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图配诗:“凭城(依托城市)穴居(藏在洞穴)计求安,首鼠相遭(进退失据)竟脱冠(丢掉帽子)几许头颅空自挣,令人笑作沐猴(徒有其表者)观”,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聊斋书生从洞里出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聊斋书生从洞里出来(聊斋小髻)

聊斋书生从洞里出来

原图配诗:“凭城(依托城市)穴居(藏在洞穴)计求安,首鼠相遭(进退失据)竟脱冠(丢掉帽子)。几许头颅空自挣,令人笑作沐猴(徒有其表者)观。”

小髻

(神秘邻居)

长山(山东地名,今属淄博)居民某,暇居,辄有短客(矮个子客人)来,久与扳谈(同“攀谈”,聊天)。

[居民某]素不识其生平,颇注疑念(疑心重重)。

客曰:“三数日将便徙居(搬家),与君比邻矣。”

过四五日,[短客]又曰:“今已同里(同村),旦晚可以承教。”

[居民某]问:“乔居(迁居)何所?”

[短客]亦不详告,但以手北指。

自是,[短客]日辄一来,时向人假(借)器具;或(有人)吝(吝啬)不与,则自失(丢失)之。

群(众人)疑其狐。

村北有古冢(古墓),陷(凹陷)不可测。[众人]意必居此,共操兵杖往。

[众人]伏听之,久无少(稍)异。

一更(晚上七至九点)向尽,闻穴中戢戢(读“及及”,嘁嘁喳喳)然,似数十百人作耳语。

众寂不动。

俄而尺许小人,连遱(读“联楼”,络绎不绝)而出,至不可数。

众噪起,并击之。

杖杖皆火,[小人]瞬息四散。惟遗一小髻(读“记”,发结),如胡桃壳然,纱饰而金线。

[众人]嗅之,骚臭不可言。

(原为《聊斋》“卷三”第十九篇,归入“王本聊斋”之“妖怪集”)

老王感言:这群小矮人来历不明。从其中一位“短客”的言谈举止看,它们应是一种文明程度略低于人类的智慧生物,与动画片里的“蓝精灵”类似。它们羡慕人类,愿意与人类做邻居,主动模仿人类的生活,包括语言、发式和生活方式。

它们本是一群可爱的小生灵,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无视人类的规矩,借不来东西就偷窃,结果惹来众怒,被众人探明巢穴,堵个正着,打得落花流水。

这提示我们:落后群体要学习先进事物,必须抛弃自身的落后东西,树立应有的规矩意识,否则就会受到“老师”的惩罚。

(想读“原味聊斋”又怕看不懂的朋友,请您读“老王聊聊”。

“王本聊斋”将全套《聊斋》分成神、鬼、人、妖四大部分,又通过分段、分节、夹注、加主语、点评,帮您越过文本障碍,领略名著风采。

微信公号“老王聊聊”为“红庙老王”个人所有,与所在单位与所任职务无关。主要聊《聊斋》,也聊别的文史话题。自2014年10月开通,基本做到每天一篇,迄今已发布“王本聊斋”380多篇。

欢迎关注和转发,禁止剽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