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二位都承旨

天子,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臣民对帝王的尊称。因为在古人看来,帝王是受命于天的大人物,是代替上天降临人间治理百姓的领袖,是不可违逆的,所以東汉班固在《漢書》里才会写道“王者父事天,故爵称天子”。作为万民的君父,天子身上肩负着一个民族和国家兴衰成败的关键,以至于出现“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号召,目的都是要求天子能够恪尽职守,不能荒淫无道、蹂躏百姓。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昏庸无耻的天子还是会存在,例如秦二世胡亥、東吴末帝孙皓、晋惠帝司马衷、隋炀帝杨广、宋徽宗赵佶等等,他们的所作所为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灾难,致使祖祖辈辈勤勉竖立的基业付之一炬,实在让人叹息。但承旨今天讲授的主题并不是这些人,而是一位来自朝鲜半岛的國君。他十六岁时机缘巧合地被推上王位,从父辈手中接过一堆乱摊子,本想着励精图治重振山河,却倒了血霉遭遇外敌入侵,差点丢掉了整个國家。这个人,就是李氏朝鲜王朝第十四代國君、宣宗(祖)大王——李昖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1)

李氏朝鲜王朝第十四代國君、宣宗(祖)大王——李昖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2)

现存的李昖古画像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3)

李氏朝鲜王朝第二十六代國君、大韩帝国开创者、高宗大王——李熙

在文章开篇之前,承旨想先为各位科普一点历史小知识。首先,很多人可能在读关于朝鲜王朝的历史书时,都会惊讶的发现他们國君的庙号几乎隔三岔五就会蹦出一个“XXX祖”,看得眼花缭乱。按照传统“祖有功而宗有德”的原则,不是应该只有开国之君或者做出巨大贡献的才能配享“祖”字吗?怎么朝鲜王朝的國君里一堆祖?难道都是牛人吗?其实答案并不是这样。在大行大王甍逝以后,新登基的國君都会严格按照仪礼上庙号(谥号由宗主國明朝赐予)。朝鲜高宗大王李熙称帝之前,庙号始称祖者只有3人,分别是:太祖李成桂、世祖李瑈、仁祖李倧。后来由于对其他國君生平的考订,又将宣宗李昖、英宗李昑的庙号升格为宣祖和英祖。当李熙在公元1897年10月12日正式登基称帝并建立大韩帝国后,为了进一步提升祖宗的地位,再次将庄宗李愃、正宗李祘、纯宗李玜、翼宗李旲的庙号升格为庄祖、正祖、纯祖和文祖。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李氏朝鲜王朝國君的世系表里出现了整整9个祖,不明白的萌新看了真的会晕头转向。其次,我们在看韩國古装影视剧时,往往会听到下人拜见宗室王子,口呼“XX大君”或者“XX君”,就有人开始迷惑,这两个称呼是不是都一样?那可不一样!在严格的王室典章里,只有王后所生的嫡子才配享“大君”称号,例如世祖李瑈即位前就是首阳大君;相反,普通嫔妃生的儿子只能称呼“君”,例如仁祖李倧即位前就是绫阳君。两相对比之下,出身地位就一目了然。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4)

李氏朝鲜王朝第十三代國君、明宗大王——李峘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5)

宣祖大王李昖的父亲、德兴大院君——李岧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6)

宣祖大王李昖的母亲、河东府夫人——郑氏

宣宗(祖)大王李昖,算是李氏朝鲜王朝27位國君当中最悲催的一位了。为什么会以悲催来形容他?因为自从他登基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颠沛流离。据《朝鲜王朝实录·宣祖昭敬大王实录》记载,李昖是中宗恭僖大王之孙、德兴大院君李岧的第三子,母亲是河东府夫人郑氏(领议政郑世虎之女),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十一月十一日诞生在仁达坊的私宅。李昖从小就展现出了不寻常的一面,“天資岐嶷,氣度英毅,人皆異之”,自幼聪明伶俐的他很快就被封为【河城君】。因为自己父亲是庶出,李昖本来是和王位无缘的,但不知道是不是出生日期非常吉利(双十一是什么日子呢),就在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六月二十八日,命运出现了转机。此时执掌朝鲜王朝政权的明宗大王李峘病情突然加重,由于自己的長子(顺怀世子)李暊英年早逝,也没有留下任何子嗣,所以不得不半夜紧急召见大臣入宫,商讨储君人选。当领议政李浚广等人来到病榻旁时,明宗已经病入膏肓说不出话了,嚎泣不止的李浚广只好请求仁顺王后沈氏定夺储君人选。仁顺王后此前就对河城君李昖非常满意,而李昖也在臣民中享有不错的口碑,于是仁顺王后便决定拥立李昖为朝鲜國君。当得知消息后,李浚广高呼“國事大定,更無可啓之言,兩司長官,竝命人參聽何如”,便退出了大殿,将准备好的世子衣冠带到李昖的私宅,迎请他前往景福宫登基,李昖就这样幸运地坐上了朝鲜王朝最高统治者的位置。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7)

景福宫兴礼门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8)

景福宫光化门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9)

