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理?心理的本原是什么?心理的本质特性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得到科学地解决我国的“普通心理学”书籍对心理的概念常常是这样下定义:心理是脑的一种机能,它是客观现实在人们脑中的主观反映(马列主义的观点);这也是我国心理学界普遍的看法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仅仅说明了心理的来源(方向),这不是心理的本质,不是对心理进行本体论的界定;当然,在不同的心理学派对心理本质的界定是不同的,如机能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心理是人适应环境的一种机能------关于心理的更多内容,“普通心理学”中有详细介绍,作者在此就不多说从心理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人的心理,意识的形成是通过脑来实现的,脑是形成人的心理,意识的生理基础,神经过程;心理,意识是脑的一种机能,一种属性心理,意识是客观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主观反映,这一观点仅仅说明了心理,意识的来源方向,渠道;或者是说,这是从内容或者来源的角度给予的界定什么是心理?它的本质(本体论)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心理也不仅仅只限于经验、行为;限于意识、无意识心理若从本体论这一角度予界定,作者认为:心理是大脑的一种机能,是大脑形成的一种主观;心理是一种主观(这是站在哲学的高度来说的),一种内心产生的主观,一种相对于客观而存在的主观,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心理的主要成分有哪些?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心理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心理的本原是什么)

心理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什么是心理?心理的本原是什么?心理的本质特性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得到科学地解决。我国的“普通心理学”书籍对心理的概念常常是这样下定义:心理是脑的一种机能,它是客观现实在人们脑中的主观反映(马列主义的观点);这也是我国心理学界普遍的看法。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仅仅说明了心理的来源(方向),这不是心理的本质,不是对心理进行本体论的界定;当然,在不同的心理学派对心理本质的界定是不同的,如机能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心理是人适应环境的一种机能------。关于心理的更多内容,“普通心理学”中有详细介绍,作者在此就不多说。从心理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人的心理,意识的形成是通过脑来实现的,脑是形成人的心理,意识的生理基础,神经过程;心理,意识是脑的一种机能,一种属性。心理,意识是客观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主观反映,这一观点仅仅说明了心理,意识的来源方向,渠道;或者是说,这是从内容或者来源的角度给予的界定。什么是心理?它的本质(本体论)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心理也不仅仅只限于经验、行为;限于意识、无意识。心理若从本体论这一角度予界定,作者认为:心理是大脑的一种机能,是大脑形成的一种主观;心理是一种主观(这是站在哲学的高度来说的),一种内心产生的主观,一种相对于客观而存在的主观。

心理应该是指人们内心产生的一种“主观”,一种内部的精神状况或状态或生活。换句话说,在作者看来,心理指的是人们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此时此刻),内心所产生的一种主观,是人的内部世界的精神状况。它具有主观性和即时性。

人们在产生心理活动时,都会处于一定的心理的准备状态,处于一定程度的感觉,情绪,想象,思维的心理活动之中,处于这样的心理状态,心理境况之中。它只限于那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心理空间。

心理状态指的是在一段时间范围内,心理出现相对稳定,持续的心理背景,心理场所,它是心理活动的基础;它是相对静止的。不过,从生活的整个过程来看,它却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心理状态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场所,是人们感知外界事物,认识外面世界,进行想象,思维以及情绪转移的场所,背景。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心理状态是多种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如一定程度的感觉、情绪、想象、思维的心理活动。

(2)心理状态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具有相对稳定性,静态性;同时,它也具有易变性,瞬时性,在不同的情况而不同。

(3)心理状态随着人的教育状态,情绪状态,心境的变化而变化,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4)心理状态具有明显的现实性,它随着环境的转移而波动,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化。

(5)心理状态易随我们的意识,主观的改变而变化。

(6)心理状态随时改变着自身的性质,心理能量,改变着不同的心理背景。

(7)心理状态具有明显的意识功能,清醒性。

心理是一种主观,是主体发出并产生的主观;这主观是相对于客观来说的。

客观,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指的是不依赖于我们的心理,意识而独立存在的事物,是不随我们心理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它具有客观性。世界万物都是一种客观,都是不依赖于我们的心理而客观存在的。客观性是客观的事物独立存在的一种特性,是不随着我们心理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特性。与客观相对应的是我们的主观,主观依赖于我们的大脑,它是大脑的一种机能,它是我们的心理;它将随着我们心态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主观指的是依赖于我们大脑或心态而变化的心理活动。

主观具有主观性,主观性不同于主观;主观性是主观的一种特性,是易发生变化的特性,易随着我们的心理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它常常具有自由性、随意性、即时性和私人性。主观是大脑的一种机能,是心理;所以说,心理就是主观,主观就是心理,主观或心理具有主观性。人们心理形成的各种感觉、知觉、感受、心觉、心神都是一种主观;人们进行的各种想象、思维也是一种主观,它们都具有主观性。

