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和噶礼最后结局(电视剧中的大反派为什么总是噶礼)(1)

于成龙以兼任兵部尚书职杀赫里(噶礼)

康熙和噶礼最后结局(电视剧中的大反派为什么总是噶礼)(2)

丧心病狂的赫里(噶礼)杀了于成龙的幕宾柳晋阳

二月河著的小说《康熙王朝》中的甘陕总督、皇亲国舅"葛礼",康熙亲征噶尔丹时,因"葛礼"不发军粮而被年羹尧用天子宝剑杀死;《康熙微服私访记3》《锦袍记》里宜妃的亲戚、在杭州当总督的噶礼与太子密谋杀皇篡位,被绳之以法,并查抄了总督府;电视剧《于成龙》中的赫里是江宁将军,皇上的外甥。赫里用权势逼迫于成龙放弃审理"火耗案",杀死了于成龙的幕宾柳晋阳,被于成龙斩杀。

《康熙微服私访记3》中的噶礼与太子密谋杀皇篡位,被绳之以法,家被抄

查找清史资料,能和皇亲国戚、总督、将军、"葛礼"、"赫里"对上号的就是噶礼,有网文直接点明电视剧《于成龙》中的赫里也是噶礼,康熙王朝只有他才可能与戏中的故事情节相匹配。历史上的噶礼,栋鄂氏,满洲正红旗人,是何和礼四世孙。何和礼是后金五大臣之一。明万历十六年,何和礼率兵护行太祖努尔哈赤的妃子,后被授一等大臣,隶满洲正红旗。事太祖三十余年,积功至子爵。噶礼受祖宗阴德,当上了吏部主事、郎中。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帝亲征,噶礼随左都御史于成龙督运中路军的粮饷,首先到达康熙帝所驻之处。康熙帝召见,他回答问题很使皇上满意。不久,提升为盛京户部理事官。一年多三次提拔,授为内阁学士。

康熙和噶礼最后结局(电视剧中的大反派为什么总是噶礼)(3)

年羹尧。小说《康熙王朝》中因"葛礼"不发军粮而被其杀死

康熙和噶礼最后结局(电视剧中的大反派为什么总是噶礼)(4)

噶礼的四世祖何和礼

噶礼任官时"贪婪无厌,虐吏害民",多次被弹劾贪污,还是得到康熙帝的信任,历任内阁学士、山西巡抚、右副都御史、户部左侍郎。康熙四十八年,升任。康熙五十年因噶礼与素有清名的巡抚张伯行因科考案互参被革职。

康熙五十三年,噶礼母亲把噶礼告到康熙那,告他与人合谋在食物中下毒,图谋弑母,噶礼妻以养子干泰,纠众毁屋。经刑部审问属实,拟处噶礼凌迟极刑,妻子绞刑。康熙帝令将噶礼自尽,妻子从死。

二月河著的《康熙王朝》中的葛礼在康熙30年时就被年羹尧杀死了,估计是小说为了表现年羹尧的突兀、大胆和嗜杀。电视剧《于成龙》是为了烘托于成龙的、大公无私、敢作敢为杀死了赫里这个皇亲国戚。《康熙微服私访记3》里还把噶礼与争立储君扯到了一块,又演了一把坏人。

为什么总是噶礼当反面人物?细究其因,康熙在位61年处死像两江总督这么大的官,还真不多。结党营私的鳌拜,是老死在囚牢里的,参与皇太子之争被康熙称为本朝第一罪人的索额图是被圈禁在宗人府饿死的。因朋党之罪被罢黜的明珠,还官复原职只是不再重用。康熙说噶礼"其母尚耻其行,其罪不容诛矣!"。刑部定噶礼当以极刑,康熙却命噶礼自尽了。康熙很会做人的,一般不处死大臣

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像秦灭六国、焚书坑儒、汉高祖杀功臣韩信、彭越、英布等、汉武帝巫蛊之祸杀太子、李世民"",杀兄长、四弟及二人诸子,明太祖朱元璋有34个功臣,他杀了30个,还掀起了胡惟庸案、蓝玉案,都是杀人如麻,康熙和宋太祖算是杀大臣比较少的。所以,也不怪作家和编剧总拉噶礼当反面人物了。

小说、电视剧绝不是历史,像《三国演义》不是《三国志》,历史并不像戏一样那么曲折离奇。但也可以看出小说家、编剧的用心良苦和艺术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