景福宫禁軍

中国有句俗话,即“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用来形容人生最开心的三件喜事。登上王位的李昖不仅开心而且满怀雄心壮志,所以新官上任三把火,李昖希望给朝政带来不一样的气息,就下诏给那些在明宗年间因党争而遭流放的无辜士人平反,将柳希春、卢守慎、金鸞祥官复原职,韩澍、李震、尹刚元、李爓、朴民敬、李龟寿、金汝孚、李銘、金镇、金虬、李元禄、柳堪继续留用,释放了崔堣、金弘度等人,而后又大力提携在儒生当中名望极高的赵光祖李珥,意图重振朝纲。但这一些列的操作,在王庭引起了极大的争议。李昖的初衷是缓和大臣间的矛盾,为國家留住人才,但致力于排挤对手的党派士人却不这么看,他们将李昖的做法看成是对自己的打击,于是纷纷请病还乡,借此向李昖施压。看到这种场景,软弱的李昖也是手足无措,除了驳回他们的奏疏之外别无他法。随着党争局势的不断恶化,朝中大臣逐渐分成了“東人党”“西人党”,开始争权夺利,甚至发生了左相卢守慎一连九次请求致仕的事件。除了王庭内的尔虞我诈,朝鲜國内的天灾人祸也相继爆发。李昖即位的那一年就出现了罕见的“雷電之作,有同夏月”的天象,后面还陆陆续续出现“熒惑入輿鬼星”、“禾穀沈淪,人物漂沒”、“旱氣極慘, 兩麥全失”、“癘疫熾發,死者極多”、“經夏不雨,百穀樵枯,千里赤地”等异象灾祸,似乎在昭示着巨大的灾难即将降临。看到此类奏疏越来越多,就连李昖自己也异常震惊地说道:“近来灾变不绝,今又如此,至为未安,避殿减膳。”李昖开始察觉到了危机。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10)

勤政殿王座,李昖就是在这里接见大臣的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11)

在古代封建社会,特别是遭遇天灾人祸时,老百姓是最惨的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12)

奇异天象频发,预示着灾难即将降临朝鲜半岛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13)

16世纪中后期,東亚局势图(明朝-朝鲜-日本)

就在李昖被天灾人祸搅得团团转的时候,真正的灾难开始降临。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五月十三日,平安道兵马使传报,称数百名胡人(女真)骑兵和大量步兵入侵上土镇。不久,备边司急奏,“上土鎭賊變,近古所無,再度圍抱。厥類衆多者,非偶然作賊之比也”,希望宣宗祖李昖能够加强北疆防线。这段史料,证实了朝鲜王朝时期“北虏南倭”的真实性,而李昖在位期间则达到顶峰。既然蛮子总是来骚扰,总不能不管吧?李昖命令加强北疆边防兵力,同时修建山堡抵御女真族的袭扰,然而还是避免不了“軍民被虏者,无虞二十余名之多,而头畜次之,至于堡将,亦逢殴打致弊”的情况发生,北疆边民时常遭到掳掠和伤害。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六月三十日,宣慰使李德馨向李昖上疏,声称对马岛主的二子平義智和侍奉僧瑞俊等二十五人带着礼物来到朝鲜,要求拜见宣祖李昖,但对于此访目的他们闭口不多谈,只说“今行, 唯以通信一事,委來”。这封奏疏引起了李昖和诸多大臣的疑惑,因为自世宗时代起,对马岛与朝鲜就实现了贸易往来,朝鲜和日本也互派使节,已经有170年的历史了,为何还要再次商讨通信事宜?礼曹官员秘密向李昖上疏,询问道:“日本使臣私献馬來,何以爲之? 敢稟”,怀疑平義智一行人图谋不轨。李昖也心中狐疑,只是传旨答复“客使不可再肃拜,自該曹,只獻其馬可矣”。不久,时任大提学的柳成龙觐见李昖。柳成龙算是宣祖一朝有头有脸的大人物,李昖一见到他就急忙询问如何应对,柳成龙思索了一下回答道:“小臣思之甚熟,而利害曲折,實未明知。邊陲之禍,彼自謂蕩平海冠,無阻梗之難。故以此言修答,誠欲通信,則必縛送賊魁,刷還我民矣。於斯之時,一遣使臣,慰答其心,何有虧損?”说了一大段废话,简单来讲就是派遣通信使是可以的,还有利于感化对方,早日送还被抓捕的朝鲜百姓。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李昖依旧觉得对方不那么单纯,心里有芥蒂。柳成龙知道宣祖的性格,于是以“近年國家連年凶荒,邊境虛疎。而今則一方有事,八道騷動,若不得將帥,一失其利,則極爲可慮”来建议李昖暂时放下戒备,以送还百姓和贼首为条件,和对方进行磋商。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吵后,最终敲定由黄允吉、金诚一、许筬等人组成使团,渡海前往日本访问,了解日本國内的真实情况。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14)

韩剧《惩毖录》里金相中饰演的柳成龙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15)

彪悍的女真骑兵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16)