心理具有主观性,同时,它又具有客观性。心理在产生的过程中或心理在产生的当时,心理是具有主观性的。心理一旦形成就客观化,是客观存在的心理事实;它不会想当然地随意发生变化,不会因为我们心态的改变而发生改变,也不会因为我们的遗忘而消失。疼痛的产生是不会因为我们的讨厌而消失掉的;我们发出命令,在我们发出命令的当时它是主观的,具有主观性(我们可以发出这样的命令,也可以发出那样的命令),随后它就客观化了;不管我们承认以否,在某个时间,在某个地点我们发出了这样的命令,它已成为历史,我们不能更改。还比如你在某个时间骂过人,不管你忘记没有,不管你承认以否,不管过了多长时间,你在某年某月某日骂过人是铁定的事实,是客观化了的事实,是历史,是不能够更改的。所以说,心理的主观性只能针对发出主观的当时,即发出主观的此时此刻,而在其它时间它却是客观的,这就是主观的即时性。也就是说,主观可以转化成客观,客观也可以转化成主观,而主观存在的时空是非常有限的,只存在于形成的此时此刻。下面,作者简单地介绍一下客观的类型:

(1)最原始,最大的一种“客观”是物质世界,是自然界;在哲学里,我们经常看到物质与精神的对应关系;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它具有客观性,它不依赖于我们的心理而独立存在,不随着我们意念的变化而变化。相对于物质来说精神是最大的主观,它具有主观性;它易随我们心理的变化而变化。

(2)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是客观的,它具有客观性,如水稻、小麦、衣服、房屋、汽车、桥梁、轮船……都是一种客观,具有客观性,与物质文化相对应的精神文化是一种主观,它具有主观性。

(3)人类社会,人类思维,以及人类的公共意志、舆论相对于单个的人来说它们是客观的,具有客观性,它们不随着单个的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过,它们对于自己(如人类在当时)而言却是主观的。同样的道理:自然界及其它所有的物质世界相对于单个的人来说都是客观的,都具有客观性。

(4)他人的心理、意识对于他自己而言是主观的,具有主观性,他人的心理,意识对于我们(对于其它的人)而言却是客观的,具有客观性。

(5)自己先前的心理、意识,自己先前的言语,行动对于现在的自己,对于此时此刻的自己而言是客观的,具有客观性;当然,他人先前的心理,意识对于此时此刻的他人也是客观的,具有客观性;它们已成为历史,不将随着我们此时心态的变化而变化。只有我们此时此刻的心理,意识对于我们的此时此刻而言才是主观的。

……可以看出,客观的范围很广,而主观的范围却很狭窄;同样,客观存在的时间很长,很长,几乎可以终生存在;而主观存在的时间就在发出的一刹那;这就是主观的即时性。心理具有主观性(随主观心理变化的特性),同时,心理又具有相对的客观性,这为我们能客观地,科学地研究心理,意识铺平了道路。

人们的大脑产生的感觉、知觉、感受都是心理现象,人们进行的想象、思维也是心理现象,心理活动;人们专心致志地学习,仔细地观察事物也是心理活动;这些意识,心理活动都是在人们的心理腔中产生和完成的。心理是大脑的一种机能,一种属性,一种在神经纤维产生的兴奋的作用下,同时包括各种激素、介质等化学物质的协助使大脑处于一定的感识状态,这为形成人的心理,意识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感识状态(觉醒的心理状态——简单地说)能够让进入到心理腔中的信息恢复生命和活力。意识元素(知觉、感受、心觉、心理信息、心意地位)的相互组合(这是软件)将形成千变万化的心理、意识。大脑是这些意识,心理的物质载体。

在人们心理腔中所形成的心理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三类:意识、心理无意识,和梦;它们都是人的一种主观,能够随着人的心理的变化而变化。

(1)意识指的是在觉醒状态下,我们能够感觉到,意识到的主观,心理现象,它是有着载体的心理活动;如感觉、知觉、想象、思维、学习、意志、情感、需要、评价……。

(2)心理无意识指的是心理信息没有载体的心理活动,是我们在觉醒状态下难以明显地感觉到,意识到的心理现象;如灵感、直觉、暗示、习惯、条件反射。

(3)梦也称为梦心理,它是人在睡眠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比较模糊的心理活动,它是以心觉为载体的心理现象,恢复我们日常生活的情境,状况;它是潜意识的。

心理如果从机能这个角度来化分,可以分为感性的心理和理性的心理两种。

(1)感性的心理主要是包括心理形成的感觉、感受(情绪,它是由先天性心意引起)、知觉,它们是感性的,色彩的;它可以分为躯体的感觉和内心的感觉,分为躯体的感受和内心的感受,分为躯体的快乐和精神的快乐(或者分为躯体的痛苦和精神的痛苦)。如图:

躯体的感觉 —— 躯体的感受 —— 躯体的快乐(痛苦)

内心的感觉 —— 内心的感受 —— 精神的快乐(痛苦)

(2)理性的心理是理智的,不带有感情色彩的;它是能动的,创造的,是以心理信息为支柱的;如心态平静地想象、逻辑思维、学习。内心的心理活动是心灵的核心本质。

心理从来源的角度或者从内容上看,它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这应该是心理的最初来源。

