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现在很多大龄青年如果没有另一半,总是会被亲朋好友追问为什么还没有成家。有人可能会答之“可能倶是不如人”来自嘲或反击。那么我们知道此句出自何处吗?

七绝 题才女(落魄秀才赠大龄美女一首诗)(1)

它出自唐末五代著名的“圣贤嘴”诗人罗隐的一首诗《赠妓云英》:

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唐代有名的诗人那么多,估计很少了解罗隐是何人物。但是他的经典名句大家一定听过,有曹雪芹引用来形容薛宝钗的诗句“任是无情也动人”;还有电视剧经常出现的“家财不为子孙谋”;以及“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等......

七绝 题才女(落魄秀才赠大龄美女一首诗)(2)

罗隐就是这样一个诗人:他才华横溢,少年时期就诗名远扬了,但不幸的是他貌丑无盐,至于具体丑到什么程度呢?

据传,当时有一位富家千金特别喜欢罗隐的诗,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她的父亲看女儿这样痴迷,就想成人之美,打算把女儿嫁给罗隐。于是请人来约罗隐前来吃饭,也就是变相地给女儿相亲。然而,结果却是很讽刺,千金小姐看到罗隐的长相后,头晕脑胀,恶心得吃不下饭,从此再也不读他的诗了,这门亲事也算黄了。由此可见,罗隐确实长得很不中看。

七绝 题才女(落魄秀才赠大龄美女一首诗)(3)

从魏晋流传的“颜值观”,自然也成为朝廷选官的重要因素,毕竟皇帝和大臣都是正常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谁也不想天天和一个特别丑的人共事。当然,相貌问题自然也影响到罗隐的仕途,从25岁开始应举,一直到55岁,将近三十年科考,屡试不第,在这之前估计也就罗隐一个人了。因此,人送外号“十上不第”,也是悲催到家了。

可能正因为这种悲惨的人生经历,罗隐在又一次落榜后,路过钟陵,没想到竟遇见少年相识的歌妓——云英。一个是落魄秀才,一个是大龄歌妓,本以为这样两个人生的失败者,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来满足一下读者的好奇心。

七绝 题才女(落魄秀才赠大龄美女一首诗)(4)

事实证明,是我们多虑了。作为旧相识的云英,竟然惊讶地说:“罗秀才尚未脱白!”这话一听,可不就是嘲弄罗隐考了这么多年怎么还没有摘去白丁的帽子。作为“毒舌”的罗隐,怎会甘为妓女奚落,直接回敬了句“呀,当年美貌的姑娘,不是也没有嫁出去吗”。这可是直接戳到了云英的痛处了,一阵沉寂,两人相顾无言,之后就有了上面那首著名的《赠妓云英》。

作者开篇两句直接叙事,交代自钟陵那次醉酒告别云英之后,又过去了十多年,今天我又昔日那身姿窈窕的你。一个“掌上舞”正面描绘出云英的体态婀娜,像汉代赵飞燕那般轻盈,能在手掌上起舞,即使十多年过去,也是丝毫不减当年风韵。

七绝 题才女(落魄秀才赠大龄美女一首诗)(5)

下面两句,“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因为出名,给后世留下了“云英未嫁”这个成语,来形容美貌的女子,年纪不小了还没嫁出去,暗含嘲讽之意。

作者感慨:像云英这样美貌的女子又如何呢?十多年了,不还是没有嫁出去。而自负才华横溢的我,也还是没能中举,摘掉这布衣之身。罢了罢了,大概是我们都不如别人吧!

七绝 题才女(落魄秀才赠大龄美女一首诗)(6)

本来是一场故人久别重逢的好事,到了罗隐这里却被命运捉弄。导致两个同样有优势的老相识,沦落到“云英未嫁”,“才子落第”的境遇。因此作者才借云英未嫁来自嘲屡试不第、不遇于时的悲惨命运。

读完这首诗,我们没有遇到艰难险阻时的自信,也没有悲天悯人的感慨,只有深深的无奈和嘲讽。时不待我,我不逢时,大概就是作者真实的心情写照了。

七绝 题才女(落魄秀才赠大龄美女一首诗)(7)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可能一帆风顺走到尽头。希望我们遇到困难,能迎难而上,有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也有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还有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毅力,那么你定能收获不一样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