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汤淑琴古海在赶趟的秋风中直扑眼底脚踩泛白的盐碱地,疾步匆奔今天的主题——落日不期然,眼前一簇簇金黄的芦苇疯狂般地生长,经纬交织、浩浩荡荡,与红柳和梭梭相映成趣,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暮游微山湖?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暮游微山湖(行游汤淑琴古海落日)

暮游微山湖

文/汤淑琴

古海在赶趟的秋风中直扑眼底。脚踩泛白的盐碱地,疾步匆奔今天的主题——落日。不期然,眼前一簇簇金黄的芦苇疯狂般地生长,经纬交织、浩浩荡荡,与红柳和梭梭相映成趣。

新疆克拉玛依古海,茫茫湿地打破了人类惯有的思维模式,在原生态的基础上,再经污水改造而成的人文景观令人赏心悦目,无限的创造力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延伸。以碧水打底,长空作衬,水岸芦苇逶迤,绵延戈壁数公里,葱茏一片,多种鸟类时栖时飞。眼前的一切,给生产力这个词义添了新解。

古海湿地与碳汇林、玛依湖一起,成为阻止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向人类居住区逼近的天然屏障。

正值深秋,秋黄叶枯,游人寥寥。游目骋怀,两竿落日挂山头,一潭秋水自消瘦。芦花如雪,胜于梨花三分白,在岑寂空旷的荒野上欢腾着,以铺天盖地之势,装扮着无垠的荒漠。

沿着盐碱路向芦苇深处走进,一转角,便看到沙汀上停歇着十几只野鸭和不知名的水鸟,正在嬉戏打闹;几只白鹭悠闲地掠过水面,皱起一波秋水;听到我们的声音,几十只水鸟惊得从苇丛中扑棱棱飞出,直奔长天,向南飞去;几只白鹭依傍着芦苇,静静地仰望着高远的天空。

长势茂盛的芦苇静静地伫立在这片水域 ,看鱼儿在水里悠哉悠哉,看群鸟向南迁徙,看落日下沉,看种子落地……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漫长的流光岁月里,这片芦苇岁岁年年像遗忘了季节似的迎着风沙摇晃卷曲,苇杆扭曲成各种形状,为荒漠上的生灵营造出一片生命的家园,一个安宁的梦乡。

穿越千年,梦回东周。在一个清冷的秋天,一位诗人站在秦国大地上,长风鼓荡着他的衣袍,茫茫芦苇伸向远方,芊芊苇杆在风中摆动,天空变得辽阔而沉降。循着萧瑟的暮秋,他的心开始重启着星空寂寥和未竟的梦想,放歌吟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他心中的伊人,是长发飘飘在水一方的佳人,还是久未见面的友人?是不曾实现的抱负和理想?我想,一定是遥远的、求之不得的物事,必须溯洄寻之、溯游求之,道阻且长……无论是逆流而上,还是顺流而下,在湍急的岁月河流中追寻过的美好物事,即便最终渺茫,至少追寻过,努力过。

秋水已凉,蒹葭苍苍。但我们心中,却永远有了:不只是诗和远方。

“再不走,赶不上看最好的日落了。”有人喊道。我的思绪从遥远的地方被拽了回来,加快脚程跟上同伴,寻了一处观赏夕阳的最佳位置。第一次在湿地看落日,有一种说不出的期待。苍穹辽远、浩瀚,夕阳下,戈壁、芦苇、湖水和远渚,静谧而肃穆。远处一千伏架空电线上,数不清的鸬鹚如王者般立在杆顶,俯瞰着湿地。

夕阳在慢慢落下,葳蕤的芦苇被涂满柔和的暖黄。斜晖红得似曼珠沙华染满天际,水中的波光映着落日的光华,闪耀着层层银粼,那么柔,那么美,却在一点一点消逝。一个转身,敛暝色,云霞收夕霏,最后一抹夕照渐渐没入山峦后,云天之上妖艳的红渐渐淡去,换了黛色的青,四面的光影黯寂下来。

一潭秋水、一剪斜风、一滩芦苇、一空鸟影、一轮夕照,在斑斓岁月中,定格为古海特有的画卷。

【“浣花溪”文学栏目征稿启事】

欢迎投来散文(含游记)、小小说等纯文学作品,诗歌因系编辑部自行组稿,不在征稿范围内。字数原则上不超过1500字,标题注明“散文”或“游记”或“小小说”。作品须为原创首发、独家向“浣花溪”专栏投稿,禁止抄袭、一稿多投,更禁止将已公开发表的作品投过来。作者可以将自我简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邮件中不要用附件,直接将文字发过来即可。在封面新闻发表的部分作品会被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选用。作者信息包括银行卡户名、开户行及网点的详细准确信息、卡号、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