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碰撞假说认为,月球形成于一个火星大小的行星和原始地球在45亿年前发生的大碰撞。碰撞后的物质飞溅到太空,在月球轨道聚集增生,形成炙热熔融的月球岩浆洋,之后从中分异出月核、月幔和月壳的结构。大碰撞事件深刻地改变了地月系统的行星环境和化学组成,是地月系统经历的最重要行星事件。一般认为,大碰撞时的挥发作用会改变月球的元素和同位素组成,但是对于月球圈层分异、特别是月核形成过程还知之甚少,主要原因是缺乏对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的了解。

铜(Cu)和锌(Zn)既是挥发性元素(可以制约碰撞过程中的挥发效应),又是亲铁-亲硫元素(可以制约核幔分异过程),因此可以用来探讨月核分异对于月球化学组成的影响。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科大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黄方团队建立了高精度的Cu-Zn同位素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和英国牛津大学博士Jon Wade以及爱尔兰University College Cork教授Kate Kiseeva合作,通过高温高压实验岩石学,精确地测定了硅酸盐熔体和金属熔体之间的Cu和Zn同位素平衡分馏系数,制约了月核的成分和形成过程。

研究发现,含硫的金属熔体相对硅酸盐熔体显著富集轻的Cu和Zn同位素,而不含硫的金属熔体和硅酸盐熔体之间的分馏较小。这个结果很好地解释了地球和月球之间金属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差别。月、地之间较大的Zn同位素分馏明显反映了挥发过程的影响;虽然Cu的挥发性比K和Ga要弱,但是月、地之间的Cu同位素组成差异要比K和Ga同位素要大。这可能是因为月球的Cu同位素组成不仅受到大碰撞时挥发作用的控制,也会受到月核形成时含硫金属熔体从月球岩浆洋分离的影响;而K和Ga不进入月核,因此不受月核形成的影响。这一工作暗示月核中可能还有一定量的S,这对于理解月球的挥发分组成、月核冷凝以及月球磁场的维持、地月之间晚期加积都有重要意义。

该论文以The effect of core segregation on the Cu and Zn isotope composition of the silicate Moon 为题,近日发表于国际地球化学刊物Geochemical Perspective Letters上(Geochem. Persp. Let. 12, 12–17)。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博士毕业生夏莹为第一作者,Kate Kiseeva为第二作者,黄方和Jon Wade为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中科院先导专项B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

同位素核聚变公式(Zn同位素研究月球挥发和月核形成过程取得进展)(1)

同位素核聚变公式(Zn同位素研究月球挥发和月核形成过程取得进展)(2)

图.利用Cu、Zn同位素研究月球挥发和月核形成过程取得进展

来源: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