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求助:姐姐好,上学期放学前,我打扫教室卫生时捡到一支钢笔。当时正准备去操场那边倒垃圾,就顺手放口袋里了。倒完垃圾后把笔送到班主任办公室,结果刚掏出笔还没来及说话,班主任就很大声音的说,“原来赵文强的笔是你偷的?”我一下子就愣在那儿了,脑子一片空白,呆了半天才反应过来,哭着跑出了办公室,躲在厕所背后角落里哭了很久。班主任的集体大办公室里当时有那么老师在,他们都知道了我是个小偷。回家后我也没敢说,爸爸妈妈不会相信我的。整个假期都没敢出去玩,怕小朋友们知道我是小偷。新学期要上三年级了,可我不想去学校了,同学们都知道了我是个小偷吧?我该怎么办?

孩子在学校受老师冤枉家长怎么办(小学生在学校被冤枉)(1)

答:亲爱的小清清,我相信你!我很想很用力很用力地抱抱你,你勤勤恳恳地打扫教室卫生、去操场那么远的地方倒垃圾、捡到同学的钢笔第一时间送交老师……你这样好的孩子,你有什么错?你没有错!错的是你的班主任老师,他应该当着那个办公室里所有老师的面向你大声地道歉!我猜,很可能是在你去操场倒垃圾的那个时间段,那位粗心丢了钢笔的同学去跟老师说他的“钢笔丢了”,而当你倒完垃圾后把钢笔送到老师办公室,班主任脱口而出的那句话并不是他的本意,他只是在为放学事宜忙到焦头烂额大脑近乎空白到完全忘掉了教师最起码道德底线的情况下,不过脑子的顺延“钢笔丢了”这件事顺口溜出“是你偷了”这种口误了的混帐话——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公共场合对自己学生声音很大地说出这种话,绝对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身为小学教师者共同的耻辱!

亲爱的小清清,这件事,你一定要求助于家长,你也要相信他们。一要将事件本身,原原本本给他们说明白;二要将你在事件发生之后的委屈、难堪、伤心和心理压力,原原本本给他们说明白;三要在他们的陪同下去跟班主任原原本本说明白,并要求班主任向你道歉。

需要注意的是道歉的方式:

第一,不只是旧事重提说一声“对不起”,而是要转换一个角度当着那个办公室所有教师的面表扬你、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你,表扬你是个拾金不昧、品行高洁的、很好很好的好孩子!

第二,旧事重提的那一声“对不起”,只给你和你的爸妈说就可以了,没必要当着其他老师或同学的面说。就像是“不想要大象”而人们会下意识去想大象一样,人的记忆和意识是很古怪的,不要给任何人机会让他们把“小偷”这个词与你联系在一起。

亲爱的小清清,小朋友们的好心好意被老师、同学甚至家长冤枉而倍受委屈这种事,全国乃至全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被冤枉就是被冤枉,被冤枉而强加的“罪名”怎么可能是真的?被冤枉而强加的“罪名”你自己一定不要“认为”它是真的,更不要“认为”小朋友和同学们、老师们已经相信它是真的。

亲爱的小清清,在你将后来的成长过程中,很可能还会遇到类似被冤枉的事,被冤枉了,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据理力争,一定要为自己讨回真相!被冤枉这种事一旦发生了,再怎么疼再怎么苦,也一定一定要忍住眼泪,眼泪只对亲人有用,除此之外眼泪是这世间最没用的东西。

亲爱的小清清,也给你讲一桩我家孩子被冤枉的往事吧,希望能够对你有用,也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在遭受冤枉和委屈的时候能够有力气、有勇气、有智慧为自己讨要公道。即使自己太弱太小而无能为力,也一定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父母,只要你肯真诚地、用心地、仔细地说清楚,他们最初哪怕多么暴怒或武断,最终必然是会在你的坚持下认真地、用心地倾听并为你提供最需要的帮助。如果有些小孩子不幸遇到了最不可理喻、最无法沟通的父母,那就向身边其他成年亲人求助吧,关系亲密的哥哥姐姐、叔叔伯伯、姑姑姨姨之类的,只要你学会开口求助,终将会得到自己最需要的主持和帮助。

孩子在学校受老师冤枉家长怎么办(小学生在学校被冤枉)(2)

1、被老师和同学冤枉,没人倾听他细说真相

时间是十几年前的夏未,课间时分,某小学二年级教室后门外突然响起一声惨叫,同学们唰一下围过去,原来是有一个孩子的手指在后门门框处被夹到了,受了伤了。

同学们赶紧报告了班主任。班主任当然要展开调查啊,调查的结果是,我家孩儿是没跑儿的、笃定的唯一嫌疑人——不,没有嫌疑的过程。老师也罢,过道里玩耍的同学也罢,在后门和前门之间跑进跑出的同学也罢,大家众口一词一致认为是我家孩儿把门关下去把那个同学的手夹了。