朝鲜北部边境时常受到女真人的袭扰

对于此次派遣通信使一事,以宣祖李昖为首的朝鲜王庭是持防备心理的,究其根源在于刚刚结束日本战國乱世、被正亲町天皇赐姓并授予【關白】职务的丰臣秀吉。对于丰臣秀吉这个人,相信熟悉日本历史的人都不会陌生,他号称是“日本历史上最励志的男人”。根据桑田忠亲的《豊臣秀吉の発想力と知谋》介绍,丰臣秀吉最开始的名字叫“藤吉郎”,在天文六年(公元1537年)二月六日出生于尾张國爱知郡中村的一户贫苦人家,幼名为“日吉丸”,而陈杰编撰的《日本战國史》里也引用了相同的观点。由于父亲木下弥右卫门曾作为织田信秀的亲兵参战负伤,退役后不久死去,藤吉郎一家更为困苦。难以谋生的阿仲夫人(后来著名的大政所)为了养活年幼的子女,不得不改嫁,但二婚后的生活依然没什么起色,继父对藤吉郎的态度也非常不好,动不动就拳打脚踢,据说因难以忍受再生家庭的折磨,愤怒的藤吉郎决定离家出走,自己去闯荡天下。虽然骨子里有志气,但藤吉郎毕竟出身于下层阶级,身无分文,赤手空拳白手起家谈何容易?于是藤吉郎只好浪迹于尾张、美浓、三河等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饱受生活的艰辛。对于他早年的经历,除了日本國内的史料外,《明史》和《朝鲜王朝实录》也均有相应的记载,以下是两本史书的记录。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17)

丰臣秀吉的母亲、大政所——阿仲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18)

丰臣秀吉的妹妹——朝日姬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19)

日本战國传奇人物、太阁——丰臣秀吉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20)

丰臣秀吉的原配、北政所——宁宁

①《明史·卷322·列传210》

日本故有王,其下称关白者最尊,时以山城州渠信长为之。偶出猎,遇一人卧树下,惊起冲突,执而诘之。自言为平秀吉,萨摩州人之奴,雄健跷捷,有口辩。信长悦之,令牧马,名曰木下人。后渐用事,为信长画策,夺并二十余州,遂为摄津镇守大将。有参谋阿奇支者,得罪信长,命秀吉统兵讨之。俄信长为其下明智所杀,秀吉方攻灭阿奇支,闻变,与部将行长等乘胜还兵诛之,威名益振。寻废信长三子,僣称关白,尽有其众,时为万历十四年。于是益治兵,征服六十六州,又以威胁琉球、吕宋、暹罗、佛郎机诸国,皆使奉贡。乃改国王所居山城为太阁,广筑城郭,建宫殿,其楼阁有至九重者,实妇女珍宝其中。其用法严,军行有进无退,违者虽子婿必诛,以故所向无敌。乃改元文禄,并欲侵中国,灭朝鲜而有之。召问故时汪直遗党,知唐人畏倭如虎,气益骄。益大治兵甲,缮舟舰,与其下谋,入中国北京者用朝鲜人为导,入浙、闽沿海郡县者用唐人为导。虑琉球泄其情,使毋入贡。

②《朝鲜王朝实录·宣祖昭敬大王实录·卷26》

初秀吉极贫贱,卖刍资生。前关白(织田信长)出行时,裸体当車而卧。左右欲杀之,关白止之,问所愿。秀吉言穷不聊生,关白使守溷厕。秀吉手自扫絜,无一點臭秽,关白大悅,使之結履,又精結续进。关白尝落金盃于深井中。秀吉以计列大瓮数百于井上盛水,一时覆之,使井水飜而盃自浮出水面,执而納之。以此取宠升职。时國中有大贼,关白难于伐而取胜,秀吉自请往伐。募兵甚众,请借关白紅繖,关白许之曰:“至战所,张之,行路则勿张。”秀吉出宫门,即张伞而行,军民望见之,以为关白亲行,遂大集到,即大捷。是时关白见弑,秀吉闻之,微服入城,殺其弑关白者,仍为自立。

综合两份史料,虽然说法有所出入,但无一例外对于藤吉郎发迹的经过都指向一个人,他就是日本战国时代著名的风云儿、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長。贫苦但聪明的藤吉郎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活跃,很快得到了主君的赏识,成为了下级武士。在日本战國三大奇袭战之一的【桶狭间合战】中,藤吉郎取得战功,信長将浅井長野的养女宁宁许配给他。在消灭了今川義元后,信長将目光转向了富庶的美浓國。此时统治美浓國的是斋藤義龍,这位不输于父亲斋藤道三的男人让织田信長吃了不少苦头,攻略美浓的计划停滞不前。为了争取优势,信長决定在尾张國和美浓國的交界处修筑墨俣城,藤吉郎在一片惊讶声中接下并成功完成了这项困难的筑城任务,令斋藤方大吃一惊。随后,藤吉郎更是仿效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将号称【今孔明】的竹中重治收入麾下,配合主君攻克了稻叶山城。织田信長将其改名为【岐阜城】,正式颁布了影响深远的【天下布武政令】,而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藤吉郎也开始了BUG般的开挂人生。天正元年(公元1573年)九月中旬,织田軍攻破近江國小谷城,浅井久政和浅井長政父子先后毙命,信長遂将小谷城赐予藤吉郎,藤吉郎也改名为羽柴筑前守秀吉,跻身重臣行列。之后,负责攻略中國一带(此中國乃日本本州岛西部地域的统称)的秀吉高歌猛进,降伏宇喜多氏、大败毛利氏,兵锋锐利。但是在天正十年(公元1582年)六月初,明智光秀突然举起反旗,扬言“敵は本能寺にいます”,发动了【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長葬身火海。得知信長噩耗的秀吉在和毛利氏议和后,率领軍队往京都方向狂奔,在【山崎合战】中彻底击溃明智軍,又通过【清洲会议】拥立嫡君招揽人望,正式接过织田信長的遗业。家势越来越大的秀吉在接连消灭和降服敌对势力后,终于在天正十七年(公元1589年)七月初攻破小田原城,消灭了關東后北条氏,基本结束持续了122年的日本战國乱世。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21)

