

【步骤5:选择电源】

由于外置电源一般都是DC12V输出的,还需要先买一个DC12V转ATX电源的DC-DC模块。淘宝上找到一款联达160W的DC-ATX模块,当时看到这个模块上用了好几颗挺漂亮的电解电容,用户评价看起来也不像是水军所为,所以就入手了,含运费价格55元。

这里踩到了第二个“坑”,万恶的兼容性问题。东西收到了,按下开机按钮后电脑没有任何反应,一番测量、替换,发现是这个模块的问题,这时候卖家才说这个模块有挑主板的情况。扫兴的很,ATX电源这么成熟的东西,居然还挑主板?我估计是时序设计的有问题,可惜淘宝上找不到大厂品牌的这种模块,只能一个个试错了,什么时候能试好,全凭运气!

淘宝里面翻来翻去,外观上看起来像样子的发现也就只有联达品牌的了,其他电源模块居然连个像样的电容都没有,做工一看就很山寨,。

于是换一家淘宝店再问,发现联达还有一款300W的DC-ATX模块,卖家很热心,介绍说这款不同于160W那款,主要修改了时序,建议我试试,不行可以退货。于是立即下单,价格89元,这次特意买了运费险,合计91.49元。第二天就收到货了,迫不及待的安装测试,按下启动按钮的一瞬间,HTPC立马就开机了。

有什么低配置的播放器(丰衣足食自己动手攒一台千元级别的X86高清播放器)(5)

DC-ATX模块

【步骤6:选择硬盘】

硬盘必须是固态的,而且最好是PCIe协议(32Gb/s的速率呢!)的M.2,但截止目前估摸着已经花了不少银子了,先用自己的手头从旧笔记本上拆掉的256G的固态硬盘吧。

【阶段性总结一下】

截止目前,机箱及其内部的东西已经全部凑齐了:机箱、CPU及其散热器、内存、主板、DC-ATX模块、硬盘。

累计已经花费:

55 405 156 599 91.49=1251.49元。

这下有点尴尬了。下一步打算把整个预算调整到1300元左右,就是说外置电源不能太贵!

【步骤7:选择AC220转DC12V外置电源】

电源是动力源泉,不能小视,所以一定要选择品牌大厂的电源,因为品牌大厂有完善的质量体系保证,从设计、设计验证,再到零部件购买、组装和出厂测试,可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可靠性和一致性。

还剩不到50元的预算用来买外置AC220V转DC12V的电源,这个价格买一个160W及以上全新品牌电源是有难度的,只能咸鱼了。幸运的是,淘到一个280W的号称9成新的永青源的AC220V-DC12V电源,而且输出端子已经改成DC5.5*2.5的接头了,价格50元包邮。

【步骤8:4K@60Hz的DP转HDMI的适配器】

要满足前面说的4K@60Hz输出,这个主板只能用DP口,但家庭AVR/电视都是HDMI的,所以还要配一个DP1.4转HDMI2.0的适配器。经过一番海选,找到了一个联基的HDR 4K@60Hz的适配器,该适配器采用MCDP2900芯片,价格76.83元。

有什么低配置的播放器(丰衣足食自己动手攒一台千元级别的X86高清播放器)(6)

DP转HDMI适配器

【步骤9:键鼠】

这个就不单买了,旧的无线键鼠先用吧。

【步骤10:装机】

截止目前已经花费:

55 405 156 599 91.49 50=1301.49元。

不含旧物利用的硬盘/键盘和鼠标(安卓机顶盒也没有这些东西)。

来看看第一张装机图,除了硬盘,其他都装进来了:

有什么低配置的播放器(丰衣足食自己动手攒一台千元级别的X86高清播放器)(7)

换B365主板后忘记拍照了,图片还是B360的

这里分享一下这次装机中的重要经验,请务必先把CPU和散热器装到主板上,然后再把主板往机箱里面装,主要两方面原因:第一,风扇电源插座很靠机箱边缘,先装主板后装CPU散热器的话,手伸不进去,散热器风扇电源线不好插;第二,要想看风扇固定脚有没有插到位,只能从主板背面才能看到,但从这个机箱背面很难看清楚。

不知道为什么Intel的散热器没有用螺钉固定,而是使用的塑料旋转卡口固定,这个设计对于HTPC小机箱来讲很不友好。

安装散热器之前,首先检查CPU散热器的四个扣具的旋钮是否为图中所示的位置,如不是,请把扣具的旋钮沿上面的箭头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转到图示位置,确保扣具中心的黑色圆柱回弹到顶部,否则会因为直径膨胀导致无法塞入主板定位孔内。

有什么低配置的播放器(丰衣足食自己动手攒一台千元级别的X86高清播放器)(8)

散热器扣具旋钮方向

CPU散热器的固定脚初步安装到主板的4个定位孔内以后,用力往下按压散热器扣具按钮,确保白色塑料与主板表面贴紧(目测无缝隙),听到咔哒一声的时候,说明已经安装到位。

