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晚报讯 今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正式确定的第26个年头为什么要读书?有种很好的说法是:生活的一切不解与疑惑,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读书能够使人超越自己所处的时代和地点,打开书便是踏上一场穿越空间的时间旅行世界读书日,不只是用这一天来读书,更是用来提醒我们,什么时候都别忘记阅读但是在手机刷屏时代,大街上、地铁中放眼望去皆是低头一族,刷视频、打游戏、追剧、聊天,小小手机屏幕如有魔力一般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占据了人们大多数的闲暇时光,很多人都会发出疑问:“手机刷屏时代,谁还读书看报呀”,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世界读书日最近你看书了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世界读书日最近你看书了吗(世界读书日你读书了吗)

世界读书日最近你看书了吗

兰州晚报讯 今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正式确定的第26个年头。为什么要读书?有种很好的说法是:生活的一切不解与疑惑,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读书能够使人超越自己所处的时代和地点,打开书便是踏上一场穿越空间的时间旅行。世界读书日,不只是用这一天来读书,更是用来提醒我们,什么时候都别忘记阅读。但是在手机刷屏时代,大街上、地铁中放眼望去皆是低头一族,刷视频、打游戏、追剧、聊天,小小手机屏幕如有魔力一般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占据了人们大多数的闲暇时光,很多人都会发出疑问:“手机刷屏时代,谁还读书看报呀!”

现状1

手机族

碎片信息侵占大脑

从读书时代到读图时代,再到刷视频时代,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每天看手机的时间越来越多,好像不看手机就被这个时代抛弃了一般。虽然有相当一部分的工作要在手机上完成,但人们还是争分夺秒地刷刷视频、看看动态、玩玩游戏,晚上睡觉前还要躺在床上“盘”会手机。

“长下班途中,就喜欢刷一些小视频,看这些东西不用动脑子,就当是放松休息了。”4月22日,在早高峰的地铁上,一位正在玩手机的上班族周先生说,“城市变得越来越大,我们上班族用在上下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而玩手机可以打发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目的地。有座位的时候就打会喜欢的游戏,站着时就刷刷视频。”确实,放眼地铁车厢内,像周先生一样低头看手机的人有一大半,他们或一手拉环一手拨拉手机,或倚在车厢边上看手机,或坐在座位上玩游戏、追剧。而当记者问“有没有经常读书的习惯”时,周先生回答说:“唉呀!自从走出学校工作后,读书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工作一天后,就算没有社交活动,大多数时间也在玩手机。”

现状2

读书族

对阅读情有独钟

知名作家、书评人、影评人韩松落对阅读有着情有独钟的执着,对他来说,阅读本身就是在一段段文字里寻找故事的过程,是在专注间和散发着油墨之香的文字引发共鸣,“阅读受益终生,阅读让人沉静”。无论是在闹市一隅还是寂静时分,韩松落总是能拿出一本书从文字中寻找独特的“阅读密码”。“那些我心目中好的读书人,会给人非常沉静的力量,仅仅是他们的存在就能帮我缓解很多焦虑和问题。”

郭女士在安宁高校行政岗位工作,平时热爱读书的她性格开朗,讲话时幽默风趣,给人一种出口成章的愉悦感觉。“我喜欢读书。年轻时喜欢根据爱好阅读文学书籍,多以小说为主。读研究生后,读书逐渐以文史哲为主。”郭女士说,“最近一段时间,我读书以作家追读为特点。比如,我喜欢张爱玲和张承志,便要尽可能读完能找到的他们的作品,包括传记、改编的影视作品和评论等。甚至可能会拓展到与他们同一时期作家的作品,比如张爱玲同时期的苏青等。中年以后,最爱看历史书籍,逐渐回归经典,慢读《史记》《资治通鉴》等。”因为职业原因,郭女士身边饱读诗书的专家教授很多。在她的眼里,读书多的人“理性思维,不为社会的思潮左右,有自己独特的判断”。

“我一直认为书是人类灵魂的物种。我的阅读经历整体上是植根于经典,也就是所有的学习最终似乎是为了读懂那么一两本书。”在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任教的蔡老师是一位高颜值的读书达人,虽然在理工科学校任教,但她读书的喜好却偏文艺,“我的阅读视野相对分散,也就是没有东西、古今之隔,有诗篇、有思论、有史志、有地理,无有定执。”爱读书的她为人处事都显得从容淡定,她说:“某种意义上,书只是往心性源头溯及的载渡。而其溯及就自然回到没有书、没有文字的世界,即存在的大地。只要能在向世行走当中燃明心性(明心见性)者,都是好书,好书的深刻尺度就在于向人给出了一个释开障碍的世界。”对于读书人的感觉,她说,“截止目前我还没有见过真正的饱读之士。因为我没有把书读饱,所以没有能力去证实他们是不是饱读之士。但我见过真正的读书人,谦逊,隐逸,在他们身上拥有着更纯朴自由的生命印象。”

作者:

来源: 兰州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