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帝问公权用笔法,对曰:“心正则笔正,乃可为法。”帝改容,悟其以笔谏也。”

柳公权所说“心正则笔正”,与后人所说″字如其人”意思相同也。至此,则有人不以为然:″蔡京、秦桧、和珅,其书法有度,堪作字帖,然其身正否?心正否?”答曰:"其身心不正,故其字不正也!”怎见其字不正?召公有言"人不易物,惟德其物。”说的是:人不轻视这件物品而珍惜保护它,是因为这件物品寄托着其人的美德。 人无美德,则人不爱其物也。

诗经《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当时召公在该地任职,路过此处,曾在此树下休息。因召公办事公道,民受其惠,人感其德,故将此甘棠树精心保护。至此未遭剪伐,枝叶繁茂。 人德其人,故爱其物也。

若其人无德,民会护其树否?若其人欺你父母,你愿藏其字画否?你会认为其字端庄否?故“字如其人”其言不虚也。人品恶则字恶,人神共厌。曾国藩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如不能将此体贴到骨子里,而以能文能诗、博雅自诩,此亦是个识字的牧猪奴耳!”说的就是那些无德之人,他们自以为自己能写能画、博学多识,自诩不凡。其实,也只不过是多识几个字的放猪奴而已。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谁说的(如何理解心正则笔正)(1)

郑板桥书法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谁说的(如何理解心正则笔正)(2)

郑板桥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