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一位刚升一年级宝宝的妈妈,非常焦虑,现如今家长脚步停不下来了,大家疯了一样地在外提前补习。那么...老师是摆设吗?

补习班学得快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小学阶段长期学习的隐患!一年级重在习惯的养成而非知识的抢跑,家长的焦虑多是因为在孩子幼小衔接过程中搞不清重点。

看完回答后能认清以下三个误区,相信大家应该就会放下无谓的焦虑:

1. 幼儿园不教拼音是教育部根据3-6岁儿童发展规律规定的;

2.小学一年级的拼音教学并没有减少,只是后置;

3.大多数一年级的老师都不建议在暑期给孩子上拼音补习班

小学一年级的拼音教学要学多久(为什么幼儿园不教拼音)(1)

幼儿园为什么不教拼音?

事实上,为防止幼儿园“小学化”拔苗助长,教育部早在2012年和2013年就发文指出,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学科内容,拼音正是其中一项。

幼儿园教学的目的仅包括:广泛的生活学习兴趣、一般的学习方法、丰富的直接感受等方面。孩子即使接触拼音,也仅需自然掌握,会识记字母即可。

  • 从生理发育上说,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在4~5岁时开始形成,7岁之前发展缓慢,对事物的理解仅建立在直觉及肢体感觉的基上,无法满足语言学习要求。此时学拼音,往往难以掌握对应关系、拼读规律。
  •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还不太能够听懂太复杂的句子,急着让他们学习拼音,其实仅仅是从机械记忆的角度来增加他们学习的负担,达到的也是事倍功半的效果。
  • 孩子的表达能力还不够强,很多孩子还不能流利地进行日常对话,拼音的学习是脱离日常生活的,提早学习拼音会使得孩子学习日常对话更为困难。

7岁后,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孩子能够运用推理能力。因此,一般说来,小学一年级才是学拼音的最佳时期,这时会要求孩子能“听说读写拼”,借此建立拼音与汉字间的联系,把拼音作为辅助工具来识字。

小学阶段的拼音学习不是一笔带过而是学习后置

部颁统编语文新教材 (以下简称“部编本”) 2017年秋开始全面使用。在一年级上册教材中, 最突出的变化是将汉语拼音的学习后置。

一年级语文学习的开端再也不是“a、o、e”, 而是“天、地、人, 你、我、他”。再加上入学教育的“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

小学一年级的拼音教学要学多久(为什么幼儿园不教拼音)(2)

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入口处告别了西文系统的表音优势而真正体现了汉文字音形义统一的“图符”优势。

汉语拼音不是不要, 而是还它应有的“拐杖”地位和作用。

许多解读者认为, 这种先识字后学拼音的模式“增强了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 “放缓了幼小衔接的坡度”。

还有更为深刻的意义:中国儿童的语言学习有别于西方, 在形象性、生活化与情境性上, 我们的语言学习从文字的源头、儿童学习发生学及中国式儿童情境学习的范式上看, 都具有明显的“中国”标识。

简单来说, 中国儿童的汉语文学习具有特定的情境优势。汉语拼音学习的后置正是要充分彰显和发扬这一独特的优势。

儿童在生活中, 在没有进入学校以前, 就有了不少关于“字”的经验。电视屏幕、少儿读物、路边的标语、街头的广告……多种认字渠道, 多种认字方式, 让每个孩子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积累, 这就是宝贵的先前经验。

正因为此, “部编本”将一上来的“a、o、e”换成“天、地、人”, 让学生在进入正规语言学习的初始就能体会到“熟悉”。

熟悉的感觉能轻易唤起曾经的学习经验, 也能轻易地开启未来的学习通道;熟悉的感觉可以消除书本学习带来的隔膜, 也可以减轻理性学习带来的压力;拥有了熟悉的感觉, 就是达成了与生活的联结, 就是试图满足儿童学习的情境性需求。

“部编本”从第二单元开始, 仍然编排了汉语拼音。

按照长期的教学情况看,绝大多数孩子对拼音读写的掌握,在一个月内基本能达到。并不是这一个月学完拼音后,后面老师就不教了,拼音学习是会贯穿整个一二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反复操练。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小学阶段的拼音教学并没有减少,只是后置,这种后置也是依据汉语的特点安排的。并不用担心小学阶段的拼音教学会过于简单。

在幼儿阶段,家长可以加大幼儿的语音输入与输出,多让孩子听,多让孩子说。

儿童的语言习得有其内在规律,学界将儿童的语言习得称为“自然习得”,过早让儿童接触复杂困难的,超过他们理解的语音材料反而对他们的语言学习有害。

小学一年级的拼音教学要学多久(为什么幼儿园不教拼音)(3)

一年级重在习惯的养成而非知识的抢跑

在我们实地采访中,更多的小学老师并不支持提前送孩子去学拼音

第一,你能保证培训机构的老师都有资格证吗?教的标准吗?孩子的问题真的解决了吗?

不少上过学前班的孩子,入学前学了不少,算数拼音学的很快,一问方法都是与书本相违背的,短时间内看似没有影响,但是随着系统性学习加深,他坚持自己的方法,一直与老师不同,到了高年级,孩子基础没打牢的问题就显现出来了。

第二,提前学了,表面上短期效果明显,后续上课的习惯呢?大部分孩子会因为重复学习出现上课走神的情况,比学不会拼音更严重。

一年级的知识很简单,但重点是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对于学前班来说,第一个问题就是要解决怎么让孩子安静下来40分钟,知道上课为何物,知道如何上好一节课。

学校老师更在意的是孩子的后劲和长远发展,而机构要做到的是尽快出成绩,让家长觉得钱没白花。所以,目标不同,教学方法必然不同,会更在意短期效果。

在该打牢基础的时候,孩子囫囵吞枣,进入一年级吃老本也能觉得自己不错。随着年级增高,不会听讲的问题暴露出来,反而不好补了。为了抢跑,花钱反倒让孩子走了弯路。

当然,并不是说将幼小衔接班一棒子打死。我们更倾向于推荐学校老师任教,知道要培养的是习惯而非知识的抢跑,即使教些知识,也和学校的教育方法是契合的。但市面上这种班很少,家长也很难分辨。

零基础的孩子正常学再加回家练是没问题的。家长心态要摆正,一开始学得好大部分都是学过的,不要觉得自家孩子接受能力怎么这么差,读半天也不会,给孩子施加压力。

孩子的学习其实也是一场马拉松,一开始跑在最前面的,并不一定能坚持到最后。


搜索微信号 13027279630 进“父母世界-学习群”,和2000妈妈一起学习育儿知识,交流育儿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