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教你发现癌症早期信号(人人都会患癌这11个癌症)(1)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过去的2020年里,全球癌症确诊人数达1930万,因癌症而离去的生命达1000万。其中,乳腺癌新发病例达230万,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种,其次是肺癌、结直肠癌……

我们每个人一生中有1/5的几率罹患癌症,可人们却常认为,咳嗽发烧、皮肤变黄、突然暴瘦等症状,只要不是特别难受,就都不是大问题。殊不知,患癌的风险一直伴随着我们。

我们该怎么做,才能不被癌症抢走我们的“健康主权”?

11种早期症状,是癌症给你的警告

这些症状一旦出现,不容忽视!

1、不明原因消瘦

变瘦,是许多爱美之人的追求,当我们看着体重秤上的数据蹭蹭蹭地往下掉,幸福感也蹭蹭蹭地往上涨。可是,如果你这阵子没有减肥的计划,不运动不节食,体重却莫名其妙地下降了,要警惕这并不是“幸福的信号”,而是“危险的预告”!

记住!短时间内体重急剧下降10%,可能是癌症的早期症状。

2、频繁发烧或感冒

很多癌症患者在发病和治疗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低烧,可能是免疫系统受到了影响,需要前往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排除肿瘤的情况。

如果频繁出现不明原因的流鼻血和感冒症状,需要提高警惕并赶紧就医,排除鼻咽癌的可能。

3、不明原因体虚乏力

当我们感觉到疲劳乏力,不在状态时,常常会认为是工作劳累、压力大、睡眠不足造成的。但如果你发现,你在睡眠充足的情况下,仍然会感觉到体虚乏力,应当及时咨询医生,了解情况。毕竟,很多癌症的早期阶段,都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虚弱和疲劳。

4、咳嗽不停或声音嘶哑

如果出现超过3~4周的咳嗽或支气管炎等症状,应当注意肺癌或声带癌的可能;如果出现6周以上的咳嗽和声音嘶哑,应该小心喉癌。

5、疼痛

出现持续4周以上的不明原因疼痛,警惕骨癌和睾丸癌;

若是女性出现持续腹痛或者腹部不适,例如嗳气、消化不良、压迫感、肿胀和痉挛等,需要警惕卵巢癌的可能;若是出现持续的骨盆疼痛,可能提示子宫内膜癌;

若是饭后胃痛或是腹胀,可能提示胃癌。

6、消化不良或吞咽困难

多与胃癌和食管癌、喉癌有关。

7、大便习惯改变或膀胱功能失常

如果出现频繁便秘或腹泻,大便突然增多或减少、便不干净、大便变扁、变细或不规则等,需要警惕肠癌的可能;

如果发现大便次数变多且颜色发白、奇臭,可能是胰腺癌的早期症状;

若是出现尿血、尿痛或膀胱功能失常等,应及时前往医院,警惕膀胱癌的可能。

8、皮肤或黏膜异常变化

如果皮肤出现新的斑点,或是黑痣发生外形、边界和颜色的改变,以及皮肤出现新损伤后久治不愈,可能预示着皮肤癌;

若是皮肤或眼白突然发黄,首先考虑肝脏或胆囊方面的疾病,也有可能怀疑为胰腺癌、胆管癌等;

若口腔出现白色斑块或舌头出现白点,主要怀疑为黏膜白斑病,不过要是久不治疗,也很容易发展成口腔癌。

9、异常肿块

如果发现有血尿、腰部疼痛、腹部肿块,应当小心肾脏癌;若是女性存在乳房或其他部位的增生或包块,需要前往医院进行诊断,可能是其他疾病,而非癌症。

10、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

若出现莫名的恶心、呕吐、腹胀、食欲不振、尿色明显发黄等,可能有肝癌的风险。

11、异常出血或分泌物异常

痰中带血应当心肺癌;

便血可能是痔疮,也可能是肠癌;

女性非月经期间出现阴道异常出血可能是子宫颈癌或子宫内膜异位;

尿中带血既可能是尿路感染,也可能是膀胱癌或肾癌;

乳头分泌物带血则可能是乳腺癌的信号。

两种不健康生活方式影响癌症发生

癌症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也存在一定的必然性。

偶然的地方在于,一个正常细胞想要发生癌变,需要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受到致癌因素的激活,同时,细胞中的抑癌基因刚好不起作用。能够激活原癌基因的因素可能有辐射、病毒、吸烟等等;而导致抑癌基因失去活性的,最主要的就是机体免疫力的下降。只有多个原癌基因和多个抑癌基因都出现了异常,才会发生细胞的癌变,所以癌症的发生是需要一定几率的。

而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若是长期受到致癌因素的影响或是长期处于致癌高风险的环境中,那难免也会中招。特别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往往会影响癌症的发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副主任邱小明医生提醒大家,这两种不健康生活习惯容易导致癌症缠身↓↓↓

有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WHO(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有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有1/3的癌症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治愈,1/3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

我们能通过三级预防来防控癌症的发生:一级预防为病因预防,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损害;二级预防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级预防为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国癌症基金会提出:“12条防癌黄金法则”

