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舰为日本海军甲型驱逐舰阳炎级第八艘,1940年1月20日在日本大阪铁工所樱岛造船厂开工,9月26日下水,1941年4月30日竣工,曾参加过著名的中途岛海战、南太平洋海战、圣克鲁斯海战、第三次所罗门海战、班加拉岛海战、马里亚纳海战、莱特湾海战、冲绳特攻战等战役,因全舰操舰纯熟,作战得力外加运气庇护,每次都能全身而退,在日本海军被视作幸运的祥瑞舰。日本投降后本舰被解除武装后先是作为特别输送舰运送东南亚的日本降军返回本土,随后被定为首批赔偿舰被中华民国抽中,1947年7月1日本舰离开佐世保,7月3日抵达上海,于7月6日在高昌庙码头被中国接收,暂定名为接1号,因当时中国海军缺乏足够的官兵操作本舰,本舰被集中在吴淞口外停泊,长期抛锚搁置。

逐日级驱逐舰(雪风-丹阳号驱逐舰一生变脸小记)(1)

刚服役时的雪风舰

逐日级驱逐舰(雪风-丹阳号驱逐舰一生变脸小记)(2)

此时武备为三座127毫米双联装舰炮和两座双联装25毫米机关炮

逐日级驱逐舰(雪风-丹阳号驱逐舰一生变脸小记)(3)

1945年时的雪风舰

逐日级驱逐舰(雪风-丹阳号驱逐舰一生变脸小记)(4)

此时拆去一座127毫米炮塔,25毫米机关炮数量被大大增加

逐日级驱逐舰(雪风-丹阳号驱逐舰一生变脸小记)(5)

雪风号特别输送舰

逐日级驱逐舰(雪风-丹阳号驱逐舰一生变脸小记)(6)

加盖额外的人员住舱,舰体侧面书写着英文舰名

逐日级驱逐舰(雪风-丹阳号驱逐舰一生变脸小记)(7)

接1号赔偿舰

逐日级驱逐舰(雪风-丹阳号驱逐舰一生变脸小记)(8)

被中国海军接收状态,武备全部拆除

1948年5月1日,本舰被命名为丹阳,暂编在海防第二舰队第四队,1949年本舰被拖曳到澎湖马公,8月本舰遭遇台风搁浅,1950年8月25日本舰由拖船大青成功拖离海滩,送入基隆造船厂修理,1952年10月16日本舰修复成军,编入第一舰队第十一战队,定舷号为12,成为当时台湾地区海军头号主力舰。

逐日级驱逐舰(雪风-丹阳号驱逐舰一生变脸小记)(9)

刚被修复后的丹阳舰

逐日级驱逐舰(雪风-丹阳号驱逐舰一生变脸小记)(10)

此时武备为89式双127毫米炮1座,98式双100毫米炮1座,40毫米炮2门,双25毫米炮八

本舰重新服役后长期在台湾海峡活动,参加封锁大陆沿海的作战。分别在1953年10月4日参与抓捕中波轮船公司油轮布拉卡号,1954年6月22日抓捕苏联油轮陶普斯号,1955年本舰换装美制舰炮后编入驱逐舰队,1958年编入巡逻舰队,1965年12月16日本舰退役,1966年11月16日除籍,后停泊在左营军港当做海军官校的练习道具舰。1971年本舰被高雄造船厂拆毁,部分遗物被送回日本。

逐日级驱逐舰(雪风-丹阳号驱逐舰一生变脸小记)(11)

美械化后的丹阳

逐日级驱逐舰(雪风-丹阳号驱逐舰一生变脸小记)(12)

装备127毫米炮3门,76毫米炮2门,40毫米炮10门

标准排水量:2000吨

全长:118.5米

宽:10.8米

吃水:3.8米

动力:2座舰本式透平蒸汽机,3座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双轴推进,52000马力

航速:35节(雪风时期),27.5节(丹阳时期)

图文:顾伟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