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流着中国血液的小男孩出生于日本,纵然有着亚洲人相似的外表,周围人也都对他充满了好奇,这份好奇让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他觉得自己应该是中国人。长大后他怀着期盼回到了父母的老家上海上学,又引来了同学的围观,人们对他在日本的生活感到惊奇,他又觉得自己似乎是一个日本人。

他迷茫了,感觉自己生活在日本和中国的分割线上,迷茫于自己到底属于哪里?

故国,故乡,人们对于自己的出生地、生长地总有一种归属感,然而他自己却不知道自己属于哪里。

农村的苦情大剧(农村剧兰桐花开)(1)

《兰桐花开》这部电视,让我回到了故乡,忆起了童年记忆。

农村的苦情大剧(农村剧兰桐花开)(2)

如果你也曾经历过这个场景,看到它,你一定会跟着时间回溯到小时候。

小时候,大人们拿着铁锨扬麦,割麦机发出的隆隆声轰轰地响着,牛拖着碾子哒哒地在麦秆上转圈,一群小孩子在一边跑来跑去,大家忙的热火朝天,但又都干劲十足,对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这是收获的季节。

农村的苦情大剧(农村剧兰桐花开)(3)

对于后牛村的人来说也本应如此,然而一场突至的暴雨打翻了一切的平静。

《平凡的世界》路遥采用了“三线组合法”,在故事情节发展上安排了三条线索,以时间为序,并在其中穿插了十年期间国内发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

第一条是以孙少安为中心,以农村为主要开展点;第二条是以渴求知识的农村青年孙少平为中心,这两条时间线形成对比,一条是农民的发展奋斗史,一条是以读书为出路的发展史,第三条是田福军仕途发展的时间线。

《兰桐花开》也有其相似的设计。一条是后牛支书孙桐花带领全村脱贫致富的时间线,一条是村里年轻一代在农村奋斗、寻求出路的发展史,中间穿插着与时代发展的各种元素:白面馍、第一个供销点、第一台电视、第一个大学生、从农村走向城市等。

矛盾冲突一:

前牛和后牛比邻而居,前牛拥有相对优越的地理条件,生活水平富裕一点。后牛在经历一场暴雨之后,本村的文化诗人肖万贤提出了一个“转运”的好方法,从而引发了一场争端。

农村的苦情大剧(农村剧兰桐花开)(4)

前牛人发现之后认为,后牛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把晦气转给他们这当然不行,偷偷地又把牛头转了回来。

农村的苦情大剧(农村剧兰桐花开)(5)

并且给与了自己行为充足的理由。

农村的苦情大剧(农村剧兰桐花开)(6)

最终,两方对峙在堤坝上,斗争一触即发,后牛村的支书孙桐花提出了一个好方法——“春播秋收,靠太阳吃饭的农民,应该把牛头向着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从而化解了这场危机。

矛盾冲突二:

前牛村和后牛村共用着一条水渠,正是放水浇地的时候,前牛为了优先灌溉自己村的土地,堵上水渠把后牛的水截了。支书孙桐花听到消息后,忙赶去现场,正看到前牛村在截水,二话不说麻利地把衣服一脱,跳到水里就去推那堵水的麻袋。为了这引水的事儿,两边又爆发了一次冲突。

农村的苦情大剧(农村剧兰桐花开)(7)

两方在乡长的协助之下,坐下来解决问题。后牛党员干部刘保印严厉斥责了对方干部的不良用心,最终双方握手言和。然,矛盾仍在。

乡村爱情:

受灾那年,前牛会计王老梗的女儿王大翠在过年之际去同学家送白面馒头。

农村的苦情大剧(农村剧兰桐花开)(8)

长大后,小爱神丘比特射中了王大翠、陈新豫,同时还调皮地射中了李秉恒,三个青年人之间展开了感情纠葛。

王大翠,前牛会计之女,陈新豫,后牛干部之子,两个村长辈之间的矛盾纠葛,后牛的贫穷落后,这些阻挡在两个青年男女感情之间的阻碍,不亚于罗密欧与朱丽叶两个家族之间的世仇。

农村的苦情大剧(农村剧兰桐花开)(9)

他们曾错过,但是人生有三样东西是无法隐瞒的:咳嗽、贫穷和爱,你想隐瞒,却欲盖祢彰。他们经历了种种误会、风雨之后,更坚强,却也更胆怯,最终何去何从?

农村的苦情大剧(农村剧兰桐花开)(10)

无论到任何时候,我都在你的路上等你,但你是否仍愿与我同行?

农村青年寻求出路:

王大翠被理想中的豫剧团录取,周麦成为了后牛村第一个走出去的大学生,相同出身背景的人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农村的苦情大剧(农村剧兰桐花开)(11)

外面的灯红酒绿、繁华如锦,然而都比不上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农村的苦情大剧(农村剧兰桐花开)(12)

最终他们又会何去何从?

记忆中的那片天:

农村的苦情大剧(农村剧兰桐花开)(13)

庙会的时候,集市上总会聚集几个戏班,作为河南人,豫剧是必不可少的,小孩子总是热衷于看热闹,在人山人海中,呼来跑去,即便听不懂唱的什么,戏开场的时候也总会含着一根冰棍儿往前挤去。

农村的苦情大剧(农村剧兰桐花开)(14)

大城市的绿化带再漂亮、整齐、名贵,去除了新鲜感后,还是会怀念门前山坡上那片郁郁葱葱的树林。

院中的那棵核桃树,随着岁月的轮回,一会儿变成了石榴树,一会儿变成了桃树,一会儿又变成了竹子,那是我长大的痕迹。

家乡的树林似乎更绿;家乡的美食似乎更能熨帖你的脾胃;家乡的泥土即便泥泞也更为亲近你的内心。

农村的苦情大剧(农村剧兰桐花开)(15)

在党的领导下,人们走向了幸福的新生活,农村人慢慢地向城市迁移,城市慢慢地向市中心迁移,你要问:我的故乡在哪里?还是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农村的苦情大剧(农村剧兰桐花开)(16)

当我翻开自己第一张照片的时候,我是没有任何当时的记忆的。那时的我穿着厚厚的棉袄棉裤,外面套着一套粉色的衣服,短头发,圆乎乎的脸蛋,不知道是因为冻的还是因为黑,在脸蛋上突出了两团红晕,身边是穿着绿色小军装的哥哥,以及伯伯家的几个女儿,整张照片透露出一种憨厚、虎头虎脑的信息,时间久远,那张照片早已褪色、斑驳,然而在我的记忆中一如初新。

农村的苦情大剧(农村剧兰桐花开)(17)

孩子长大了,父母变老了,岁月刻下了痕迹,望健康依旧。

《兰桐花开》让我感到亲切,他似乎让我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和他一起回到了故乡。那个无论我去往何地,都会回牵梦绕的地方;那个无论我有何伤心迷惘,都会治愈我的地方;那个无论我身在何方,都觉得自己有家可归的地方。

纵然它贫穷、落后,但我热爱那里的一切:养育我的土地,清新的空气,门前的河流,哞哞的牛叫,小孩的吵闹,一切喧嚣的、吵闹的声音都那么美妙。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荒芜了,人迹稀少了,炊烟不在了,我多想回到我小时候生活的那个故乡啊。可是,就像远游的人们一样,定不下的远方,回不去的故乡,现在的家乡,再也没有了过去的感觉。

有时候我想说“时代,你能不能走的慢一点,慢一点,再慢一点啊,把那些热闹、时光,留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