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是很多新婚夫妇举办婚礼的时间,全国上下沉浸在一片热闹喜庆的氛围中,然而网络上密集爆出的低俗婚闹事件,就像是掉进白粥里的一颗颗“老鼠屎”,破坏了全国百姓的好心情。

婚礼上新娘被哥哥暴打(丢人丢到家的婚闹)(1)

在河南商丘,载着新人的婚车被一帮“亲朋好友”堵截了下来,几个四五十岁的老男人把上半身探进车内,一边用手在新娘身上摸来摸去,一边向新郎要红包。新娘双手抱头缩成一团,不停乞求着“别摸我”,几只咸猪手就像是双耳失聪一样,不停在敏感部位乱摸。有个人一直把新娘往自己怀里抱,后来又把整个身子压在新娘身上,名义上是在要红包,实际上就是为了占便宜。

婚礼上新娘被哥哥暴打(丢人丢到家的婚闹)(2)

和别的婚闹场面比起来,这还只算是“偷偷摸摸”,毕竟还没敢光明正大地来。在江苏徐州,几个男人守在新人的婚房里,新郎早就不知道被支去哪儿了,只有新娘自己坐在婚床上。

一个穿白衣服的男人强行把新娘抱在怀里强吻,拍视频的男人帮他计时,数着“一口、两口、三口……”,数着数着,白衣男人就已经把新娘按在床上亲了。另一个镜头里,新娘站在窗边和外面的人打招呼,白衣男人又从背后狠狠拍了新娘的臀部。

在面对电话采访时,婚闹的人还很硬气地解释说:亲一下亲娘的脸拍一下新娘的屁股是我们这里的风俗,新郎和亲属都不会反对的。他还引用了家乡的俗话说:“摸一下新娘的腚,三年不生病。”

婚礼上新娘被哥哥暴打(丢人丢到家的婚闹)(3)

听听,多么的理直气壮。“当地风俗”就是他们解释自己行为的理由,“新郎和亲属不会反对”就是他们自认为没错的“证据”。

显而易见,在新婚之日猥亵新娘一定不是“当地风俗”,这些人的动机路人皆知,他们不是要帮新郎烘托气氛,而是太“饥渴”了,所以要抓住一切能释放自己“本性”的机会。

新郎和亲属当然不会反对,因为大家都要面子,心里面虽然不爽但又不太好当面呵斥,因为害怕在自己大喜的日子里破坏气氛。所以这些人就要不断试探亲属们的底线,最大限度地去占新娘和伴娘们的便宜。

在做了这些事情后,他们日后该以何种面目去见新娘?难道是继续找机会去揩油、占便宜,继续去试探道德的底线?

婚礼上新娘被哥哥暴打(丢人丢到家的婚闹)(4)

在山东德州,一个新郎被“众好友”绑在了路边的电线杆上,一帮人朝他身上扔鸡蛋,还有个人把酱油、醋和臭豆腐倒进洗脸盆搅匀,然后在他头上往下淋。

婚礼上新娘被哥哥暴打(丢人丢到家的婚闹)(5)

和河南周口的婚闹比起来,这还算是比较克制的。这位新郎被“亲友”们用胶带牢牢绑在树上,旁边十几个人朝他身上扔鸡蛋。新郎为了保护自己甚至带上了头盔,有人直接用一个装满鸡蛋的大塑料箱来砸新郎的头部,一旁的长辈都看不下去了,当场骂起人来。

还有一段据说是发生在沙洲的视频,新郎的四肢被十几个人抓住,被举来后又被狠狠抛在水泥地面上,新郎后脑勺着地,当场晕厥,在婚礼上被救护车接走抢救。

这些人打着亲友的名义,在别人大喜的日子极尽自己刁难折磨他人的本事,反倒像那种看见别人遇到了好事就嫉妒起恨的仇人。作为合格的亲友,在这种时候应该挺身而出,制止婚闹并斥责闹事者,维护婚礼的秩序。

婚礼上新娘被哥哥暴打(丢人丢到家的婚闹)(6)

回想起很多年前在网络上引发轰动的诸多婚闹事件,简直令人触目惊心。有的新娘在婚房内被一群男人扒光,有的伴娘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扒光,甚至有新娘和伴娘在婚礼上遭受性侵的事情。有的新郎全身被泼满油漆,几个月都洗不掉,有的新郎甚至被“点燃”,全身着火,因为婚闹而被送进抢救室的新郎数不胜数。

这些在婚礼上闹事的人,拿“传统”和“习俗”为自己开脱,请问哪一部礼法里有婚闹的规定?是《周礼》、《仪礼》还是《礼记》?婚闹根本就是陋俗,它不是普遍的,而是只有少数地方还保留的。它不是被人们推崇的,而是遭到所有人鄙视的。

婚闹就是低俗者们的狂欢,他们隆重的日子里,在新人为了面子而不得不纵容的时候,抓住任何机会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本性”,让新人和亲属“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主流的婚礼模式已经堕落成了闹剧,司仪们用低俗的调侃来烘托气氛,少数婚闹者把自己的行为美化成“闹喜”,一个个振振有词,不知羞愧。作为见证人生大事的一项礼仪,婚礼应该是庄严肃穆的,而不是表演马戏,闹哄哄,把观众们逗得乐呵呵。不应该是通过让新郎和新娘出丑来换亲友之一笑,而应该是亲友们送上自己的祝福,见证新人的誓言。现在的婚礼东不东,西不西,也不知是从哪学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