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荔枝的日子一点都不好过。

日前,一篇网文《空腹吃荔枝10个孩子死亡!医生的呼吁为所有人敲响警钟!》在社交网络上刷屏,将荔枝推至舆论的漩涡中心。文章提到,空腹吃大量荔枝可能会“中毒”,严重者可能会致死。

尽管后来专家证明,“荔枝病”实质是空腹食用大量荔枝后导致的突发性低血糖,患者仅需口服糖水即可缓解症状,但是有关荔枝的“负面信息”仍在社交媒体上持续发酵。

在坊间,上至七八十岁老叟,下至三四岁垂髫,无人不知荔枝的“火气大”。荔枝吃多了会上火成为共识,但这一说法究竟有无科学依据?

Plus君将和大家讲述荔枝的上火故事,从现代医学角度切入,阐明上火的机理,厘清荔枝与上火之间的关系,给这一民间说法盖上“科学的印章”。

大量吃荔枝反而不会上火(吃荔枝为什么容易)(1)

一个荔枝三把火?

千年来,多少文人不吝溢美之词,为荔枝“点赞”:“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与此同时,在民间,荔枝“火气”很大也是无人不知。在岭南地区,“荔枝吃多会上火”“一个荔枝三把火”的说法更是深入人心。

荔枝的“脾气”当真如此火爆吗?

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副主任钟德钰表示,“荔枝吃多会上火”这一说法有道理,但不科学。部分人在过度食用荔枝后,确实会产生牙龈出血、口腔溃疡等上火症状。荔枝与上火之间关系扑朔迷离,暧昧不清。

事实上,上火是老百姓用来区分疾病的一种粗浅的分类法。在过去,由于现代医学发展落后,人类对疾病的认知尚不明朗,会将很多症状划入上火的名下。

不夸张地说,上火是个家喻户晓的“医疗词汇”。它常以牙龈出血、口腔溃疡、嘴角起泡、便秘等名号,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听得见、看得到却始终摸不清底细。

后来,上火被纳入了中医学。在中医热证范畴内,“火”可分为“实火”和“虚火”两大类,临床的上火类型有“心火”和“肝火”。对付上火的办法是“祛火”,即中医的清热泻火法,可服用滋阴、清热、解毒消肿药物。

可这些叙述局限于宏观上,缺少客观的理化指标来鉴定。毕竟,在医学界,引起上火状况的疾病可能多达数百种。

众所周知,牙龈出血几乎是上火的代名词。然而,目前公认的牙龈出血主要是牙周疾病造成的,牙周疾病的最主要致病因素是口腔微生物。

事实上,口腔是一个有菌环境,洁净的牙齿表面被一层唾液薄膜所覆盖,各种各样的细菌就会在这层薄膜上“安家落户”,逐渐成熟壮大,形成牙菌斑。

牙菌斑里的细菌代谢会产生许多种有害物质,刺激牙龈组织产生炎症。在炎症状态下,牙龈充血脆弱,稍受刺激,就会出血。

同理,现代医学已证明,嘴角、舌头起泡不是“火气”累积,而是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结果。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全球50岁以下的人至少有67%感染了这种病毒。

在现代医学坐标系中,以往只能用上火来标记的疾病有了新的坐标,如牙龈出血是牙周疾病,嘴角、舌头起泡是病毒感染,便秘可能是肠道蠕动力不足导致。

如果这些症状都不属于上火,那荔枝岂非是吃了哑巴亏吗?可科学证明发现,荔枝并不是清白无辜的。

上火是炎症的近义词

曾有不少人对荔枝和上火的关系做过研究,却始终存在疑问。想要了解荔枝和上火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在现代医学版图上,给上火找到一个对应症状。

荔枝与上火之间的关系究竟是如何?不少人曾对此做过研究,旨在阐明个中玄机。

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写道:“荔枝气味纯阳,其性微热。鲜者食多,即龈肿口痛也。”从中医理论上说,荔枝引起上火主要与“性温”相关。

但中药和食物中的“性”“味”比较复杂,现代医学还不能完全解释荔枝“温”的性质。

也有人表达过一种观点:“荔枝吃多会上火”是因为高糖度。北京大学医学部科研人员周亦川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的口腔内含有大量细菌,它们与口腔免疫系统相互对抗,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但若大量糖分涌入口腔,那人体的免疫力会下降,口腔细菌趁机“揭竿而起”,原本平衡局面就会被打破。

相关媒体曾报道过,人的口腔表面有层黏膜,在黏膜下的结缔组织中,有众多分泌唾液的涎腺,它们对口腔中渗透压的变化非常敏感。一旦吃下偏甜的食物,局部的渗透压增高,会导致口腔黏膜中的细胞脱水,形成炎症反应,口腔溃疡随之而来。

但这一说法在网络上也备受质疑。既然糖分是决定上火的关键,那甘蔗作为“败火”的代表,难道是因为甜度不够?

