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故事,你知道吗?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故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1)

民间有一句俗语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我国秦末汉初的一位军事家韩信的故事。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江苏淮阴人,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军事家。“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讲的就是他。韩信因为萧何而发迹,最后又被萧何用计抓住处死,落得个身首异处。

秦朝末年,发生了陈胜、吴广起义,项羽的叔叔项梁也跟着起义,韩信投奔项梁,也没有混出过名堂。项梁败死后,又归属项羽,项羽让他做了一个郎中(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治置)的官,韩信以为找到了用武之地,多次给项羽献计,但项羽都没有采纳。等到刘邦入蜀后,韩信离开项羽投奔刘邦,做管理仓库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后来韩信和另外十三个人犯了法要砍头,轮到韩信了,韩信举目仰视,看到了滕公夏侯婴,于是大叫:“汉王不打算得天下吗?为什么杀掉壮士?”夏侯婴觉得此人还有点胆色,就放了他。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故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2)

后来,韩信伴上了萧何,一段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让韩信当上了大将军。韩信当上大将军后,为刘邦出了很多主意,献了很多计策,灭魏、徇赵、胁燕、定齐,就开始翘尾巴了,以为自己功劳大,一般的官职没放在眼里。特别是齐国平定之后,他派人向刘邦上书说:“齐国狡诈多变,是个反复无常的国家,南边又与楚国相邻,如不设立一个代理王来统治,局势将不会安定。我希望做代理齐王,这样对形势有利。”刘邦便立他为齐王。

项羽兵败后,他的逃亡将领钟离昧因以前与韩信关系很好,就投奔了韩信。汉六年(前201年)有人告韩信谋反,刘邦想要袭击韩信,刘邦将到楚国时,韩信打算起兵谋反,但又认为自己无罪;想去谒见刘邦,又怕被擒。这时有人向韩信建议:“杀了钟离昧去谒见汉高祖,高祖必定高兴,也就不用担心祸患了。”于是韩信把此事与钟离昧商议,钟离昧说:“刘邦之所以不攻打楚国,是因为我在你这里,如果想逮捕我去讨好刘邦,我今天死,随后亡的定是你韩信,看来你也不是位德行高尚的人”结果钟离昧自杀而亡。韩信持钟离昧首级去陈谒见刘邦。刘邦令武士把韩信捆绑起来,韩信说:“果然像人家说的一样,‘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现在天下已经稳定了,我应该被杀了。”刘邦对他说:“有人告你谋反。”就给韩信戴上械具。回到洛阳,刘邦还是赦免了韩信的罪过,改封他为淮阴侯。

韩信被贬为淮阴侯之后,深知刘邦畏惧他的才能,所以从此常常装病不参加朝见或跟随出行,而且对刘邦日益怨恨。陈豨因为在韩信的麾下干过,被任命为钜鹿郡守后,向淮阴侯韩信辞行,韩信拉着他的手说:“我有些心里话想跟您谈谈。”陈豨说:“一切听任将军吩咐!”韩信说:“您管辖的地区,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您,是陛下信任宠幸的臣子。如果有人告发说您反叛,陛下一定不会相信;再次告发,陛下就怀疑了;三次告发,陛下必然大怒而亲自率兵前来围剿。我为您在京城做内应,天下就可以取得了。”陈豨一向知道韩信的雄才大略,深信不疑,说:“我一定听从您的指教!”汉十年,陈豨果然反叛。皇上亲自率领兵马前往,韩信托病没有随从,却暗中派人到陈豨处说:“只管起兵,我在这里协助您。”韩信就和家臣商量,夜里假传诏书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打算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部署完毕,等待着陈豨的消息。他的一位家臣得罪了韩信,韩信把他囚禁起来,打算杀掉他,他的弟弟上书告变,向吕后告发了韩信准备反叛的情况。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故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3)

吕后打算把韩信召来,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和萧何谋划,令人假说从皇上那儿来,说陈豨已被俘获处死,列侯群臣都来祝贺。萧何欺骗韩信说:“即使有病,也要强打精神进宫祝贺吧。”韩信进宫,吕后命令武士把韩信捆起来,在长乐宫的钟室杀掉了。后来刘邦回来,还诛杀了韩信的三族。

这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