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明天才会可能更好”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曹操(155-220),字孟德,是三国时期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又是著名的诗人,创作了一些精彩的作品。曹操打败了当时北方最大的军阀袁绍后,袁绍的儿子袁尚、袁熙逃到乌桓的辽西单于踢顿那里求助,踢顿便联合另外两个乌桓单于,向汉朝的幽州一步步紧逼过来。一时间,汉朝北方的形势十分严重,曹操不得不于公元209年发兵抵抗。将士们都觉得远征乌桓太艰苦,只有谋士郭嘉竭力支持,他认为必须消除这个祸患,才能稳定大局。
三国时期的曹操
曹操大军开到易县,郭嘉推荐熟悉地理的田畴在军前领路,绕过大道,偷偷地翻山越岭,行军五百多里,直捣乌桓的心脏地区。当驻在柳城的蹋顿单于发觉后慌忙领兵御敌时,已经迟了。曹操派大将张辽打头阵。张辽一阵风似的驰马直入敌阵,乘踢顿单于猝不及防,一枪把他刺于马下。这时,许褚、徐晃、于禁等曹营勇将都已赶到,率军猛烈冲杀,乌桓兵大部被歼。在这场出奇制胜的大战中,乌桓光是投降曹军的就有二十万人。
现代电视剧版曹操
袁尚、袁熙领着几千军马,狼狈地逃到辽东,又被辽东太守公孙康杀了,把人头献给了曹操。这样,曹操很快平定了北方,班师回朝。不久,曹操领军来到碣石山(在今河北,已沉入海中),怀着胜利的喜悦,踌躇满志地登山观赏苍茫大海。只见眼前烟波浩渺,碣石山则挺拔地耸立在岸旁,山上丛生的树木郁郁葱葱,茂盛的百草欣欣向荣。这时候,萧瑟的秋风阵阵扑面,大海的波涛汹涌而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曹操放眼海空之际,浮想联翩,觉得大海是包罗万象的,甚至连广阔无际的宇宙也成了它的一部分,日月星辰都从它那儿升上来,落下去…于是,他吟诵了一首《观沧海》,把他所见所想记载在诗中,其中最有名的是以下几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曹操的这种想象非常奇特,描绘出了大海洪波的无限深广,甚至把日月星辰都笼括了进去,任凭它自由地吞吐。这充分表达了他壮阔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征乌桓得胜,标志着曹操已经统一北方,消除了北顾之忧,他的雄心壮志初步得到了实现。那个时候,他所想到的是进一步统一全中国。因而,这种气吞山河、统一全国的雄心壮志,就通过这汹涌的波涛和奇妙的想象,不着痕迹地体现在美的艺术之中。
曹操《观沧海》图景
在这次征鸟桓途中,曹操写了另一首《龟虽寿》诗,不用景语而是直抒胸臆:老骤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说,千里马即使老了,俯首在马槽之中,可它仍抱着驰骋千里的壮志;心怀建功立业的人,即使到了晚年,他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不会消退和熄灭的。这样的诗句,无疑具有催人奋进的力量,它激励着志士仁人,在有生之年要努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壮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