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龙正忠

教师节送的卡是叫什么名字(没有人领取的教师节)(1)

每一年,教师节都会带来一拨拨的新鲜话题,让人或记住这个特殊的节日,或通过这个节日让人们记住自己,或说说自己对教师的不满,或赞扬教师的价值与意义,等等。

今年的教师节,教师收“礼”依然是“热点”之一。

河南某老师在网上晒自己的教师节礼物——学生及其家长送的鲜花。

学生及家长送老师鲜花,祝老师节日快乐,在常人的心里倒没什么,但在打造清廉学校、清廉家庭、清廉机关、清廉社会的当下,你收人家的东西,不管大小都是收!送就送了,收就收了,你还要在网上“炫耀”,心怕别人不知道你收了人家的“礼”,大家如何看待你和当前的清廉建设工作!此事被教育局知道了,派出调查组进行核实,属实,该老师被给予了相应的处分——批评、归还家长与鲜花等额的钱。

当代教育家李镇西老师撰文为河南的这位老师打抱不平,认为该教育局不能处分这位老师,老师收学生及家长的这个“礼物”,既不能吃,也不能用,且价值低,远达不到处分所需的“礼”度。

李镇西老师说得有道理,因为教师节送花就处分教师,会让其他的教师与学生及其家长保持“遥远”的距离,“公事公办”,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没有被激发与产生,甚至相互抱着深深的戒备心理,好教育的种子就被深埋而难以发芽。只要学生及家长送给教师的“礼”在允许的范围内,就可以理解,不应该被责备与处罚。如男教师抽烟,家长递给教师一支烟,这是可以理解与接受的,如果家长递给教师一包烟甚至一条烟,这是不能理解与接受的;教师到学生家里家访,刚好遇到学生家里正在吃晚餐,老师还没有吃饭,家长请老师一起吃晚餐,这是可以理解与接受的,如果家长预约请老师到高档酒店吃饭,这是不能理解与接受的,等等。

然而,“大是大非”容易区分,有的“礼”却难以界定是可以接受还是不能接受。不接受,影响相互的关系,接受,违反纪律。左右为难啊!难怪有个地方的教育局规定:老师只能接受学生亲手制作的纸质的花,或亲手制作的画。这事马上就有人出来说话了:不要给活人送“纸花”!因为“纸花”大都是送给死人的!你在教师节给老师送“纸花”,什么意思?!

看来,教师节也好,其他节日也罢,不要给老师送礼物!任何的礼物都不要送,别让老师为难!万一因为此事让老师背处分,本来是尊敬老师,最后变成了害老师!

河南这个教育局对接受学生家长鲜花的老师进行处分,是可以理解的,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让老师学会保护自己,保持教育的良好形象。

这个教师节,我也接受了学生“礼物”——早上在学校门口迎接师生进校,几个孩子分别给我送了几支花。我注意看了,这花是用红色布做的,不是纸做的,至于是不是学生自己做,就不知道了。问孩子们一支花要多少钱,孩子们说非常便宜,他们大概知道我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一支很小的花,我估计也不会贵,就收下了。后来发现可能给我送花的学生不少,就站到大门校内的这一侧,这里人多,孩子们不好给我送花——我不敢接受孩子们的花了。

这个教师节与中秋节同一天,这样的“相逢”很少。若是多年前,孩子们给老师送的花肯定比现在要多得多,老师们也不觉得接受孩子们在教师节送的花有什么不妥。然而,通过这些年师德师风、校园安全整治,特别是近来清廉学校建设的要求,老师们闻“安全”色变、闻“礼”色变,哪里还敢接受学生的礼物!

这些年,我们也发现,教师节里给老师送“礼”的主要品种是“花”。学生和家长,都意识到了不能给老师送“大礼”,否则就是害老师!同时老师也不敢接受!

据说,教师节和中秋节过后,复课的第一天早晨,某校门卫室里摆放有几簇鲜花,已经开始枯萎了,应该放好几天了。问是哪个老师的,门卫保安说不清楚。不用问,肯定是学生家长送给老师,而老师不敢接受,家长就放在门卫室里。老师认为只要不去拿,就没事!老师,既要与家长及孩子们保持良好的关系,还要保护自己!

据说有的地方,孩子们在学校里把花送给了老师,老师不好拒绝,又不能拿,于是就把这些“礼物”之花用来装饰教室。

其实,老师们最需要的“礼物”,不是什么物品,而是孩子们的良好教养与习惯!

良好的教养与习惯,是孩子们及其家长送给老师的最好礼物!

(全文完)

版权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仅供分享不作任何商业用途,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重在分享,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如需联系我们或需转载原创授权文章,请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邮箱地址:fmxx0743@foxmail.com

编辑/李艾家 周登友 黄沙沙

审核/尚欣 王向远

更多资讯

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