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交通十四五规划之后,广州发布服务业“十四五”规划。
众所周知,广州是中国服务业的重镇。
2020年,广州市服务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81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72.5%,总量规模居全国主要城市第三位,仅次于北京、上海。
2020年,北上广深的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30278.6亿元、28307.54亿元、18140.64亿元、17190.44亿元,服务业占GDP比重分别为83.8%、73.1%、72.5%、62.1%。
此外,广州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72.4%,相比5年前提高了12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就业人口的吸纳量之大,可见一斑。
《规划》还提出,广州力争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5万亿元,增加值超千亿元的服务业行业达到8个以上。
广州将重点发展这九大服务业:现代商贸、现代物流、金融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科技服务、会展服务、专业服务、健康养老服务、文化体育旅游服务。
1
在空间布局上,广州的服务业将主要由“一核两带三区多点”这些平台承载。
所谓“一核”,是指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包含琶洲核心片区(含广州大学城,共48平方公里)、广州国际金融城(8平方公里)、鱼珠片区(25平方公里),形成“一江两岸三片区”的发展格局,3个片区总面积81平方公里,体量相当于13个珠江新城。
其中,琶洲核心区(含广州大学城)以建设世界一流的数字经济集聚区为目标。
金融城片区规划定位为金融科技先行示范区。
鱼珠片区重点建设以区块链为特色的中国软件名城示范区
所谓“两带”包括围绕“珠江”中段的沿江文旅商务产业集聚带、围绕广州科技创新轴的东南部科创服务业集聚带。
其实就是我们常讲的沿珠江经济带与广州科技创新轴(坊间称之为第三中轴)。
“沿江文旅商务产业集聚带”将围绕建设世界一流滨水活力区目标,做强做优总部经济和商旅文等现代服务业集群。
“东南部科创服务业集聚带”,将重点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科技服务业以及科技类社会组织,努力形成“智慧经济”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载体。
所谓“三区”是指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广州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广州南站商务区三大枢纽经济功能区。
其中,南站商务区的定位显著提升,首次与南沙新区、白云空港相提并论。
所谓“多点”是指北京路、海珠广场、蕉门河等一批标志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从全市来看,“十四五”时期,广州各区的重点服务业发展平台如下:
来源:广州市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
大家知道,今年7月份,广州入选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名单。关于商圈的打造,规划中也有重点提及,要构建“5 2 4”的国际知名商圈体系:
《规划》提出,要打造5个世界级地标商圈,分别是:天河路—珠江新城、长隆—万博、金融城—黄埔湾、白鹅潭、广州塔—琶洲。
对很多城市来讲,地标商圈往往就是一个城市的“市中心”,所以广州这5个世界级地标商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5个城市级的“市中心”。
这将一举打破由“天河路—珠江新城“构建的单中心格局,让广州从一个“市中心”裂变为5个“市中心”。
盘点这5个“市中心”,除了天河路—珠江新城是成熟商圈,其他四个都是建设中的新兴商圈,特别是万博、白鹅潭的定位显著升级,未来将与天河路、金融城、琶洲相提并论。
相比而言,此前呼声颇高的白云新城、黄埔科学城、明珠湾就比较失落了,暂时没有入选地标级商圈。
至于老城区的北京路、上下九等传统商圈,虽然没有入选地标商圈,但被列入“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岭南特色商圈”,定位也不低↓
2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岭南特色商圈:广府活力区(北京路—海珠广场)、大西关(上下九—永庆坊)。
此外,白云机场、广州南站、新塘、南沙邮轮母港四个交通枢纽,则被定为为枢纽型国际商圈↓
4个枢纽型国际商圈:加快建设广州北站—白云机场、广州南站、南沙湾(广州南沙国际游轮母港)、广州东部交通枢纽。
总的来说,5个世界级地标商圈相当于5个“市中心”,2个岭南特色商圈相当于2个“次中心”,4个枢纽国际商圈相当于4个“卫星城”。
3
关于广州有几个“市中心”,根据仲量联行(JLL)今年发布的广州甲级写字楼分布图,也能做出另一个角度的解读↓
通过这张图,可以发现,广州高档写字楼最强势的集群区域还是珠江北岸,从西往东依次有越秀区、天河北、珠江新城、金融城、鱼珠五大板块。
珠江南岸的琶洲、白鹅潭也清晰可见,但整体规模与珠江北岸,还有很大差距。
所以,广州高档写字楼“沿江布局”的逻辑非常明显。
珠江不仅是广州的母亲河,更是广州的产业带与金饭碗。
所以,在广州买房,只要沿江,肯定不会差。
珠江两岸之外,南站、万博、科学城、白云新城等新兴商务区也开始初露头角。
对比来看,JLL这个写字楼地图,更侧重于“产业中心”的划分,而《规划》更侧重于“商业中心”的划分。相比前者,后者更接近人们约定俗成中的“市中心”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