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古代社会极其看重婚姻,他们认为婚姻之事,是一个人的终身大事,既然如此,婚姻的对象是不是值得迎娶,亦或是是否值得托付终身,便是需要着重去考量的问题。

在那个年代就开始逐渐衍生出的相面之术,在解决这个事关人生的重大问题上,也发挥出了不小的作用。

由此也有一句俗语流传下来:“娶妻莫娶翘翘嘴,嫁汉别嫁天庭垒。”

古人做媒是否一定要媒婆(娶妻莫娶翘翘嘴)(1)

那么翘翘嘴是什么,我们通过字面意思上来了解,也能猜到个大概。

它的意思便是人的上嘴唇往上翻,深深地翘起的模样的嘴型。

翘翘嘴看起来如同经常嚼舌根的人才会有的嘴。

可想而知,如果是这种背地里经常嘴碎的妇人,倘若娶到了家里,或许会因为她管不住嘴,亦或是过于花言巧语,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并没有好处,因此这也是娶老婆不娶长了翘翘嘴的人的原因。

至于第二句,嫁人不嫁给“天庭垒”,就让我们感到困惑了,天庭垒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嫁人不能嫁给这种人?

嫁汉别嫁天庭垒

古人做媒是否一定要媒婆(娶妻莫娶翘翘嘴)(2)

相由心生,人们深深地相信,一个人的长相面貌便是一个人心灵世界的体现。

正因如此,相由心生这个观念也被许多古人奉为真理,他们通过判断一个人的面部各个部位的生长状况,来判断这个人的本性,是阴险,或是狡诈,是善良,或是青云直上……

通过判断一个人的面相,来判断这个人是不是值得深交。

《冰鉴》里提出,看人要看骨,也要看面。

而看面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天庭”。

古人做媒是否一定要媒婆(娶妻莫娶翘翘嘴)(3)

说到“天庭”二字,也就不得不仔细地说一说这相面之术。

它是我们破解“天庭垒”这个名词的关键。

相面之术,是古代人的一种识人技巧。

它将人的面部分为整整十三个重要部位。

天庭,其实就是指人的额头。

古人认为天庭代表了一个人先天的富贵命,天庭光洁饱满才称得上好。

古人做媒是否一定要媒婆(娶妻莫娶翘翘嘴)(4)

日常生活中,当别人赞美一个人额头的好看时,我们更多便会听到他们夸赞对方天庭的饱满。

正所谓是“取五官之有成”,天庭在面相中的地位,我们可以从这句话里看出冰山一角。

多数历史里那些留名史册的人物,大多都是天庭高而圆满的人物。

这一点相面的共识也渗透在古代人民的文学作品里,在《初刻拍案惊奇》里讲述的一个天才少年,他的父亲积德向善,而他的母亲一日里做梦,梦到有一个金身罗汉下落。

后来母亲生下了这个孩子,生产的时候奇异的香气充满了房间。

古人做媒是否一定要媒婆(娶妻莫娶翘翘嘴)(5)

而这位有颇为神奇的诞生经历的孩子,生就了一副不凡的长相。

他“生得天庭高耸,地角方固”,小小年纪的他就展现出远超同龄人的天赋,特别在看经书上的字的时候,更是过目不忘。

可见是虽然世上人们的样貌各有千秋,但拥有圆而饱满的额头,反而是人们对贵人的共识。

了解过了“天庭”,那么“垒”又是什么意思?

我们将这个字单独拎出来看。

垒,这个字本来指的是绑人用的黑色绳索,它延申出的意思是捆绑与拘禁。

古人做媒是否一定要媒婆(娶妻莫娶翘翘嘴)(6)

天庭垒,大意便是将天庭紧紧拘束起来,也就是额头紧紧皱起来,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皱眉的意思。

试想,一个人倘若常年紧紧把眉头皱起,这个人大概会是一个怎样的性格呢?

大概就几个可能,要么这个人时常思春悲秋,要么这个人或许总是感到诸事皆是事事不顺心,时常烦闷而经常皱眉。

还有一点更可怕,那就是这个人可能脾气不太好,因此时时刻刻把眉头紧皱着,那么假若嫁给这个脾气不好的男人,或许女子婚后的生活便会面临家暴或者冷暴力的不幸。

至于这个观点到底真不真实,还需要人们去进一步地判别。

这一点或许颇有争辩,反而是有关相面之术的许多历史往事,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地谈论。

知人知面知心否

古人做媒是否一定要媒婆(娶妻莫娶翘翘嘴)(7)

提到相面之术,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也涌现出过不少的奇人。

汉高祖的皇后,也是后来垂帘听政,独揽大权的吕太后——吕雉。

不过这个故事里要讲的相面之术奇才不是她,而是她的父亲,吕公。

事实上,正是因为父亲吕公,才有了后面至高无上的吕太后。

当年的吕公与沛县的县令交好,为了躲避仇敌,吕公带领全家搬迁到了沛县。

吕公抵达沛县,开展宴会。

古人做媒是否一定要媒婆(娶妻莫娶翘翘嘴)(8)

各路的地方势力前去拜访这位县令的贵客,都带了价值不菲的礼物,因此宴会便定下了规矩,带的礼物价值不到一千钱的,便自行往堂下坐。

彼时还是一个普通小亭长的刘邦,也前来拜见这位贵客。

不过他心高气大,看不起那些谄媚的官吏们,因此假称自己向吕公献礼,向吕公祝寿一万钱。

其实他自己一分钱没带,为的就是戏弄这些官吏们。

然而初来乍到的吕公可不明真假,一听居然有人为他进献了一万钱祝贺,受宠若惊与震惊之余,赶忙起身要去亲自迎接这位贵客。

古人做媒是否一定要媒婆(娶妻莫娶翘翘嘴)(9)

