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自古就有很多文人墨客在端午节留下诗词佳作,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下诗词中的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古诗二十首(为你读诗那些写在古诗里的)(1)

《乙卯重五诗》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从中可以反映出,江南端午风俗,既有纪念屈原的意思,又有卫生保健的内容。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闲适的态度。

关于端午节古诗二十首(为你读诗那些写在古诗里的)(2)

苏东坡的这首《浣溪沙·端午》着重描写的是古代妇女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词中所提到的“浴芳兰”“缠彩线”“挂小符”等等都是古代端午节的民间习俗,有着驱邪护身祈福的作用。

关于端午节古诗二十首(为你读诗那些写在古诗里的)(3)

词中描绘了许多古代端午习俗,如“盘丝系腕”“巧篆垂簪”“午镜澡兰”“剪菖蒲”“招屈原魂”等等。通过端午节的各种习俗、风景、典故串联在一起,表达了思念家人的情感!

关于端午节古诗二十首(为你读诗那些写在古诗里的)(4)

《贺新郎》是凭吊屈原、抒发悲情的词作。上阕先写端午节的风俗人情,下阕转而赞美屈原的高洁品格,紧接着借此批评民间投粽的习俗。实际上这些都是词人的忧愤之语,当时南宋偏安江南,苟且享乐,词人面对端午佳节的盛况,既悲于国家分裂,又愤于朝廷不思进取,故而借凭吊屈原抒发悲愤之情!

关于端午节古诗二十首(为你读诗那些写在古诗里的)(5)

这首词是怀古喻今,既凭吊屈原,也抒发自己内心的感伤痛苦和爱国之情,寄托内心强烈的爱国情怀。一句“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将满腔的爱国之情都倾注在了对屈原的怀念之中。

来源:国防在线客户端 作者:马双 闫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