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说,穷人是国产剧的失踪人口

在男女主角动辄生意上亿的剧情里,穷人确实不多见。

但你发现了吗?

现在的国产剧,就连“普通人”都很少出现了。

大热剧集,主角身份不是老板就是富二代或电竞领队。光鲜靓丽的身份背景,让人怀疑他们只能在谈恋爱时才会受挫。

国产剧的视角说是下沉,但止于中产。

在长得普通、过得普通这些词,已经变成负面形容词的今天,有这么一部全是“普通人”的国产剧值得多看几遍。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生不出孩子(20年前贫嘴的张大民早就告诉过你了)(1)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改编自作家刘恒的同名小说,剧本由刘恒亲自操刀改编。

这个故事来自刘恒素材本上一句简单的记录:一个很抠门儿的城市男人,对钱的那种热爱和困惑 , 以及钱对他的折磨。

小说原本的题目是《加减乘除》,“加减乘除”实际就是张大民抠抠算算的那点钱。

张大民是谁?

他就是你家隔壁,谝闲传、抽烟喝酒一样不落的胡同大爷。

上世纪九十年代,胡同里的房子少孩子多,屋子是永远不够住。低矮的小平房,多个人就转不开身,犄角旮旯摆得满满当当,家里走路稍不留神就会蹭着尿盆,踢了暖壶。

隔着屏幕,你都能闻到房间里充斥的油烟味。

就在这个大杂院的两间小平房里,张大民像母鸡一样守护着一家老小八口人。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生不出孩子(20年前贫嘴的张大民早就告诉过你了)(2)

张大民家一亩三分地里,似乎只有话语,能在空气中肆意舒展。他只能让自己混迹于街头巷尾,然后守着自己的一张嘴,没事偷着乐。

张大民太贫,放到现在来看,活脱脱一个生在北京的天津人。

张大民的嘴到底有多贫?这么说吧,当年大家都把这个电视剧当相声看。

弟弟张大国毕业回家,打算走仕途。老太太问,什么是仕途?

张大民解释,“场子中间戳一根杆儿,一敲锣,一群猴儿顺着杆儿往上爬,就这根杆儿就叫仕途。”

够形象,也够精彩。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生不出孩子(20年前贫嘴的张大民早就告诉过你了)(3)

为什么李云芳这样的美人,会嫁给这么一般的张大民?

还是靠他这张嘴。

李云芳一个堂堂四合院女神,被渣男前任甩了之后,在家苦闷难解,不吃不喝,温言润语谁劝也不管用。

他倒好,上来竟捡难听的话说,一通算账,把人愣是算没了。然后他再告诉人家,饿死了,省下的饭钱还抵不上一个骨灰盒。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生不出孩子(20年前贫嘴的张大民早就告诉过你了)(4)

胡诌八扯一通后,“女神”憋了一肚子的委屈,可算是释放了。他也慢慢拿下胡同一枝花,结婚开启小日子。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生不出孩子(20年前贫嘴的张大民早就告诉过你了)(5)

别看张大民长得一般,他浪漫起来就是大杂院情话王。

哄起老婆来更是妙语连珠,能顶十个郭德纲。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生不出孩子(20年前贫嘴的张大民早就告诉过你了)(6)

但平时他舌灿莲花、说天怼地,一到关键时刻就熄火。

厂里分房子不会卖惨,开会的时候,他连场面话也接不上。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生不出孩子(20年前贫嘴的张大民早就告诉过你了)(7)

他嘴贫,日子也过得“贫”。

张大民挣不来钱,更舍不得花钱。多吃一口,少挣一毛,他心里算计得明明白白。

他跟李云芳掰扯上夜班你赚多少我赚多少,张大民式算计风格初现:

你们厂夜班费6毛钱,我们厂夜班费8毛钱。我上一个夜班比你多挣2毛钱,我要上一个月夜班就比你多挣6块钱了。看起来是这样吧……

可是你们厂的馄饨馅儿肉搁得多,算来算去还是我们厂亏了。表面看起来你们厂的夜班费少几毛钱,实际上1分钱都不少!云芳,你觉得呢?