日本战國风云儿、尾张大傻瓜、第六天魔王、右大将——织田信長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22)

桶狭间合战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23)

日本战國形势图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24)

明智光秀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25)

本能寺之变,让即将统一的日本國再次陷入四分五裂当中

对于日本國内的事情,朝鲜王朝前前后后都探听到不少,正如《朝鲜王朝实录》里记载的一样,朝鲜方面对丰臣秀吉是持鄙视态度的。这种自立夺权的男人,怎么可能与他建立邦交?而日本方面在得知朝鲜拒绝了“假道入明”的要求后,也做好了武装侵略的准备。无可否认,丰臣秀吉个人不高,但野心却十足够量,本人难以理解他到底哪来的信心去攻打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國,仅仅是从商人口中获取的情报吗?似乎过于牵强。无论如何,当时意气风发的丰臣秀吉似乎对集结完毕的日軍很有把握。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四月初,十四万日軍渡海入侵朝鲜,正式拉开了朝鲜历史上著名的【壬辰倭乱】。日軍大规模的軍事行动,朝鲜王朝方面虽然早有警觉,但一直不肯相信两國间会爆发战争,可事实并非如此。日軍战船几乎遮盖海面而来,负责防御的釜山僉使郑拨却跑到绝影岛上面打猎去了,将哨兵的报告称作是朝见的倭人,毫无半点警觉。还没等他回到防区,日軍已经登城而入,郑拨死于乱軍之中。陆续登陆的日軍进展神速,第二天又把東莱府攻陷,杀死府使宋象贤,随后分兵占领了金海、密阳等地,拥兵自重的兵马使李珏连抵抗都没有,直接带着人马逃跑了。当紧急軍情飞马传入汉阳城时,宣祖君臣简直无法想象。此时的朝鲜王朝真的是“昇平二百年,民不知兵,郡縣望風奔潰”,让人大跌眼镜,唯有密阳府使朴晋和右兵马使金诚一率领官兵在晋州激烈抵抗日軍的攻势,稍微拖延了对方的步伐,但杯水车薪难以持续。顿感事态严重的李昖命令李鎰为巡边使,率领大軍前往尚州抵抗,但朝軍一战溃败,死伤惨重。越来越紧张的李昖又命令申砬为三道巡边使,不仅将國内为数不多的精锐部队交给他,而且亲自送行并赠予宝剑,希望他能够击败倭寇。四月十七日,申砬率领大軍抵达忠州,麾下诸将皆请求将大軍驻扎在鸟岭,凭借险峻地势抵抗日軍,但自负的申砬拒绝了这一正确的建议,将大軍布置在平原上等待日軍的到来,想堂堂正正来一场对决。谁知道日軍根本就不跟他玩这一套,偷偷绕到朝軍屁股后面发动突然袭击,朝軍再次大败,國中精锐扫荡无余。申砬自感无颜面见宣祖,就投河自尽了。当二十八日败报传入时,王庭震动,宣祖李昖召集大臣商议出逃事宜,在场的人无不痛哭流涕。领中枢府事金贵荣对宣祖抛弃國都的作法异常悲愤,当众说道:“宗廟園陵,皆在此,去將何往?當固守京城,以竢外援。”意思是我们不能抛弃首都,因为宗庙社稷都在这里,逃跑又能逃去哪里,应该死守都城,等待援軍,其他人也随声附和。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26)

日軍大举入侵朝鲜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27)

朝鲜王朝軍队复原图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28)

申砬率领朝鲜精锐对决日軍,结果全军覆没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29)