1.切勿吸烟或咀嚼任何烟草类产品

有专家表示,三成以上的癌症与吸烟有关,吸烟会增加肺癌、口腔癌、食道癌等癌症的发病率,还可能引起膀胱癌等癌症。原因在于,烟草中含有煤焦油、亚硝胺等69种致癌物,这些致癌物被人体吸收,引起细胞癌变,逐渐演变成肿瘤。

另外,即使是吸入电子烟或二手烟、三手烟,同样会危及人们的健康,导致癌症的发生。

2.接种疫苗、预防感染

一些癌症是由病毒引发的,例如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降低肝炎的发生,继而降低肝硬化的发生,最终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

通过接种HPV疫苗可以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3.将体重减到正常范围内并且越低越好,降低患癌风险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癌症与体重关系密切。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最新报告列出12种癌症关联超重或肥胖。最合适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在18.5~23.9之间。

注: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²)

4.每天最少中等强度运动30分钟

中等强度的运动,简单来讲就是能感受到心跳轻微加快、呼吸加深加快、感觉稍微劳、10分钟后可以恢复的程度。

不过建议是,年轻人可以做强度大一点的锻炼,如跑步、爬山、打球等,而中老年人可以选择慢跑,老年人最好以快走和散步为主,运动前注意做好热身和防护。

平时的话呢,做家务、上下班走路也可以算是一种运动方式~

5.避免饮用含糖饮料,限制进食热量密度高的食物

有研究表明,高糖饮食易增加患癌风险。因此,含糖饮料、薯片、炸鸡以及其他高糖分、低纤维或高脂肪的加工食物,切记少吃少喝!

6.多吃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食物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健康饮食结构关联患癌风险下降,特别是肠癌和乳腺癌。因此建议,每天应进食300克~500克蔬菜,200克~400克水果,全谷物和杂豆50~150克、薯类50~100克。

另外,罐装水果和果汁防癌风险不如整个的新鲜水果,全谷类防癌效果优于精制面粉。

7.减少进食红肉,避免食用加工肉类

应避免或限制摄 入加工肉制品和红肉(如牛肉、猪肉和羊肉等),可以尝试用禽肉、水产品取代红肉,一星期吃2~3次鱼。

8.限制酒精饮料

WHO建议饮酒越少越好,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g(≈750毫升啤酒≈一两白酒),女性不超过15g(≈450毫升啤酒≈30克白酒),孕妇、乳母及青少年禁止饮酒。

9.限制食用高盐分的食物和经盐(钠)加工的食物

中国营养膳食指南推荐每日应摄取少于6克的盐。

10.不要使用营养素补充剂预防癌症

癌症学会主管预防和早期检测事务的副总裁劳拉·马卡罗夫说: “没有一种食物或一组食物足以大幅降低患癌风险。现有和正在发展的科学证据显示不应集中补充某种营养元素,而应采取更全面的饮食模式。”所以说,与其吃营养素补充剂,不如多吃蔬菜水果。

11.推荐母亲纯母乳喂养婴儿至六个月大,然后再添其他食物

因为母乳中含有婴儿成长所需要的免疫球蛋白,例如 IgA、IgG、IgE、IgM。特别是 IgA,能够帮助婴儿抵御某些病毒、细菌和一般抗原的入侵。可是刚出生的婴儿自身还无法合成 IgA,于是需要依赖母乳,从母乳中获得这些免疫物质,来增强自身抵抗力。

12.保持平衡的心态和心理健康

情绪和健康之间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研究表明,人体内如果产生了负情绪且长期没能得到及时的排解,那么负情绪可能会进一步影响人的中枢神经,扰乱机体分泌,进而使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系统识别恶性细胞的能力减弱,那么此时,癌细胞就有可能乘虚而入了。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态,及时排解不愉快的情绪,你离健康就更进一步了!

这12条防癌法则,你掌握了多少?快来测试一下,了解你日常生活中存在多少的致癌风险?

在这个人人都可能患癌的世界里,有时候,你的一个随手转发或是善意提醒,便能让身边的人提高对癌症的警惕,学到防治癌症的方法,避免被癌症盯上。所以,还在等什么呢?快分享这篇文章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吧~

文章来源:觅健“肺癌康复圈”

责任编辑:觅健小可

审核专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副主任医师 邱小明教授

封面图源:图虫创意

参考来源:

[1]防患未然,警惕癌症第一信号![J].内蒙古人大,2016(05):46.

[2]新版防癌指南发布[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10):1244.

[3]中国营养膳食指南.

[4]生命时报《为什么癌症那么容易转移复发?90%的癌症患者死于它》

[5]人民日报《癌症的这些警告,你了解吗?》

[6]李尚芳,赵小红.母乳喂养的优点及常见问题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7(12):24.

[7]李小彬.“情绪”和“癌”的那些事儿[J].健康博览,2021(02):48-49.


攻克肺癌的路上,邱医生与你同行。

声明:本文旨在传递医学信息,不构成对任何药物的商业推广或对诊疗方案的推荐。如有身体不适,请根据实际情况前往医院就诊,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