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文化发展了上百年,为什么只有中国在流行大包围脚垫?,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外国都用什么汽车脚垫?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外国都用什么汽车脚垫(为什么欧美没有大包围汽车脚垫)

外国都用什么汽车脚垫

汽车文化发展了上百年,为什么只有中国在流行大包围脚垫?

9月12号,3W参加了德国的法兰克福汽车用品展,这是欧洲最大的汽车用品展,每年全球最新的汽车用品都会在此展出,我们先看看欧洲的汽车用品公司都做些什么产品。

环顾整个展馆,和今年3月份北京的雅森汽车用品展最大的区别是,北京展上几乎全是大包围皮革脚垫,丝圈脚垫,以及制作大包围脚垫用的缝纫机和电脑裁切机。而法兰克福展上却没看到一家企业做大包围皮革脚垫,汽车在欧洲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为什么欧洲的车主们不用大包围皮革脚垫?

首先第一点安全,车内任何加装的部件最基本的一条都是要满足安全的底线,在欧洲有严格的安全法规,从欧洲法规规定车企必须标配日间行车灯足以见得对安全的重视,大包围皮革脚垫的一大问题在于皮革包围高度过高,又是软性材料,车内无法很好固定,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脚垫易变形,有干扰刹车油门使用的风险。

丰田在2009年曾在北美发生过一次召回事件,由于标配脚垫过大了一点,导致一起严重交通事故,最终召回替换了所有汽车的脚垫,并修改了油门设计。

因此一个合格的脚垫必须要满足与原车底盘上的固定扣锁死确保脚垫不位移,包围高度不能过高干扰到刹车油门。3W全TPE脚垫采用专车定制开模,贴合度高,并且使用原车卡扣位固定,不会滑动。

第二点是健康,大包围皮革脚垫在生产过程中会大量使用粘合剂复合,大多为人造革 泡沫双层复合,在高温情况下粘合剂会挥发有害物质产生异味,这也是为什么大多车主在夏季感到车内异味明显的原因。丝圈脚垫看似极其耐脏,但是实际是非常藏污纳垢,难以打理,容易滋生细菌。而TPE材料常应用于医疗器械,婴童用品,健身器材,成人用品等领域,是可直接与人体接触的环保材料。

第三点是方便,欧洲人工成本昂贵,洗车大多只是洗车机洗个外观,而内饰大多为车主自己打理,大包围脚垫由于是针线皮革拼接,无法防水,无法水洗,一两次拆装后就会变形,难以打理,而TPE脚垫防水,一冲即净,非常实用易打理。

那么既然TPE脚垫有这么多优势,为什么在中国还没有普及?

第一对于汽车态度的差异,汽车在中国真正普及开也就是最近10年的事,对于大部分中国家庭来说都是第一次拥有汽车,汽车是一件贵重的家用品,大家都小心呵护,甚至过度保护。新车买了后配大包围脚垫,坐垫套,方向盘套,甚至档把套,把车包裹的严严实实,类似于乔布斯坚持把新iPhone做薄0.5mm,却被中国用户无情的套上了手机壳一样。

欧洲人们对于汽车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交通工具,因此在欧洲的大街上能看到很多车辆漆面刮擦了不补漆,或者覆盖件有凹陷不修复的车。新车主不知道的一件事是当卖二手车的时候,二手车商不会因为你把车保护的有多好而能多卖很多钱,依旧是按年限公里折损,保护的再好都是为下一任车主做福利了,而自己高价买的新车,却没有好好享受新车的设计带来好的氛围与手感及观感。

第二对于汽车认知的差异,很多选择大包围脚垫的车主的原因是觉得开车的时候会把车辆里面绒面部分弄脏了,不好打理,实际这种想法是完全多余的,汽车发展了上百年,如果车内绒面容易脏不好打理,消费者反馈多,汽车厂家很早就会把这些绒面位置替换成其他材料了,比如说塑料,成本还来的更低,那为什么到现在不管几万元的车还是到上百万的车,车内的那些位置都还是绒面而不是其他材料呢?实际上汽车的绒面极其耐脏,并且好打理,这点可以去看看哪些没有使用大包围脚垫,但是已经使用了五六年的车就会明白。

因此在法兰克福展会中,我们看到大部分脚垫都仅仅设计小高边用于防水,而不会过度延伸包围。

第三汽车用品从业者差异,资本家是逐利的,在中国更显,生产大包围脚垫只要一台缝纫机,一个裁缝工人即可,而人造革经过不同的营销人员,可以卖到一百多到三四千不等,投入少,回报高。但是TPE注塑脚垫则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开发,以3w脚垫为例,开发一个车型的模具需要20-30万人民币的成本,60天左右的开发周期,这还是在3w品牌自有模具工厂的情况下。

如果模具委托开发成本将更高,而国内常见车型就有300多种,每年还有大量的车型更新换代,一旦更新换代模具又得重新设计,仅模具开发费用就需要亿元级别的投入,再加上注塑机等加工设备,调度上千个模具的生产安排,需要庞大的工厂才能运转。即使中国消费者认可这种脚垫了,最少也得需要三五年以上才能产生收益。

3w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的TPE注塑脚垫企业,尤其模具投入费用巨大,并且非常耗时,还有很多的车型未能开发,我们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中国汽车用品从业者们能投入到这个市场,开发真正适合车主的产品,带来更安全健康的驾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