老师约了两家家长见面共同协商处理这个事情,对方的家长很强硬,提出了多项要求,一是登门道歉,二是负担医药费,三是赔偿费2000块钱,不然的话他们就要诉之法律等等——登门道歉、负担医药费这都是情理之内、常理之内的事,没有任何可说的。至于第三条赔偿,这个虽然是出乎意料,也违背孩子们游戏致浅表轻微伤的交际法则,但我和孩爸还是答应了。

第一时间去医院给那孩子看伤,医生说没啥大问题,涂了点外用药,包了层纱布完事。之后,我们又买了丰厚礼品与孩儿一起到那孩子的家里慰问和道歉,同时将那2000块钱给送到。说实话,十几年前的2000块钱还是挺多的,尤其对西北之北某个偏远小城来说,2000块钱相当于我当时六个月全部工资的总和,也相当于2019年本城大多数居民整整一个月的工资。

可是能怎么办呢?八字还没一撇时候对方就强硬提到要诉之法律。不是害怕他们诉诸法律,不是害怕他们在法院系统从业,而是本能地觉得积极背负责任才是对我孩儿最好的守护和教导。更何况,这些小家伙们天天在一个教室里上课,可家长们却因为手指被夹出青痕而闹腾到对薄公堂实在太难看了,伤情理,伤体面,也损伤小朋友们在一起无拘无束玩耍的单纯与立场——这是我的错,委屈了我的孩儿小小年纪承担了不该他承担的全部责任!

虽然,他也有错,他错在不应该把公共场合的那扇门当作个人玩具开开合合,但同学受伤这事儿,就必须他来承担全部责任吗?那个时刻,我的孩儿被吓坏了,整个人懵懂了好几天。他只是一个七岁刚过一点儿的小小孩子,他没法子在事件发生的那个时刻立即条理分明、逻辑清楚地将整个过程叙述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身为他家长的我,面对老师和同学们的众口一词,没有法子、没有渠道还愿事件的全部真相。

没人追寻并细细倾听他,听他细细回忆当初的全部真相,包括我。

于是,这件事也就这么了了。

且让我们回过头去,以我如今的阅历、经验与守护孩儿的真心真情,再次回望十几年前的那个小小事故!

孩子在学校受老师冤枉家长怎么办(小学生在学校被冤枉)(3)

2、当初那个同学手指受伤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当初那个同学手指受伤的真相到底是什么?真相很可能是这样的:

时间是十几年前的夏未,天气依旧很热,刚一下课,二年级的小同学们就一窝蜂的开始往外面挤,有些同学往楼下跑去玩,有些同学在教室门口的楼道玩,还有一些同学绕着教室从前门到后门跑进跑出的。

我家孩儿个头偏高,老师安排的座位总是在后面,每次调整也都是整列整列调,这一周孩儿刚好被调整到后门旁边。后门与座位之间有足够的空位,孩儿自己个在那儿玩耍,或者偶尔跟门玩耍——小孩子们都是这样,有时候一个非常单调而简单的游戏他们可以自得其乐地玩上很久。我家孩儿手拉着门把手开开关关的玩了一会,这其间也有不少同学跑出跑出的,开开合合的门正好增加了同学们追逐玩闹的乐趣。我家孩儿玩了会儿,厌了,就转身回座位上,他刚刚转身坐到自己位子上的那一瞬间,门外突然一声惨叫,同学们唰一下围过去,原来是有一个孩子的手指在后门门框处被夹到了,受了伤了。

班主任给出的结论,我家孩儿是没跑儿的、笃定的唯一嫌疑人!不,没有嫌疑的过程。老师也罢,过道里玩耍的同学也罢,在后门和前门之间跑进跑出的同学也罢,大家众口一词一致认为是我家孩儿把门关下去把那个同学的手夹了——没人考虑任何别的因素:跑进跑出的其他同学撞到门的因素、门扇开合惯性的因素、教室窗户到门之间穿堂风的因素、那个受伤孩子自己把手伸到门轴处的因素等等,老师和同学集体认定的唯一“罪魁祸首”就是我家孩儿。

还真是糟糕啊,类似这样的情形下成年人有时候也说不清楚,何况包括我家孩儿在内的那一群只有七八岁的、只顾疯玩的小孩子,他们的直线型思维决定了他们只会人云亦云、简单推测,而不是精密求证,揣度各种可能。老师倒是具备了细致调查、严谨结论的能力,但他不可能这么做。他当然希望息事宁人,有人背着责任总比他自己背着的好。于是,这小小的案子还没有开审就已经定案。

那时候,我家孩儿年龄太小,由于事出突然,由于害怕恐惧,由于同学的指证,由于老师的评判,孩儿没有能力去思考、去判断、去求取真相。再加上由于我和孩儿爸由于种种原因的“习得性愚蠢”,我们盲目地遵从了老师,我们没有将孩儿搂进怀里紧紧地拥抱并细细倾听他的叙述、他的害怕与惊惧。我们直接选择了默认,这种种默认也迫使孩儿小小心脏和小小脑袋自动化屏蔽了真相,他没有办法分辨,他也没有能力分辨,他跟随着父母默认了,全是他的错才导致同学受伤,导致父母低声下气给人赔情道歉、省吃俭用给人赔钱。

孩子在学校受老师冤枉家长怎么办(小学生在学校被冤枉)(4)

3、从我家孩儿被冤枉的事件中,广大家长们应当吸取的教训是什么?