装备有大量铁炮的日軍

就在大伙对为是否去留展开大讨论时,发生了令宣祖李昖至死也忘不了的事情。在宣政殿的一次接见中,右副承旨申磼向宣祖提出了册立国本的提议,称“人心危懼,非建儲,無以鎭服。請早定大計,爲社稷長遠之圖。”李昖虽然嘴上赞同他的话,可实际上他的心里是不愿意的,因为之前也有各地的儒生上疏希望早立國本,但李昖一直盼望着王后能够诞下嫡子,所以一直都拖着不立世子。现在眼前这个人居然借着局势威逼王权,是何居心?不愉快的宣祖只好将所有大臣召集起来。面对一帮老油条,宣祖本来只是打算抛出一个人选,看看情况如何,就小声说出“光海君聰明好學,予欲立而爲國本,於卿等意如何”来查看情况,谁知道底下这帮人连反对的声音都没有,直接齐呼“宗社生民之福也”。完了,连撤回的机会都没有了,无奈的宣祖只好下旨册立光海君李珲为王世子。世子册立结束,就意味着國家后继有人,宣祖出逃的想法也就更加坚定。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宣祖就下令尹斗寿护驾,金贵荣和尹卓然带着临海君李珒,韓準和李墍带着顺和君李䣰一起前往北道。四月三十日,宣祖李昖、百官、宗亲、禁軍、内官、宫女等一行人集合于碧蹄馆,开始了凄凉的北逃之旅。在临津口渡江时,宣祖居然下令将所有渡舟全部拆毁,完全不顾随驾出逃的朝鲜百姓死活,《实录》里记载当时的情况也很真实:“上命沈舟断渡,撤近水边人家。盖虑賊兵取以为筏也。”这件事成为宣祖身上极为恶劣的污点,也是为什么后世杂家在谈论起这段历史时,会对宣祖大加诋毁的原因。但此时的宣祖早已惊慌失措,根本管不了这么多,带着一群人逃入开城府,又从开城府逃入平壤城。对宣祖行径忍无可忍的兵曹正郎具宬在途中辞去官职,借此表达自己的愤怒。宣祖出逃后,紧接着日軍就兵临汉阳城下,负责留守的大将李阳元等人直接弃城逃走,朝軍顿作鸟兽散。最搞笑的是,一向谨慎的日軍还以为朝鲜人会摆出“空城计”赚人头,当他们派出斥候进入城内才发现,哪儿还有人啊?连粒鸟屎都没有。大喜过忘的日軍随即入城尽情掳掠,汉阳城遭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宮阙尽为焚烧”,哀嚎遍地。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30)

得知倭寇即将到来的朝鲜后宫嫔妃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31)

惊慌失措的宣祖李昖逃出汉阳城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32)

【真实照片】平壤古城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33)

光海君李珲

随着日軍脚步的加快,朝鲜八道正以100m/s的速度沦陷,惊慌到极点的宣祖李昖连平壤城都不想待了,带着人马一路直奔临近明朝边境的義州。朝鲜國君怎么跑到荒郊野外来啦?野炊也不可能跑这么远呀?感到稀奇的明朝宽奠堡副总兵都指挥佟养正渡江而来,询问倭寇入侵是否属实?柳成龙赶紧向他禀报了关于日軍的动向,希望明朝派遣天兵入朝作战。但佟养正只是一介武官,无调兵之权,只是承诺会向神宗皇帝上疏言事。被倭寇搞得心神不宁的宣祖李昖希望早点渡过鸭绿江到明朝避难,不想再待在这鬼地方了,于是向大臣说出了自己的意思。围绕着是否进入明朝避难,朝鲜君臣各执己见。以李啯为首的爱國派坚持要死守平壤城,称“平壤失守,则我國无可保之处”;以宣祖李昖为首的避敌派坚持要渡过鸭绿江,等待明朝大軍到来。这帮人充分将儒家知识分子的本性暴露得明明白白,既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但耍嘴皮子归耍,终归要听领导的话。你们不是说我踏入明朝疆土就成为亡國之君了吗?那好啊,我把王世子光海君留在朝鲜,我自个渡江避难,这样没话说了吧。宣祖李昖当天晚上就传旨曰:“今後令世子,權攝國事,除拜、官爵、賞罰等事,皆便宜自斷事,言于大臣。”竖日就带着一部分人前往宽奠堡避难,发誓要死也要死在天朝。看到朝鲜國君的奏疏,明朝也是半信半疑,但倭寇此次入侵似乎非比寻常,所以决定由副总兵祖承训、参将戴朝贲、游击史儒等人率领3000明軍入朝增援,摸一摸情况。明軍入朝的同时,朝鲜國内也传来了久违的战报。全罗道左水使李舜臣带率领80艘战船先后在露梁、唐浦大败日軍,斩敌250余名、溺死者无数,这一消息令宣祖君臣颇为振奋。另一方面,不愿遭受倭寇蹂躏的朝鲜百姓也自发组建义軍奋起抵抗,儒生郭再祐散尽家财招募勇士、晋州儒生300人群起反抗、金千鎰等人以倡义使为名举起大旗,各地义軍蜂起云涌,给日軍带来了相当大的阻碍。七月初,明軍抵达平壤城下,史儒率领先锋一举攻入城中,但连日来的暴雨再加上陷入巷战,火铳发挥不出威力,在日軍密集的铁炮射击下,明軍伤亡惨重,不得不退出平壤城返回辽东休整。看到明軍撤走,宣祖君臣十分惊恐,连忙派出兵曹参知沈喜寿前往九连城,希望明朝副总兵杨元能够让明軍留在朝鲜國内,结果被杨元劈头盖脸地臭骂了一顿。杨元对平壤城一战很不满,朝軍说好的会辅助明軍攻城,结果临阵脱逃,导致明軍误入险境,他甚至说出了“安有大國爲小國,劳动許多兵馬,救济急难于数三千里之外者乎?”扔下一脸懵逼的沈喜寿扬长而去。尽管朝鲜方面的缺乏效率,但倭寇大举入侵的事实是确定了的,可再次调遣軍队入朝需要大量的时间,因为此时明朝的兵力被【宁夏之乱】所牵制,李如松正指挥明軍镇压叛軍难以脱身。怎么办?兵部尚书石星秘遣沈惟敬前往日軍大营,假借议和来拖延日軍步伐。八月,神宗皇帝下诏,命令兵部右侍郎宋应昌经略备倭軍务。九月,宁夏叛乱终于平息,李如松随即被任命为防海御倭总兵官,明軍开始往辽东集结,总数约四万人(朝鲜实录记载是七万),于同年年底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境内。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34)

