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和西游记传统文化的不同(红楼梦与西游记的渊源)(1)

《红楼梦》的另外一个名字是《石头记》,石头是文本里最大的一个谜团。红楼梦开篇就说满纸荒唐言,宝玉衔玉而生,本来就荒唐。其实这里正是作者的良苦用心,要将贾宝玉的真实身份掩盖起来。仔细分析比较《石头记》和《西游记》的开头就会发现,《石头记》的开头竟然大量借鉴了《西游记》的手法,更直接的说宝玉的石头出世和孙悟空的出世有很强的类似性,于是《石头记》跟《西游记》就有很大的渊源。

诗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这是西游记的回前诗,让人惊奇的是,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的名号取自于诗词里的茫茫渺渺。红楼梦第五回的开辟鸿蒙取自西游记的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西游记》的第一回原文:“这部书单表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在“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厉二十四气……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胎一日进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石猴”。

而《红楼梦》第一回原文:“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下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一个和尚 “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顿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关玉”。孙悟空的来历出于第一回,贾宝玉的来历也出自第一回,不过孙悟空的出身和人类没有关系,他是天、地、日、月经过很长的时间演化的产物,是感自然之精华,通圣明之灵意而育化出来的。而贾宝玉的出身则是天上的神瑛侍者,与仙人有联系,后来化为贾宝玉出生时衔在口中的那块“通灵宝玉”,成为贾府和宝玉的命根子。通灵宝玉来自于西游记,难怪满清时期的张新之说:“《红楼梦》脱胎在《西游记》,借径在《金瓶梅》”。

《西游记》在回前诗后的原文: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则西蹉;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蒙而万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岁,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从这里可以看出来,红楼梦里的金陵十二钗的十二也和这里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有莫大的关系。

继续看《西游记》的原文:

真个好山!有词赋为证。赋曰: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木火方隅高积上,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

从这里可以继续看出来,红楼梦第五回里的警幻仙姑赋也和这里得赋有异曲同工的联系。《石头记》跟《西游记》都和佛教有密切的联系,《石头记》里的贾宝玉最后出家为僧,《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最后也修成正果。佛家讲有八识,眼耳鼻舌身前五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石头记》里的通灵宝玉从一块巨石变到一个扇坠大小的石头,而《西游记》里孙悟空的金箍棒也是可大可小,二者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只因为阿赖耶识含藏一切种子,所以《石头记》跟《西游记》里的宝物才通灵,说它能大则大,能小则小,这些都是譬喻。《红楼梦》之所以又叫《石头记》,显然《红楼梦》作者是参考了《西游记》里花果山这块石头的本质精神,将它幻化到红楼梦里来的。不过虽然《石头记》的部分内容取自于《西游记》,但是《石头记》的内涵、写作手法和精神境界显然远高于《西游记》等参考名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