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没有什么影视可以让我沉思。但,这一次不同。

美国恶心片系列排行榜前十名(一部西方视角下的色戒)(1)

不同的是他叫达世,是个喇嘛。如果,只是个普通的喇嘛也就算了,偏偏他坐禅3年3月3星期3天而不吃不喝,20年的寺庙修行加上3年的静修,活佛说达世已经通向了涅槃之路。达世成了得道大师,也是个不满30岁的年轻人

美国恶心片系列排行榜前十名(一部西方视角下的色戒)(2)

电影悠悠的,用近乎白描的手法,给我们展现了高原的幽静与神秘。同时也记录下达世出关后的生活。达世可以用师傅的话语,佛教的教义来禁锢自己的思想,然而,他却控制不了自己的身体,尤其是在梦中。

美国恶心片系列排行榜前十名(一部西方视角下的色戒)(3)

他对周围的异性,充满着渴望和迷茫。特别是在丰收节中遇见的少女“钟丽缇”。

当睡醒的达世,清洗被自己的体液弄湿的海青时,他望着快乐的师兄弟,眼神是那么的忧郁。

师傅阿普说:是该抉择的时候了。

达世骑上马,带着地图以及他的狗“万有”出发了。

高原的山洞住着一位不会说话的修行者,这就是师傅给达世介绍的帮助达世领悟的高僧。

一幅幅男女欢爱的泛黄的画卷呈现在达世面前,在酥油灯下,画面变成了一幅幅的骷髅。大师想要告诉达世:性欲是杀人刀。

达世面对沉默的佛像倾诉了自己的疑问和不满:他29岁前,仍然过着世俗的生活,但我5岁就开始过他循世后的苦行生活,为什么?我们怎知他的觉悟不是由世俗生活引起的。他曾说过:“你不应该道听途说接受我的教诲,除非你明白我的立场”。阿普在一旁吹着号角一言不发。达世接着说:有些东西我们必须拥有过,才可放弃。

美国恶心片系列排行榜前十名(一部西方视角下的色戒)(4)

在风马旗‘’扑,扑”的响声中,阿普对达世说:你梦中的村庄,不是梦。

美国恶心片系列排行榜前十名(一部西方视角下的色戒)(5)

一个黎明,达世离开了寺庙。在河中沐浴后换上了藏民的服饰,他的狗对着他狂吠着离去。

美国恶心片系列排行榜前十名(一部西方视角下的色戒)(6)

( 达世初遇琶玛)

那个季节正是青稞收获的季节,达世来到“琶玛”家,她的父亲正需要一些帮手。

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休息吃饭的时候,“琶玛”给达世送饭,青稞地,胡杨林,两个年轻人相遇了,当然,还有一束随着“琶玛”没入胡杨林的眼光。

那一夜,“琶玛”很晚才回家。

达世要和琶玛结婚了。至此,我们才知道女主人公的名字:琶玛。

美国恶心片系列排行榜前十名(一部西方视角下的色戒)(7)

是也马扬请来的算命师,也马扬问琶玛到底喜欢谁时,琶玛说:让算命师来决定吧。也马扬知道当一个男人得不到女人心的时候,他有两种选择,要么离开,要么永远占有女人的身体。也马扬显然是深爱琶玛的人,即使在目送达世与琶玛进入白杨林的时候,也没有打断他们,也马扬只是在达世和琶玛缠绵之后狠狠的打了达世一顿。算命师来了,并没有决定琶玛到底属于哪个男人,而是告诉了达世和琶玛结婚的日子。

美国恶心片系列排行榜前十名(一部西方视角下的色戒)(8)

达世完全成了世俗之人。他在俗界劳作着,欢爱着,斗争着。围绕着卖粮食与奸商进行着不屈的争斗。期间还有他不可抗拒的欲望----在农场干活的舒雅坦的身体。

美国恶心片系列排行榜前十名(一部西方视角下的色戒)(9)

达世请求琶玛辞掉工人,这个时候的达世对舒雅坦的渴望已经到了顶峰。只是内心的不安促使他这么请求琶玛。琶玛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问孩子们,一支木棍放进溪流会怎么样?有的说会腐烂,有的说会折断,有的说会被石头绊着。琶玛说:它会流进大海。

美国恶心片系列排行榜前十名(一部西方视角下的色戒)(10)

一场大火烧掉了达世家一半的青稞。达世进城和奸商进行了较量。达世被琶玛搀扶着回了家。

以后只能琶玛进城交易了。琶玛有天去交易。舒雅坦来了。

当惊慌失措的达世穿好衣服的时候,舒雅坦说:她(琶玛)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

美国恶心片系列排行榜前十名(一部西方视角下的色戒)(11)

阿普坐化了,交给达世一封信,信中说:满足一千个欲望,还是战胜一个?

美国恶心片系列排行榜前十名(一部西方视角下的色戒)(12)

达世在一个夜晚出走了。走在了来时的路上,不同的是来时是夏天,回时已是秋叶飘零。还是那条河,达世在河中沐浴,换上了一身袈裟。

达世站在十字路口,一面是寺庙,一面是家。在石头墙的转角处,是琶玛。

美国恶心片系列排行榜前十名(一部西方视角下的色戒)(13)

琶玛围着达世,倾诉起了佛祖的妻子---耶伦陀罗在佛祖离开后的事情以及作为妻子的感受。

达世痛苦的卷曲在地上。

在石头墙上有块刻着经文的石头:怎么令一滴水不干涸?石头的背面刻着答案:

让它流入大海。

电影拍摄了大量的风景和一些近乎凝滞的画面。给人感觉像一幅幅的油画和水粉画。黎明,黄昏,收获的场面,在平地上奔跑的马,像西方城堡样的寺庙,村庄,集镇。小孩天真的,困惑的,高兴的,委屈的脸,老人开怀大笑的表情。无不体现了西式的拍摄风格。

在电影的主题上,由于导演对东方佛教理解的偏差,没有能深刻地表达轮回的含义。只在表面上叙述了禁欲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的矛盾。而且似乎是人文主义当中人的欲望,人的本能,人的现实享受,人的爱欲战胜了佛教中的理想--众生的开悟。这是西方思维的总体体现,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电影,总要把个人的情感,爱放在第一位。而对于理想总是持怀疑的态度。那就是,人类永远不可能追逐到自己理想的东西,当我们向东的时候,我们离西越来越远。当我们得到的同时也正在失去,我们最好当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至于解除全人类的痛苦,只是一种梦想。到底谁是觉悟者,是僧侣达世,还是生活中有着爱,包容,豁达的琶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