明朝神宗皇帝——朱翊钧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35)

祖承训等人率领的第一批明軍出师援助朝鲜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36)

史儒等人冲入平壤城内,结果遭到日軍伏击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37)

全罗道左水使李舜臣是朝鲜王朝唯一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人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38)

龟船

明朝大軍的介入,给一边倒的朝鲜战局带来了转机。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正月初,明軍顺利合围平壤城。此时据守平壤城的是以小西行长为首的16000余人日軍,且普遍配备先进的铁炮,士气旺盛,强攻必定会损失很大。反观明軍方面,轻火器则以火铳为主,数量及质量并不高,但拥有大将軍炮、佛朗基炮、虎蹲炮、灭虏炮等大中型火炮约百门,威力极强。既然日軍占据守城优势,那么就分散攻城。明軍部署如下:李如柏和李芳春进攻普通门,吴惟忠和查大受进攻牡丹峰,杨元和张世爵进攻七星门,祖承训和骆尚志进攻含毯门。一切准备就绪,明軍在正月八日正式猛攻平壤城。纵观此战,不得不佩服李如松的軍事天赋。他知道日軍肯定会轻视朝鲜人,所以特意让祖承训所部穿上朝鲜軍的衣服。当含毯门城头上的日軍看见有一队朝鲜軍慢悠悠的出现时,差点没笑翻在地,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打算把朝軍当一回事。这玩意儿要是狠人,咱们哥几个怎么可能半年时间不到就从大海一路走到这里?任他们攻城,要是能爬上来,算我输。然而结果是他们真的输了!当祖承训率领明軍登上城墙后,立刻就把朝鲜軍服脱掉,露出了里面的甲胄。日軍原本正在其他战场死磕,看到城墙上面出现明軍时惊讶不已,发现自己被骗了,打算紧急增援含毯门,但此时早已错失战机,明軍顺利攻占此处,加快脚步绞杀日軍。除了含毯门被攻陷以外,其余明軍进展也很顺利。李如柏攻破普通门,张世爵直接用大将軍炮轰塌了七星门,日軍死伤惨重。眼看着平壤城即将沦陷,小西行长急眼了,到时如何跟太阁大人交代?于是命令日軍拿起铁炮疯狂抵抗。这时的李如松正骑着马在远处督战,没想到小日本居然狗急跳墙,一颗子弹当场击毙胯下战马,李如松被毒烟熏得直流鼻血,但他竟然跟没事人一样爬起来拍拍屁股继续指挥战斗。两軍激战了整整一天,日軍残部退入内城继续抵抗。李如松认为在继续进攻将会增加部队伤亡人数,所以把翻译张大膳放回去,劝小西行长投降。小西行长此时在练光亭土窑被明軍用柴火烧成智障,已经不想再打下去了,于是答复道:“俺等情願退軍,請無攔截后面。”李如松同意请求,日軍残部随即弃城逃跑,中途遭到明軍伏击,被杀1285人,彻底溃败,明軍则乘胜光复开城府和汉阳。平壤城一战给丰臣秀吉狠狠甩了一记耳光,让日本人见识到了明朝强盛的國力,但秀吉贼心不死,打算重整軍队再次入侵朝鲜,所以经沈惟敬向明朝提出和议。从日本方面给出的条件,明显可以感觉到丰臣秀吉是何等猖獗。日本方面要求朝鲜國君送出王子、大臣各一名作为人质,向日本宣誓效忠和割让南四道领土,并且明朝公主要远嫁日本,中日签订《勘合贸易》作为两國和好的标志。如果不从,他将自己去获得。(平秀吉谓行长曰:“大明者不送公主,明春当自将直捣。”)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39)

李成梁的長子、防海御倭总兵官——李如松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40)

40000明軍经辽东渡过鸭绿江,万历援朝战争正式开始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41)

明軍用火炮猛轰平壤城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42)

中朝联軍与日軍展开激战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43)

