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我们分享了佛教的缘起,今天来说说佛教徒为何都食素。

食素与佛教之间有着深切的渊源和关系,很多世界著名学者都对这个问题做过深入研究,然而关于佛教徒为何偏好食素这个问题,学术界仍存在分歧。

大多数学者认为,佛教徒食素是跟“大慈大悲”的佛教理念一脉相通。因为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基本理念是众生平等,众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此处的“生”并非专指人,佛教“五戒”中排在第一位的也是“戒杀生”。比佛教历史更古老的婆罗门教、耆那教也讲“五戒”,尽管内容不尽相同,也都包含不杀生这一条,但他们所说的“生”,指的就是人,而佛教不是。佛教中的不杀生,不仅包括不杀人,还包括不杀其他一切众生——有意识的生命,包括动物。因为动物在被宰杀的时候,脸上往往会表现出惊恐或愤怒的神情,并伴随声嘶力竭的哀鸣或哀嚎,这在以慈悲为情的佛教徒看来是不吉利的,因为佛教讲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于是认定无情宰杀动物这种“恶行”必然会招致恶报。佛教后期的典籍,如《涅槃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央掘魔罗经》《梵网经》《首楞严经》等,都明文指出不得食一切众生肉。

佛教为什么是素食主义者(佛教徒为何食素)(1)

那么佛教是不是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明文规定不得食肉呢?《涅槃经》中迦叶菩萨问佛:“云何如来不听食肉?”佛言:“夫食肉者,断大慈种。”迦叶又问佛:“何故先食三净肉乃至九净肉?”佛告迦叶:“是因事渐次而制,当知即是现断肉义。迦叶,我从今日,制诸弟子不得食一切肉也。”由此看来,佛教并非一开始就主张食素,关于该吃素还是该吃肉,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佛教为什么是素食主义者(佛教徒为何食素)(2)

从相关佛教经文上可以看出,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一开始也是吃肉的。因为托钵化缘时,他处于被动地位,施主给什么就得吃什么,没有商量的余地。他也曾对徒弟说过,在特殊环境下可以吃肉,但尽量少吃,并且只能被动接受,不能主动索取。他还允许教徒们吃“三净内”,所谓“三净肉”,就是“不是我杀手杀的,不是为我而杀的,不是我亲眼看见被杀的”三类,后来又加“自死之肉”和“被遗弃之肉”合称为“五净肉”,进而又演变成“九净肉”。也就是说,佛教徒可以吃部分肉。那食素之风又是如何在佛教徒之间盛行的呢?佛教终究讲究“戒杀生”,释迦牟尼也多次告诫徒弟尽量不吃肉,少吃肉,以利于修行,为了恪守“戒杀生”的戒律,达到功德无量的修身境界,某些佛教徒便走了极端,干脆坚持并宣扬不吃肉,只吃素,“酒肉和尚”因此遭到重创。

由此看来,食素又略带“苦行”的味道,但它终于还是占了上风,素食越来越为广大佛教徒所推崇,并被广泛写进佛教经文中。《梵网经》中说:“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大乘入楞伽经》更进一步从因果轮回的理论角度来阐明食肉的过失。经中指出,众生从无量劫以来,流转于六道轮回,生生死死,轮转不息,曾经都是父母兄弟,男女眷属,乃至朋友亲戚,如何忍心取而食之。佛经中也说,教徒达到“入灭”境界后必须连“三净肉”、“五净肉”也戒吃,否则必遭天谴。

也有的学者认为,食素与“大慈大悲”修身养性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这一派学者认为,通过食素可以达到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通过食肉也可以达到同样的境界,选择食素与否跟各国的文化习惯、民族传统是密不可分的。比如佛教密宗盛行于西藏、青海、内蒙古、尼泊尔、锡鑫等地区,这些地区都是崇山峻岭与高原地带,气候严寒,不适合农耕,只适合畜牧,故游牧民族从来不种农作物,而是随着水草的条件不断迁徙流转,以畜牧牛羊为主,以食肉为主。佛教传入以后,不但没有改变当地食肉的风俗习惯,而且跟当地的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浓厚原始宗教色彩的密教。

西藏原始的本教(黑教)的神秘特色与咒术,成为密宗佛教的主要特色。西藏、青海等地区食肉的传统到今天都没有改变,民说管正在尝试着开发农业。现在密教已传到世界各地,它的神秘吸引了大批西方人。但西方信仰佛教的人既没有追随西藏而坚决食肉,也没有因为佛教的“大慈大悲”而坚持食素,食肉的可能是密宗佛教教徒,食素的也未必是因为领教而食素,如今的社会,选择是多元化的,很多人的选择只是基于对营养学的不同看法,跟领教与否没有必然联系。

佛教传入中国,又跟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中国儒家文化以“仁爱”为本,也讲究修身养性,对于动物,孟子曾说:“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并且中国佛教徒不托钵乞食,只是在寺院中自炊自食,所以就形成了食素的传统,尤其是信仰佛教的梁武帝,对中国佛教食素的推广起了很大的作用。中国佛教徒有出家和在家之分,出家 的僧侣既然食素,在家的信徒也就大多趋向食素。而食素的目的,只因“出家人以慈悲为怀”。

总而言之,佛教食素因基于“慈悲”的修身理念而备受推崇,佛教食肉也因其文化的不被渗透而开脱了“罪责”,在佛教徒看来,能食素处且食素,肉以少吃或不吃为妙;在不信佛教的人看来,食素食肉是现代社会多元化的选择,跟信教与否没有必然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