显然不是。研究数据表明,甘蔗的总糖含量在100g—200g/kg,荔枝的总糖含量在100g—150g/kg,两者的糖含量不相上下。不仅如此,甘蔗荔枝的糖成分均以蔗糖、葡萄糖和果糖为主,成分相差不大。

如此看来,“糖度是引起上火的原因”的说法也不完全正确。一时间,关于“荔枝吃多会上火”的研究陷入了死胡同。

想要冲破研究瓶颈,关键是能否在现代医学的版图中,找到上火的对应物。

多年来,医学界对上火机理的研究从未中断过。一种主流观点认为,上火是炎症的近义词。2008年,研究者从治疗角度上切入,论证了控制上火的症状可通过抑制促炎因子前列腺素(PGE2)产量;2011年,研究者曾从症状的角度切入,论证了炎症与上火的相似性,均以红肿、热痛为主。

在科学上,炎症产生是一个极复杂的生理过程,其中有两大关键因素:分别是炎症细胞和炎症因子。炎症细胞被激活后,会释放大量的炎症因子,炎症因子为表“感恩”,会进一步刺激炎症细胞,让更多炎症因子有机会冒头,周而复始,形成循环。

2014年,上火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第一张“科学名片”——那时,中国多家医学院联合开展一项对上火机理的研究,他们在论文中是这样定义上火的:

在遗传背景下,各种刺激物涌入导致人体内环境发生变化,引发能量代谢紊乱,进而损伤黏膜上皮细胞,使得原本用于调节葡萄糖平衡的关键分子AMPK活性下降,黏膜免疫系统能力下降,导致促炎因子分泌增多,继发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局部发生炎症反应。

简而言之,上火是炎症的一种表现,是机体对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所以,吃荔枝会上火,从现代医学角度上来说,可能是触发了炎症。

若该说法成立,那促炎物质是什么?在人体内,它们的活动轨迹是什么?

水溶性蛋白——吃荔枝上火的“真凶”

早在2002年,研究者发现,荔枝中能引起炎症因子释放的是水溶性提取物。十多年后,华中农业大学园艺学博士生闫慧清利用细胞模型,筛选出了柑橘中的上火物质——水溶性蛋白,“柑橘吃多会上火”的谜题有了答案。受此启发,华中农业大学2015届园艺学硕士研究生王小丽猜想,荔枝中是否存在某一种水溶性蛋白能促炎?

彼时,王小丽正在准备硕士论文,课题是找到荔枝导致人上火背后的科学机理。

循着这样的思路,王小丽开始了实验研究。在将荔枝去皮除核后榨汁,她在4℃的环境下,分离出上清液,并对它进行冷冻干燥、透析除去其中糖类小分子物质……她的目标只有一个,提取荔枝水溶性蛋白。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细胞培育后,王小丽发现提取的荔枝水溶性蛋白“气场十足”,有能力干扰炎症细胞。那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是,验证荔枝水溶性蛋白是如何与炎症介质互动。

这一步研究关键在于选标记物。王小丽运用了中通量的方法,选择促炎因子IL—1β,iNOS,COX—2和抗炎因子HO—1作为标记物,监测它们的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

在研究基因表达的维度中,信使RNA(mRNA)角色相当于“KOL”。科学家会研究经它翻译蛋白质数量,以此来判断基因表达能力的强弱。如果想知道这些炎症因子有无活动迹象,最直接的办法便是了解它们的mRNA表达水平。

结果不负所望。在荔枝水溶性蛋白面前,这些藏于巨噬细胞中的促炎因子变得“躁动”,纷纷提高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前列腺素E2的产量猛增,就连平时“高冷”的抗炎因子HO—1也开始行动,抑制促炎因子的基因表达,两种因子在人体内“打架”,“吵得不可开交”。

若两者势均力敌,那促炎因子无法在人体内“横行霸道”,人体安全就有保障,因为抗炎反应会阻止局部炎症向系统性炎症或癌症发展。

实验本质上是一场“缉凶”行动,研究者是侦探。在确定了荔枝中含有促炎蛋白后,王小丽必须弄清楚,究竟哪些蛋白才是诱导炎症的“幕后黑手”。

此时,质谱仪的出现推动了“案件”的进展。这是一种能深入研究蛋白质的仪器。只要它一照射,原本躲在暗中的蛋白质会卸下伪装,露出真实模样。谁是“凶手”、谁清白无辜,一览无遗。在圈定19种活跃蛋白后,王小丽深入挖掘蛋白的成分,经过多次比对后,最终揪出了3个“元凶”:14—3—3样蛋白GF14λ、14—3—3样蛋白GF14ω、14—3—3样GF14υ。

事已至此,真相大白。14—3—3蛋白家族3名成员是诱导炎症产生的“幕后黑手”。此前科学研究表明,14—3—3蛋白家族调控着众多的生理活动,如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细胞代谢以及细胞侵袭等。在人类的生命中,这个蛋白家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一研究结果最终发表在英文期刊《园艺研究》,从此,在现代科学体系中,“荔枝吃多会上火”的说法有了权威的解释。

【记者】黄锦辉 曹斯

【实习生】蔡雨婷

【校对】杨远云

【作者】 黄锦辉;曹斯

【来源】 南方号~医疗~广东健康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