朝鲜軍配合明軍攻打平壤城

当时作为中间人的沈惟敬为了避免再起战祸,当场答应了日方的条件,和小西行长达成某种程度上的共识,一起蒙骗双方的主君,打算和一把稀泥。沈惟敬带着内藤如安回到北京,将伪造好的降表上呈神宗皇帝御览。这封降表就连朝鲜人都知道肯定不是日本人写的,因为用词和语气完全不同,但成功骗过了神宗皇帝和兵部。喜悦之下的神宗当即决定册封丰臣秀吉为【顺化王】,命令沈惟敬前往日本。明朝使团抵达大阪后,丰臣秀吉率领诸臣接旨,当听闻册封國王一事,他当场发飙驱逐沈惟敬等人,嚣张的宣称自己想当國王就当國王(吾欲王则王),用不着明朝人来册封,准备调兵入侵朝鲜。伪造的事情,终究躲不过十五,明朝君臣识破了沈惟敬的骗局,自感做了冤大头的神宗皇帝盛怒之下革除石星的官职,让锦衣卫前往捉拿沈惟敬。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正月,丰臣秀吉拒绝撤离驻扎在釜山的日軍,以加藤清正为先锋,纠集十四万大軍再次入侵朝鲜。接到倭寇大举入侵的消息后,朝鲜紧急向明朝送去文书,以“冲突之祸,迫在朝夕,小邦存亡,间不容发”为由,哀求明朝出兵救援。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44)

小西行長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45)

加藤清正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46)

黑田長政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47)

丰臣秀吉再次调集大軍入侵朝鲜

怎么你又来了?别什么事都找大哥呀?明朝也是服了自己这小老弟。但日本再次入侵又不能不管,况且丰臣秀吉嚣张的气焰让人非常不爽。二月,明朝内阁召开廷议,商讨大軍入朝作战事宜,决定由麻贵担任援朝总兵官、邢玠为兵部尚书、杨镐为佥都御史,吴惟忠率领三千七百八十五名南兵和杨元率领的三千辽兵,再配合一路补充的兵员,五月进入朝鲜战场时明軍总数约三万人,【丁酉再乱】正式拉开序幕。相比于第一次的交锋,这次大战的血腥程度远远难以形容。吸取教训的日軍在六月登陆朝鲜沿海后,随即攻陷泗州、晋州、光州等地,兵锋直指南原城。此时镇守南原城的是副总兵杨元率领的三千明軍,面对数倍于己的日軍围困,守城将士拼死抵抗,但因寡不敌众,大部分士兵皆战死,最后不得不被迫突围撤退。听闻南原城沦陷,朝鲜大臣张云翼痛哭流涕地说道:“天将独守孤城云,此甚痛愤矣。”南原城丢失,意味着通往汉阳的大门已经敞开,日軍随时将兵临城下。就在形势十分危急的时刻,战场出现了转机。同年九月初,麻贵为了拖住日軍北上的步伐,命令解生、杨绍先等人指挥2000明軍在稷山附近伏击日軍,并成功将黑田长政等人击溃,日軍进攻汉阳的计划破产;同年十二月,麻贵、杨镐、权栗等人指挥中朝联軍与日軍在蔚山展开激战,前期明軍进展顺利,由于指挥失误,在攻打岛山城时遭到日軍疯狂抵抗,明軍损失惨重,不得不撤退休整,但至少阻碍了日軍的意图。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48)

杨元率领3000明軍镇守南原城,奋勇抵抗日軍进攻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49)

南原城沦陷,日軍随即展开大屠杀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50)

明軍猛攻蔚山城

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九月十八日,丰臣秀吉病逝于伏见城,享年61岁。临终前的秀吉将幼子丰臣秀赖托付给“五大老”,即德川家康、前田利家、宇喜多秀家、毛利辉元、上杉景胜,并嘱咐他们要尽心辅佐。有感于侵朝战争已经没有实际意义,所以五大老联名下令,驻朝日軍秘密撤离归國。同年十一月,加藤清正、小西行长、立花宗茂、岛津义弘、小早川秀包等人开始分批渡海,却被早已埋伏在忠清道、全罗道等各个出海口的中朝水师袭击,明朝水师提督邓子龙亲率巨舰先锋出战,途中战船起火力战而死。见提督阵亡,明軍上下悲愤无比,纷纷奋勇杀敌,无数日軍战船被焚毁,海面上一片赤红。这场激烈的海战史称【露梁海战】,也是万历援朝战争的最后一场大战。经此战,残余日軍逃回國内,历时7年之久的战争宣告结束。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四月,明軍班师回朝,神宗皇帝亲自升座午门接受百官朝贺,接受邢玠等人献上的六十一名倭寇,随即颁布著名的《平倭诏》,一扬中华之锐气。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51)

明朝水师提督——邓子龙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52)

露梁海战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53)