有什么低配置的播放器(丰衣足食自己动手攒一台千元级别的X86高清播放器)(9)

把扣具按钮压到底

然后把主板反过来,到背面再次确认散热器固定脚是否已经安装到位:

有什么低配置的播放器(丰衣足食自己动手攒一台千元级别的X86高清播放器)(10)

如果没有装好,要拆散热器的话,请沿散热器扣具按钮上的指示方向旋转按钮,然后轻轻往上提按钮,即可拆除散热器。

装上硬盘以后的样子:

有什么低配置的播放器(丰衣足食自己动手攒一台千元级别的X86高清播放器)(11)

装上外壳:

有什么低配置的播放器(丰衣足食自己动手攒一台千元级别的X86高清播放器)(12)

小机箱的指示灯居然在下面,挺有意思的设计。

【最后:安装操作系统、软件并调试功能】

如果要安装Windows 11的话,请务必在装操作系统前先进入UEFI里面打开安全启动开关和Intel的安全计算模块。

操作系统及硬件驱动都安装好以后,首先看看Intel显示器音频是否按图示那样支持次世代源码输出:

有什么低配置的播放器(丰衣足食自己动手攒一台千元级别的X86高清播放器)(13)

在Windows Store购买了Dolby ACEESS以后:

有什么低配置的播放器(丰衣足食自己动手攒一台千元级别的X86高清播放器)(14)

享受一下杜比全景声的音乐:

有什么低配置的播放器(丰衣足食自己动手攒一台千元级别的X86高清播放器)(15)

UWP版的QQ音乐

有什么低配置的播放器(丰衣足食自己动手攒一台千元级别的X86高清播放器)(16)

杜比全景声点亮了

最后关键的一步,安装什么视频播放器软件比较合适呢?

我的建议是,如果要经常使用鼠标交互操作的话,建议安装KLite播放器,音频输出记得选择与输入源相同(就是所谓的透传),在音频设置里面勾选源码输出的各种格式。

如果要使用遥控器操作的话,建议安装KODI播放器,音频输出同样要选择透传,播放设备选择WSAPI设备,由于杜比全景声是封装在TrueHD或者Dolby Digital Plus音轨里面的,所以要打开杜比TRUE HD和杜比数字兼容功放。

有什么低配置的播放器(丰衣足食自己动手攒一台千元级别的X86高清播放器)(17)

有什么低配置的播放器(丰衣足食自己动手攒一台千元级别的X86高清播放器)(18)

安装好播放器软件后,就可以享受自己组装的高清播放器了。

先待机运行一段时间,发现在25℃环境温度下,CPU温度一直维持在55℃左右,显然太高了。前面大家也看到了,这个小机箱的布局是CPU平放的,进风方向在顶部,但机箱顶部盖板是密封的,只有侧边和底部开有排气孔,所以缺少进气通道,运行的时候用手触摸顶部盖板的话会有明显的烫手感觉,说明热气流排放不顺畅。于是稍加改装,将顶部盖板垫高,让机箱顶部四周留出进气通道,实测CPU温度立马下降15℃左右:

有什么低配置的播放器(丰衣足食自己动手攒一台千元级别的X86高清播放器)(19)

机箱顶部增加进气通道

解决了机箱散热问题后,准备再享受一会儿杜比全景声的音乐。今天环境比较安静,打开低音炮以后,还未开始播放音乐就听到低音炮持续发出低沉的轰隆隆的电流翻滚声。又开始折腾了,最后测量了机箱外壳与输入电源DC头负极之间的电阻,发现他们是直接短接的,外壳接地的设计没什么问题;继续测量,果然不出所料,发现外置电源适配器输入端的L N GND的品字结构的GNG与输出端负极是短接的;但AVR和电视都是AC L N输入,没有把GND拉进去;最终就造成了回路中各设备电影不对称,看来还得改电源,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HTPC的输入端负极与GND断开,于是拆开外置电源适配器,把输入GND与输出GND断开:

有什么低配置的播放器(丰衣足食自己动手攒一台千元级别的X86高清播放器)(20)

再次开机,打开低音炮,电流声彻底消除了!

今天就跟大家先分享到这里了,大家有什么疑问或建议,欢迎留下您的宝贵评论,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就点个赞吧,祝大家周末愉快。

补充:

评论区有网友提出赛扬G6900+H610的方案,首先非常感谢提出这个非常优秀的方案。我之前一直对赛扬不是很了解,所以攒机之前没有去查过相关信息。G6900是今年最新推出的赛扬CPU,虽然不支持超线程,但集成UHD710核显,音视频解码能力比9代奔腾G5620强大,自带HDMI2.1 支持4k@60hz输出,dp支持8k@60hz输出,支持AVX2指令集,淘宝看了下价格主板加CPU估计600元可以拿下,总体上能比我的方案便宜5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