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在四大名著中,诸葛亮一心兴复汉室的志愿是远大且艰难的,那么在《西游记》里,唐三藏行尽十万八千里路求取真经则更显宏伟。在真正的历史中,玄奘大师在《大唐西域记》中记录了这漫长的旅程。

《西游记》是经过艺术化处理的,在文学作品中,只要逻辑合理、细节没有太大的纰漏,都是可以自圆其说的。可是和《大唐西域记》不同的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西天之路走了十四年,而真实的玄奘大师,这段路耗费了奖金十九年的时间。

这其中其实有一个疑问,这段路程,说是行进了十万八千里,其实真正的距离并没有那么长。抛开地域环境等因素,从洛阳(长安)到印度,直线距离也不至于走十四年这么久。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一天走40里也只需7年)(1)

就算加上地域因素,师徒四人除了唐僧,那个脚力不惊人?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猪八戒又是天蓬元帅下凡、而沙和尚好歹也是修炼有成的卷帘大将,这些人哪怕整年整年的走,也不会觉得疲累。唐僧是肉体凡胎,可他胯下的白龙马好歹是西海的龙太子,本事也差不到哪儿去,一直骑着便是了。

咱们不妨先来算一算,按照正常人的行进速度,成年人步行时速达到4-4.5公里,此处取4公里来算。每天走四公里,走八个小时,那就是三十二里,六十四里地。再缩减下时间,刨去化缘、沿途方便等耗费的时间,每天四十里的行进距离是可以达到的。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一天走40里也只需7年)(2)

在西游记的第十二回《唐王秉诚修大会 观音显圣化金蝉》中,观世音菩萨现出法相之后,给唐太宗等人留下一张帖子,上书道:“礼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万八千里,大乘进殷懃。此经回上国,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十万八千里,除以每天的四十里,需走上2700天。再除以365,便得出了真实的行进时间,从长安到灵山仅需7.4年。

那到底是为什么,7.4年的路程,硬生生被拉扯到十四年之久?难道说唐僧等人爱受罪,专门多走几年?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一天走40里也只需7年)(3)

​这个问题其实在《西游记》的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功成行满见真如》中就解释了:唐僧师徒来到灵山取完真经后,观音对如来讲了这么一句话:“弟子当年领金旨向东土寻取经之人,今已成功,共计得一十四年,乃五千零四十日,还少八日,不合藏数。望我世尊,早赐圣僧回东转西,须在八日之内,庶完藏数,准弟子缴还金旨。”

在佛经中,五千零四十八为一藏,这算是一个圆满的循环。因此,为了使唐僧师徒的行进时间达到一藏之数,需要在途中安排九九八十一难来拖延他们的脚步。这样既能够合一藏之数,又能使取经这件事看起来不是那么简单的。这样经文传回去,才能让人更加的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