一家人吃饭交伙食费,谁吃多吃少,都要斤斤计较。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生不出孩子(20年前贫嘴的张大民早就告诉过你了)(8)

媳妇怀孕了,准备补身子的猪蹄被猫叼走了,他费劲巴拉爬上屋顶,硬生生从猫嘴里抢下鱼。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生不出孩子(20年前贫嘴的张大民早就告诉过你了)(9)

一个普通的国营厂工人,一百来块工资养活着一大家子吃饭的嘴。但他宁愿穷着自己,也要给儿子买最贵的奶粉。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生不出孩子(20年前贫嘴的张大民早就告诉过你了)(10)

主动报名去危险的喷漆车间赚加班费,拿到钱就立马给老婆买炸鸡腿吃。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生不出孩子(20年前贫嘴的张大民早就告诉过你了)(11)

为了让老婆孩子住上独立的屋子,他愣是挨了邻居一板砖,拼了命抢来一个圈着大树的小房子,后来他给孩子起名就叫“小树”。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生不出孩子(20年前贫嘴的张大民早就告诉过你了)(12)

“我叫张大民,我脑袋上有铜,屁股上有铁,姥姥!”

张大民就是寻常百姓家,千千万万平凡父亲的缩影。

在故事里,房子不够住、弟媳出轨、老妈走失、妹妹的白血病的惨剧一波接着一波。好不容易盼到了房子拆迁,张大民又被厂里通知下岗,饿得前胸后背,还挎上五六个厂里积压的暖壶卖钱。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完全不符合当代大众对“幸福”的定义。

但是看孩子吃奶,看老婆吃炸鸡腿,看老妈吃冰,就能支撑他笑眯眯地把苦日子过下去。

张大民皮糙肉厚,即使生活一地鸡毛,他也能扛住生活的毒打,挨打过后还有劲头贫上几句,小眼一翻口吐莲花。

仗义、善良,但也贪小便宜、斤斤计较。

这样的普通人好像身边哪哪儿都有,在电视里却越来越难得见着。

有网友说:“现在再难有《贫嘴张大民》这种写底层老百姓的好的故事,因为创作者对他笔下的人物、生活不感兴趣。”

这样看来,张大民的编剧、导演和演员们,多么热爱着张大民一家啊。

剧里的厨房摆设,恨不得每个缝隙里都塞上东西,锅碗瓢盆、水壶菜篮一样不缺,满满当当的混乱感就是真实。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生不出孩子(20年前贫嘴的张大民早就告诉过你了)(13)

对比一下,已经非常良心的《欢乐颂》里的厨房。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生不出孩子(20年前贫嘴的张大民早就告诉过你了)(14)

剧里张大民家厨房门口常年养着兔子,只要是在这儿拍的戏,背景音里都能听见兔子嚼吃的时候“嘎吱嘎吱”的声音。

非要说来,这窝兔子在剧情上不起任何作用,但有它们在那儿,就添一分生活烟火气。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生不出孩子(20年前贫嘴的张大民早就告诉过你了)(15)

而《张大民》里,几乎每个演员,都不像是在拍戏,而是进入了那种生活状态,每个人都在“非常小的细节里畅游着”。

整个节奏,像张大民屋中央那棵树一样自然生长,让我们真真实实感受到生活本身的复杂与沉重。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生不出孩子(20年前贫嘴的张大民早就告诉过你了)(16)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播出的那年,还有一部电视剧《大明宫词》也出现在荧幕上。当太平公主绝望地面对衰败的人生时,隔壁的张大民正端着痰盂、一路贫嘴穿过胡同。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生不出孩子(20年前贫嘴的张大民早就告诉过你了)(17)

这两部热播剧分别是雅和俗的代表,是不同影视风格的极致呈现。

它们一起,瓜分了当年所有电视剧奖项,那是观众们最幸福的年代。

时光流转,今天的电视剧让人目不暇接,却丢失了被反复琢磨的品质。现在打开播放器,在动辄五六十集的剧集里,我们很少看得到生活。

中国电视剧早已经双脚离地,拍不出“平淡是真”的生活,也拍不出极度唯美的细腻,只有来来回回的廉价情感,和反复出现的平庸表演。

他们只配做下饭时的消遣,甚至还比不过一瓶老干妈。

有人用“三四千块月薪的年轻观众,看着电视剧里住着大平层的土豪哭穷”,来形容观剧时的拧巴感受。《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里那种热气腾腾的生活气息,早就消失不见。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生不出孩子(20年前贫嘴的张大民早就告诉过你了)(18)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的结尾,张大民告诉儿子,活着有时候没什么意思,但刚觉得没意思,就突然觉得特别有意思。

这是那个时代,普通人用“活着”迎接生活。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生不出孩子(20年前贫嘴的张大民早就告诉过你了)(19)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生不出孩子(20年前贫嘴的张大民早就告诉过你了)(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