朝鲜李舜臣在海战中不幸战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缵承洪绪,统理兆人,海澨山陬,皆我赤子,苟非元恶,普欲包荒。属者东夷小丑平秀吉,猥以下隶,敢发难端,窃据商封,役属诸岛。遂兴荐食之志,窥我内附之邦,伊歧对马之间,鲸鲵四起,乐浪玄菟之境,锋镝交加,君臣逋亡,人民离散,驰章告急,请兵往援。朕念朝鲜,世称恭顺,适遭困厄,岂宜坐视,若使弱者不扶,谁其怀德,强者逃罚,谁其畏威。况东方为肩臂之藩,则此贼亦门庭之寇,遏沮定乱,在予一人。于是少命偏师,第加薄伐。平壤一战,已褫骄魂,而贼负固,多端阳顺阴逆,求本伺影,故作乞怜。册使未还,凶威复扇。朕洞知狡状,独断于心。乃发郡国羽林之材,无吝金钱勇爵之赏,必尽弁服,用澄海波。仰赖天地鸿庥,宗社阴骘,神降之罚,贼殒其魁,而王师水陆并驱,正奇互用,爰分四路,并协一心,焚其刍粮,薄其巢穴。外援悉断,内计无之。于是同恶就歼,群酋宵遁,舳舻付于烈火,海水沸腾,戈甲积于高山,氛浸净扫,虽百年侨居之寇,举一旦荡涤靡遗。鸿雁来归,箕子之提封如故,熊罴振旅,汉家之德威播闻,除所获首功,封为京观,仍槛致平正秀等六十一人,弃尸稿街,传首天下,永垂凶逆之鉴戒,大泄神人之愤心。于戏,我国家仁恩浩荡,恭顺者无困不援;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兹用布告天下,昭示四夷,明予非得已之心,识予不敢赦之意。毋越厥志而干显罚,各守分义以享太平。凡我文武内外大小臣工,尚宜洁自爱民,奉公体国,以消萌衅,以导祯祥。更念彤力殚财,为日已久,嘉与休息,正惟此时,诸因东征加派钱粮,一切尽令所司除豁,务为存抚,勿事烦苛,咨尔多方,宜悉朕意。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54)

江户幕府开创者、征夷大将軍——德川家康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55)

秀吉唯一的儿子、从一位右大臣——丰臣秀赖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56)

五大老下令,驻朝日軍全部撤回國内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57)

抗倭战争结束后,朝鲜大臣又开始争权夺利,党争再起

在明朝的鼎力帮助下,朝鲜终于赶跑了倭寇,保住了太祖李成桂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社稷,这份大恩让宣祖李昖难以忘却,于是他亲自书写【再造藩邦】四个大字并将其悬挂在纪念邢玠、杨元等人的祠堂之上,表示朝鲜世世代代将永远铭记明朝的救國之恩。虽然李昖感恩明朝,但他在整个抗倭战争中的所作所为,已经导致朝鲜百姓对他愈发的反感和鄙视。早在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正月初,以宋儒真为首的忠清道义軍就打算发动叛乱,推翻宣祖的统治,但后来被朝鲜王庭及时制止。一介草民居然敢谋反,到底是谁给他的豹子胆?宣祖开始怀疑自己的儿子光海君李珲。毫不客气的讲,光海君在国难当头之际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就连神宗皇帝也颁下诏书,赞赏他“青年英俊,臣民服从”,授予他总督全、庆二州軍务之职。光海君利用手里有限的权力,安抚百姓、组建义軍、抗击倭寇,重新燃起了朝鲜民族的希望,为抗倭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正因如此,光海君在朝鲜百姓之中呼声极高,大家都想让他继承大统,带领朝鲜走出困境。然而光海君取得的成绩在宣祖看来,就是赤裸裸的威胁,他怕自己掌握的王权被他人夺取,于是开始疏远自己的儿子。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九月二十二日,光海君一如既往的去给父亲问安,结果被宣祖拒之门外,以至于“每問安,至外門而退”,可想而知当时他是何等悲伤心情?更难受的是四年后,仁穆王后为宣祖诞下了期盼已久的嫡子【永昌大君李㼁】,这成为对光海君心理最致命一击,从此父子二人的感情再也无法修复。 由于对光海君的憎恨和厌恶,宣祖不仅拒绝赐给象征世子地位的金印,而且利用党争打压光海君,甚至一度当着他的面大声指责道:“何以称世子问安耶?汝则权封,更勿来此!”让他赶紧滚蛋,根本就不想看见他,光海君气得伏地吐血。宣祖在自己人生的最后四年里,不仅没有维持王庭的稳定,反而使朝臣间的党争愈发激烈,朝鲜王朝越来越走向昏暗。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二月一日,李昖在贞陵洞行宫甍逝,在位四十一年,享年五十七岁,明朝赐谥号【昭敬】,庙号【宣宗】,光海君即位后改称【宣祖】,葬于杨州穆陵。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58)

光海君李珲在抗倭战争中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59)

仁穆王后为宣祖诞下唯一的嫡子、永昌大君——李㼁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60)

遭到宣祖疏远和厌恶,日渐郁闷的光海君李珲

太宗推背开杀戒淳风解救武皇(宣祖大王倒霉天子早登基)(61)

宣祖大王李昖的陵寝——穆陵

纵观宣祖李昖的一生,承旨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待,对他的评价并不高。即使在那个年代确实存在某些客观因素,但朝鲜王朝的发展终归是由國君掌舵的。李昖在位期间非但没能及时制止日益恶化的党争,在战后也没能出台行之有效的政策恢复社会生产,反而嫉妒自己儿子的成就,导致父子关系恶化,留给后世子孙的是一个残破的江山和动荡的朝政。虽然史官在书里将他美化成“王嗣服之初,勵精圖治尊賢重道,東方之民爲見至治”,但承旨只想说一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李昖背负着的骂名并不冤。

【参考文献】

1.《朝鲜王朝实录·宣祖昭敬大王实录》

2.《日本战國史》- 陈杰

3.《明史》- 张廷玉

4.《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

5.《大东野乘》

6.《壬辰倭乱与明人抗日援朝》- 王亮

P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尊重版权,感激不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