乍一眼见到刘邦,善于相面的吕公一时间更加恭恭敬敬,他对这位小官吏格外敬重,特意将他领到了堂上就座。

有了这场宴会的主角,吕公的尊重,无异于给刘邦变相撑腰。

他借着酒席随意戏耍客人们,原打算就这么打道回府,结果却在酒席将要散场的时候,被吕公几度眼神示意,留了下来。

吕公对刘邦真挚诚恳地说:他从少年时便喜欢相面之术,相过的面如过江之鲫,但却从来没见过像刘邦这样贵气势不可挡的面相。

《史记》中记载,刘邦的样貌便是“隆准而龙颜”,就是说刘邦有着高鼻梁,以及像龙一样饱满的额头。

如此相貌,也难怪吕公会认为刘邦贵不可言。

古人做媒是否一定要媒婆(娶妻莫娶翘翘嘴)(10)

吕公格外珍惜刘邦这样的面相,也看重刘邦的面相背后可能带来的富贵的天命,以至于提出,愿意让自己的亲生女儿,给刘邦做他的贤妻良母。

刘邦自然是满口答应。

婚后的吕雉为刘邦生下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一次吕雉带着她的两个孩子在田地里除草,正好遇到了一位讨水的老人。

老人也为吕后看相。

直说吕雉将是日后的贵人,吕雉急忙让老人也看看她的孩子们。

古人做媒是否一定要媒婆(娶妻莫娶翘翘嘴)(11)

老人略微沉吟片刻,回答道:吕雉的显贵正是因为她的儿子,除此之外,她的女儿也是一个贵气的福相。

老人讨了碗水,看过了相,便施施然离开了。

而刘邦正好告假回家,听到了吕雉提及这件事,赶忙追了上去,追问老人自己的面相又如何。

老人只笑着说:他早已相面过了吕雉以及他的孩子,自然而然刘邦本人也是极好的贵相。

不论是擅长相面的吕公,还是路过的了解相面之术的老人,他们都无一例外对于刘邦的贵气面相报以深远的期待。

古人做媒是否一定要媒婆(娶妻莫娶翘翘嘴)(12)

而刘邦居然也没有辜负吕公的这一番好意与老人的预言,后来他斩白蛇于涸泽,受天命而起兵攻占咸阳,推翻了秦朝严苛残酷的统治。

一个小小的沛县亭长,后来在相面之术神秘的预言与期望中,波折而壮阔地掀起秦朝末年的战火。

他最终也打败了他的对手西楚霸王项羽,从此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也就是后世人们常常提起的汉高祖。

而本来或许命运平凡的吕雉,也因此而成为了尊贵的皇后。

吕雉的儿子就是后来的汉惠帝刘盈,女儿便是后来的鲁元公主。

因为汉惠帝刘盈,吕皇后也在深宫里几经波折,也终于成为了那个权威赫赫,一手遮天的吕太后。

古人做媒是否一定要媒婆(娶妻莫娶翘翘嘴)(13)

除了汉高祖一家子与相面之术的紧密联系,清朝的曾国藩也与相面之术有着不解之缘。

为此,曾国藩甚至专门写了一本相面识人的书,也就是现今还在流传着的《冰鉴》,书籍可谓是汇集了他毕生的识人知世的经验,给予了许多热爱相面之术的人一些经验与借鉴。

比如看人除了要看骨,还得看人的面部,“面部如命”也是曾国藩的重要观点之一。

他将人的面貌分为清、秀、古、奇四种,除此之外,观察人面部上的科名星与阴骘纹,也是他自己独特的相面之术特点。

相面之术似乎就此就被正确的高光笼罩,然而我们仔细回想,仔细判别,莫非每一个翘翘嘴的女人,或是天庭垒的男人,真的都是爱碎嘴,或者是易发怒的人吗?还有,面相真的就决定了人们的一生吗?

答案毫无疑问,是否定的。

结论

古人做媒是否一定要媒婆(娶妻莫娶翘翘嘴)(14)

娶妻当娶贤,在相面之术的说法下,翘翘嘴这种嘴型的女孩可能便不是贤妻良母的最佳选择。

除此之外,拥有天庭垒的男人也不是古人嫁娶的选择。

因为天庭垒形容的是人的眉心的折痕,拥有天庭垒的这个男人可能常年皱着眉头生气,可能也会导致婚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

虽然古代的多数人深信着相面之术,然而现代的一部分人深信的也不少。

其实在事实上,我们的面相到底如何,为何会生长成那个模样,与我们基因的遗传关系密不可分。

古人做媒是否一定要媒婆(娶妻莫娶翘翘嘴)(15)

眼窝是深邃,抑或是平浅,鼻梁是高耸,或是低平,耳垂是圆厚还是扁薄,眉毛是浓是淡,眼睛是大是小,嘴唇是厚是薄……它们首先先天取决于我们的基因,再在后天影响于环境。因而相面之术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却也并不代表绝对的正确。

正所谓知人知面还不知心,有些人面上笑容如沐春风,背地里却可能是一只笑面虎;有些人外表凶悍雷厉风行,内心却可能也有着似水柔情;有些人看似唯唯诺诺,忠心耿耿,无人得见的地方却可能张狂又肆意……

因此我们可以了解一定的相面知识,但却不必完全相信相面之术的断言。

为此而感到欣喜若狂,或是沮丧或是绝望,也都并不必要。我们始终应当坚信的是:无论面相如何,命运始终都该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