事过多年之后的这个暑假,我与孩儿闲说旧事。他才突然惊醒似的发现,那件事的责任人真的不是他!而是当时从他身旁跑过去的某个谁,他准确地说出了那孩子的姓名、当时的动作、所处位置以及听到惨叫时候的惊惶……他说的非常确定且肯定。他说,他不知道怎么就记住了,而且记得这么清晰;他还说,他特不明白当时为什么就想不起来、说不出来;他说,他也不明白当时为什么就认下了——是的,多年以后,孩儿长大了,他有能力和智慧去判断、去分辨这件无争议事实认定的真相时候,我们却已经失去了还原真相的机会。

从我家孩儿被冤枉的事件中,广大家长们应当吸取的教训是什么呢?遇到任何事件,请一定多给自家孩子一些时间、多付出一些耐心、多听听孩子最细节的回忆和叙述!请一定多听几遍,身为成年人是能够从孩子的多次叙述中听出始终如一的那个真相!

身为家长,当孩子遇到类似事件时候为什么一定要给一个真相呢?真相如果全部是自家孩子的错,就与孩子一起勇敢的承担后果、积极的料理后果。如果真相不是孩子的错,就一定要全力以赴给孩子一个公道!

六七岁的孩子,正是“橡皮擦阶段”,每一篇作业上,到处都是橡皮擦过的痕迹,这足以说明,他们是多么希望把每一件事都做到完美啊,他们一遍遍擦一遍遍写,擦去的是写的不好的字、是算错了的题,写上去的,是他们想成为父母和老师心目中那个最优秀孩子的努力与宣言。而家长的不作为,将全使得孩子默认自己的“不好”和“不完美”!他会被动地跟从并认同家长、老师以及同学的所谓“结论”,认为他自己是个“不好”的孩子——好孩子怎么可能让别的同学受伤呢?好孩子怎么可能让老师为难呢?好孩子怎么可能让父母难堪呢?

正如同前段时间在某幼儿园做社会调查时候,我指着一个小朋友提议她到前面给小伙伴们说个笑话,她赶忙摇摇手指着另一个小朋友给我说,“我笨得很,她能行!”才四岁多点的孩子,她知道什么是笨?还不都是大人说的。大人说说而已,可她却当了真,她也许一辈子都会认定自己是个笨的——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习得性愚蠢”。简而言之,就是孩子以大人的认定而认定自己。我身为母亲,却在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时候默认并遵从了其他人给予我孩子的认定,这个所谓的“认定”是在加力助推孩儿“我不好”的自我认定,这对一个“橡皮擦阶段”的孩子而言该是多么严重的否定和伤害啊!

孩子在学校受老师冤枉家长怎么办(小学生在学校被冤枉)(5)

小结:承担责任的时候,也必须要一个明明白白的承担

当孩子被同学、老师或其他人冤枉的时候,家长最该给予孩子的支持,不只是主动担负起责任给对方道歉和赔偿,更应当蹲低了陪着孩子,拥抱他,与他一起细细地进行情景还原,与他一起访谈几个在场的同学或其他当事人,与他们一起全力求取真相,并根据事件真相的责任轻重承担起自家孩子应当承担的那一部分责任。之所以费心费力调查取证还原真相,绝不是推卸责任,而是想要带领着孩子学会一个道理——承担责任的时候,也必须要一个明明白白的承担!

承担和承担不一样,是自己的直接过失而导致了同学受伤,天经地义就应该全权承担责任,这样的承担会使他拥有一个真正男子汉的脊梁,会使他学会“安全隐患”意识;如果事件的主要责任确实不是自家孩子,自家孩子只是适逢其会、各种巧合地需要承担起责任,那么就承担吧,但是这种承担会使他懂得世间有许多事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状态,就像暖水瓶自己爆炸掉的时候跟前只有他一个人,这种承担和勇敢会拓宽他的心量、提振他的能量——是的,那一刻不论发生了什么,他都有权给自己求取一个真相,有权在那真相里体验生命赐予的警钟或惊喜,并在那真相后果的勇敢承担过程中悦纳自己的不完美。“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身为小学生的家长,在孩子遭遇冤屈事件时候最真诚、最耐心的那个“倾听”,便是孩子撬动地球、跃升自性与生命的唯一支点!


祁云:擅散文,善评论。专注于家庭教育、写作辅导、大语文教学探索及传统经典阅读推广。

原创版权: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plqiy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