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制牛骨汤,也就是牛杂要用到的底汤,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牛杂制作方法及配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牛杂制作方法及配方(牛杂制作过程)

牛杂制作方法及配方

熬制牛骨汤,也就是牛杂要用到的底汤

餐饮界对于高汤有句行话,叫做“当兵的枪,厨子的汤”,可见高汤的重要性,以前的老鲁菜馆,讲究的是“一锅汤”,这锅高汤用完了,即使来的客人再多,也要关门歇业。同样,好的牛杂同样依赖好的高汤。

将牛骨头简单焯一下水,捞出来用清水洗干净,然后放入专用熬汤的卤锅中。卤锅内注入清水,再依次放入大葱(打成结)、老姜块(拍扁)、大蒜(拍扁)、料酒、胡椒粉(白胡椒粉)。

接着大火烧开,注意随时撇去上面的浮沫,烧开后改为小火,慢慢煨制4个小时。这里注意了,小火煨制的时间越长越好,这样的底汤颜色发白,会有一种比较浓稠的感觉。

熬制高汤,有句行话叫“无鸡不鲜,无肘不浓,无骨不香”,牛骨头在这里的主要作用,就是出香味,时间一定要长。另外,熬制好之后,牛骨头不要扔掉,下次还能用。

熬制底汤时,这些食材的比例:以10公斤水为例,其他相对应的食材用量是,牛骨头3斤、大葱20克、老姜块100克、大蒜20克、料酒10克、白胡椒粉3克。这是个比例,如果用的是5公斤水,其他的食材的用量减半就行,这个不难理解吧。

牛杂焯水

找一铁锅,注入清水,然后放食盐、食用苏打粉和碱水,以1公斤牛杂为例,他们的量分别是10克、5克、5克,放生姜、陈皮适量,然后开始焯水。

焯水时应该注意的:牛肠和牛肺比较脏,焯水前一定要洗干净,焯水的时候要不断用勺子进行按压,以便清理得更干净。

焯完水的牛杂,捞出来后还要用凉水再冲洗一遍,一是看看是不是还有什么脏东西没焯干净,二是为了让牛杂后期的口感更筋道

开始煲制牛杂

锅中加入上面已经熬制好的高汤,也就是煲制牛杂的底汤,大火烧开,然后放入过完凉水的牛杂,高汤要没过牛杂,然后开始煲制。

放入牛杂要分两步来,首先放入的是牛肠、牛筋、牛肚、牛脯这几种不容易煮透的牛杂,其他的什么都不要放,小火煨制2个小时。

2个小时后,放入剩下的比较容易煮透的牛杂,同时放入牛杂专用香料包、牛杂专用酱料,另外再加20克沙姜粉和2克乙基麦芽粉(注意,乙基粉一定不能放太多),接着小火继续煨制4个小时。

经过这4个小时的煨制,牛杂基本上算是做得差不多了,上面用到的香料和酱料的配方,我们放在最后说。

牛杂最后的煲制

萝卜煮好之后,放进牛杂里,继续小火煨制大半个小时,到了这里,一锅传统做法、口味地道的广东牛杂,就算正式完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