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匆匆,往事已远我1980年考入甘肃工业大学机制专业,后留校任教,毕业已经三十八年了,那时候上大学是很珍稀的事,回忆起大学生活,依然是那样自豪与激动我们这一批60后大学生们,沉浸在“铁饭碗”的幸福海洋里,正当青春的年华,演绎着别样人生,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八十年代大学生现在都混的如何了 青春不留白八十年代的大学岁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八十年代大学生现在都混的如何了 青春不留白八十年代的大学岁月

八十年代大学生现在都混的如何了 青春不留白八十年代的大学岁月

岁月匆匆,往事已远。

我1980年考入甘肃工业大学机制专业,后留校任教,毕业已经三十八年了,那时候上大学是很珍稀的事,回忆起大学生活,依然是那样自豪与激动。我们这一批60后大学生们,沉浸在“铁饭碗”的幸福海洋里,正当青春的年华,演绎着别样人生。

80年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百业初兴,经过了十年动乱,国家正在恢复元气,思想和生活的自由逐渐开启,是冬天远去的脚步,80年代的大学校园生活,值得重温,虽然简单,但是快乐常在。如今,千万次回眸仍然令人神往、回味无穷……

进入8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开始逐步进入正轨。我参加高考的198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为333万,录取人数为28万,录取率为8%;而如今,2021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078万,录取人数为1001.32万人,全国高考录取率高达92.89%!1980-1989年十年间全国高考招生人数只有483万,平均每年不到50万人。

高中毕业时,经历了十年文革的风风雨雨,看过战天斗地的硝烟弥漫,见证了一代知识青年从踌躇满志到深刻觉醒的过程,大家都笃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要远离政治,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理科。我们高中全年级十个班,竟然只有一个“文科”班。四十年过去了,近年来的芯片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支撑大国重器的依旧是“数理化”,而不是那些“赚快钱、好当官”的经济文管类专业。

80年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惨烈竞争,打造了货真价实的一代“天之骄子”。我们1980年上大学的很多人是整个家族、甚至是所在村镇的第一个大学生,换作今天也许都可以轻松进入“双一流”大学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进入大学,我们的拼命苦读,生怕对不起父母、师长,那种学习精神恐怕是今天的“佛系”一代大学生难以想象的。

80年代很多师生在正式场合都会佩戴校徽,走在兰州的大街上,我们胸前别着甘肃工业大学的校徽,会引来诸多羡慕的眼神。“知识改变命运”、“寒门出贵子”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更多的得以实现。那时候的大学生,确实是真看书真学习的,我上大学省吃简用的那几个钱,也确实是大都买书了,记得当时比较畅销的书是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等,当然还有王朔的小说。托夫勒也许并没有给我们带来直接财富,但他许给了我们一个梦想,多年以后,当年阅读托夫勒的80年代年轻人已成为中国经济建设的中流砥柱,托夫勒的思想或多或少在指引着我们“创造未来”。

当年的我们唱着谷建芬作曲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从四面八方走到了一起,那个时代的大学真是一个充满了憧憬和理想主义的地方,大乱甫定,新时代开始的兴奋感写在每一张年轻的脸上。

大学三年级时,我们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远赴湖北十堰第二汽车制造厂(简称二汽)实习四周。二汽属于国家三线建设企业,坐落在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的鄂西北,南面就是神农架。二十四个专业厂布置在二十三条山沟里,生产“东风”卡车,人们这样形容十堰这个偏僻的山区小镇:十堰真奇怪,一条马路直通外;说它是城市,种瓜又种菜;说它是农村,工厂山沟盖。

很多同学都是平身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火车,从兰州到十堰,要花近三天时间,兰州到洛阳24小时、洛阳到襄樊10个小时,襄樊到十堰,还得5个小时。“千里江陵一日还”,在高铁时代的今天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一个月的实习,我们住在二汽发动机厂附近一条小河边山坡的几排茅草屋里,这里曾经是建厂初期为改善职工生活,工厂后勤部门养鸡的鸡棚。深秋的十月山区雨水很多,上山的小路泥泞不堪,下起雨来茅草屋子里滴滴答答漏个不停,阴冷潮湿。去车间实习之前,床上还要放个脸盆,雨大的话,回来脸盆的雨水早满了,大家为了学习知识,没有一个人嫌条件差闹情绪。

那时候的生产实习可不像今天的大学生走马观花式的实习,老师认真教,学生刻苦学。第一次见到当时国内最先进的汽车制造生产线,同学们的兴奋溢于言表,无比自豪。我们在发动机厂一条条生产线上穿梭,对着课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熟悉发动机“四大件”(曲轴、连杆、缸体缸盖、离合器)的加工工艺,看夹具、画结构、问问题,回到宿舍趴在床上整理实习笔记,同学们讨论的热火朝天,一个月下来,收获满满。

今天回望,大学时的那些故事和经历,对自己后来的成长和教育观念的形成影响不小,上大学之前知道的中国仅仅在书本上,而大学期间现实中认识和感知的中国才是现实的,只有在活生生的现实中,才能真正认识了解,进而感知思考自己的国家。在那个年代,各个领域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激荡与变革,每个人都面临着从思想到人生的剧烈转变。那是一段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的岁月,我们和国家一起觉醒,承启着一个时代的波澜壮阔。

如今再翻开那时拍的老照片,感觉社会在变,国家在进步,我们的观念在改变。但是从大学到社会课堂中逐渐形成的那种家国天下的思想和情怀至今未变。

青春之美,无以复加。闲暇时间翻开大学毕业纪念册,看到一张张年轻帅气的黑白免冠照片,一页页手写的祝福语,眼前就会浮现出那些熟识的面孔,想起共同经历过的点点滴滴,沉睡的记忆与情愫会涌上心头,即使四十年过去,心动依旧,仍然眷恋当年进入大学校园时的心情,早餐吃着一毛五的工大食堂烤制的松软雪白的面包(今天似乎叫“手撕面包”),飞奔到1号教学楼占座位,人生就此翻开新的一页,美妙、新奇、激动!

当韶华渐逝,回想青春时的故事,或欣慰或遗憾,但一切都永远的成为了过去。我们从青春走到暮年,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思想解放,上世纪90年代的市场经济,新世纪的全球经济,新时代的“中国梦”,每一个时期都有感动我们的地方,但再也没有一个事件能像1980年的高考那样激动人心,那样永载史册。

真想能够重回到大学时代,迎面走来四十年前懵懵懂懂的自己,约他坐下来,一起聊聊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