(1)心理的来源除了我们从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包括影视传媒,书籍,报刊进行摄取外。

(2)还可以从记忆腔中提取出来,回忆,再现。

(3)当然,我们也可以进行创造,形成新的主观、心理。

对心理的“统一思想”的简单构思

“心理学从来就不是一个统一的学科,用科学哲学家库恩的话来说,心理学缺乏一个稳定的‘范示’,从来没有像其他规范科学具有一个学科共同体都接受的理论基础。在心理学创始之初时,学科内部至少存在着四种不同的研究取向或研究方式:以冯特、艾宾浩斯和铁钦纳等心理学家为代表的,以意识内容为研究对象,以实验内省为研究方法的模式;以布伦塔诺为代表的,以意识活动为研究对象的非实验研究模式;以弗洛伊德、荣格为代表的,以潜意识为研究对象的模式;以高尔顿、詹姆斯为代表的,以适应行为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研究模式。”(《意识心理学》:霍涌泉)在心理学界对心理现象的归类也存在着很多种分法。最常见的,也是被学界普遍接受的一种分类法是:“知”,“情”,“意”的三分法,这种分类法基本上是建立在事实现象的基础之上。“知”“情”“意”是相对独立的系统,难以把它们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在笔者看来,人的心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个分工明确而又相互协助的整体。人的心理的概况,整体图案如同是在一个广阔无边的草原上狂奔着一匹骏马。狂奔的骏马与它所处的草原环境是一个相互协助的整体,如广阔无边的草原下面的大地就相当于人的躯体的生理过程。广阔无边的草原本身就相当于人的认知系统。骏马的狂奔就相当于心理学中的意志系统和所支配的行动系统。骏马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包括它与其它骏马之间的关系就相当于心理学中的情感系统

——这种类比虽然不是很科学,但它说明了一个问题:人心理的整体图案可以看成由两大系统来组成,一是相对静止的而作为基础的系统,如广阔的草原,这相当于心理学中的认知系统。二是动态的作为活动的系统,如骏马的奔驰及由此产生的心态,这相当于心理学中的意志系统和情感系统,这也包括相应的个性倾向性系统(如愿望,需要,动机)和行动系统。

作为相对静止,相对基础的认知系统是知识方面的系统(如识字,运算等科学知识的建立),是能力培育的系统,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对象。在这一系统可以建立一个完备的体系,内部各成员(如意识的元素)可以明确分工,同时又相互协助,最终为完成相应的心理活动作好铺垫。

这一系统可以似为意识的系统。它包括心理学创始之初以冯特、艾宾浩斯和铁钦纳等心理学家为代表的,以意识内容为研究对象,以实验内省为研究方法的模式;也包括以弗洛伊德、荣格为代表的,以潜意识为研究对象的模式;也包括以高尔顿、詹姆斯为代表的,以适应行为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研究模式。从心理学派来看处于这一系统的有:内容心理学派、构造心理学派、格式塔心理学派、精神分析心理学派、日内瓦心理学派、认知心理学派。

与此相对的活动的系统是运动的系统,是能量的系统,是心理的核心系统,是作为人的本质所在。在这一系统可以建立一个完备的运动体系:首先由人的个性倾向性的愿望,需要或动机领头,通过心意地位——心理能量的牵引,然后带动意志和行动的出现,最后产生相应的情感或情绪状态。同时,情感或情绪的状态又将反过来影响人的个性倾向性,需要和动机。这一系统可以被称为是“心意学”的系统,欲望的系统。它主要包括以布伦塔诺为代表的,以意识活动为研究对象的非实验研究模式。从心理学派来看处于这一系统的有:意动心理学派、机能心理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关于欲望的系统方面是学校教育不怎么涉及的。以至于有些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很高,而道德观念很差(道德观念是专门用来约束人的本能或者约束人的另类欲望和行动),意志力也较差(意志力相当于意志在人们内心中的地位高低,意志力强相当于意志在人们内心中的地位较高)。

人的心理活动是从认知系统开始的,具体地是从感觉的形成开始的,通过感觉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进行。其程序如下:

1.外界——感觉——知觉——心理信息的工具(载体或对象)

2.外界——感觉——知觉——心觉——心理信息的工具(载体或对象)

3.外界——感觉——先天性心意——感受(体验)——心理能量(心意地位)——心理信息(需要或动机)——行动或情感。

或者,个性倾向性 心理能量(心意地位)——行动或情感——感受(体验)。

其中,1和2差不多是相对静止的认知系统,3是动态的活动系统。静止而基础的认知系统与动态的活动系统也是相互协作的,比如思维的过程与意志的过程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它们是平行地进行的,不过,思维的过程将对意志的过程起协助的作用——评估或演算。如图:

心理信息的工具(载体或对象)

知觉 心觉——心理信息的工具(载体或对象)

外界——感觉—— 心理信息

先天性心意——感受(体验)——心理能量(心意地位)——心理信息的强度(需要或动机)——行动或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