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姓姓氏的来源(百家姓之刘姓-桃源十六支刘氏来源)(1)

1.桃源东村坪刘氏

先世明洪武时自江西迁于桃源县北灵岩东村坪。至1948年,全族人口约1000余人,分布于九溪、黄石、莫溪、莫林等地。宗祠在本乡东村坪。清光绪6年(1880)创修族谱。

桃源穿石刘氏 始祖吉蕴公,宋神宗元丰8年(1085)自泰和迁湖广新化平砥。越二十二世孙嗣福于清乾隆间自新化迁桃源县南穿石。宗祠在穿石。至1948年,已传12代,有200余人,分布桃源县南穿石各处。

2.桃源芙蓉坪刘氏

先世明洪武时自吉安迁于桃源县北漆河芙蓉坪。1937年创修草谱,至1948年,全族人口约1000余人,分布于刘家坪、刘家冈、石板坪等地。宗祠在芙蓉坪。

刘姓姓氏的来源(百家姓之刘姓-桃源十六支刘氏来源)(2)

6.桃源畲田刘氏

始迁祖恺公,明景泰2年(1451)自江西迁于桃源县东畲田白龙洞。1913年创修族谱。至1948年,已传20代,全族人口约500余人。清同治10年(1871)建宗祠于蔡家堰。

桃源菉萝坪刘氏 始迁祖迪公,原籍盐城,宋末进士,官龙阳知县,迁常德。后裔落业于桃源县南之菉萝坪。至1948年,已传20代,全族人口约1000余人,分布于县北门坪、二里冈、新店驿等处。宗祠在菉萝坪。

7.桃源南坡堤刘氏

始迁祖彦斌公,明弘治间由江西迁居桃源菉萝坪,生三子:经、纶、络,分居八仙坪、雁落坪、发旺坪。清嘉庆2年(1797)建宗祠于高岩,1920年改建于八丁坪南坡堤。道光5年(1825)始修族谱,1931年续修,2003年三修。派语:彦单单仕单廷单自德汉必宗单鸿上大人之学明新为先世辅国家裕后光前祖德丕振继述思良允恭克让文运天祥炎汉玉祚启佐邦昌域开定鼎钦明延长。

刘姓姓氏的来源(百家姓之刘姓-桃源十六支刘氏来源)(3)

8.桃源大田神冈刘氏

始迁祖景铨公,明永乐2年(1404)自丰城迁于桃源县东大田村辖神冈。1918年纂有族谱。至1948年,全族人口约2000余人,分布于县城、慈利、永顺、龙山、常德等处。宗祠在敫家嘴。

9.桃源马鬃岭孔水坡刘氏

始迁祖忠公,明永乐2年(1404)自江西南昌府丰城县大栎树与表兄李凤岐同迁桃源莫林村栎林岗。清道光22年(1842)建宗祠于孔水坡桑林坪。1944年二修族谱,其时人口约千余人。2005年三修。字派:忠伏思永万显胜再启单光宗耀祖定国安邦代成。新派:清泰庆隆运,先贤令祚长,才高咸顺达,泽厚克恒康,绍述业能广,谋为美愈张,盛时声丕振,悠久集祯祥。该族名人刘炎,曾任新四军第一师政治委员。

刘姓姓氏的来源(百家姓之刘姓-桃源十六支刘氏来源)(4)

10.桃源大田三保刘氏

始迁祖念儒公,明中叶自黄州麻城迁于桃源县东大田村第三保。宗祠在岩亚嘴。至1948年,已传20代,族人350人,分布于慈利、永顺等处。

11.桃源木塘刘氏

始迁祖君岳公,清初自泸溪迁于桃源县城通道桥。至四世登朝再迁县东杜青村朱家冲。宗祠在县城。至1948年,已传13代,族人50余人。

刘姓姓氏的来源(百家姓之刘姓-桃源十六支刘氏来源)(5)

12.桃源木塘流水朝刘氏

始迁祖东序公,明天启2年(1622)自吉水迁于桃源县东木塘之流水朝。至1948年,已传27代,全族人口约400余人,分布于燕子湾等处。族谱创修于清同治9年(1870),1920年续修。宗祠在木塘流水朝。

刘姓姓氏的来源(百家姓之刘姓-桃源十六支刘氏来源)(6)

13.桃源郑驿刘氏

始迁祖凤凰公,清乾隆初年自龙阳迁桃源县南下白石村郑家驿。1919年创修族谱。至1948年,已传7代,全族人口约100余人,分布于沙坪、西溪坪、杨家桥等地。光绪末年建祠于县城东街。

14.桃源燕子湾刘氏

先世元顺帝时自长沙迁桃源县北漆河燕子湾。1918年创修族谱。至1948年,全族人口约1000余人,分布于街头坪、莫家坪、兹茅堉等地。宗祠在燕子湾。

刘姓姓氏的来源(百家姓之刘姓-桃源十六支刘氏来源)(7)

15.桃源七庄坪刘氏

先世明洪武13年(1380)自吉水迁桃源县北青云七庄坪。1938年创修族谱。至1948年,全族人口约4000余人,分住北路各乡。宗祠在七庄坪。

16.桃源观甫湾刘氏

始迁祖习宗公,原籍江西九江府湖口县,明正统间率本族兄弟数十人来湘贸易,散落湖南各州县,习宗公于正统11年(1446)卜居桃源沙萝溪梅子冲。1937年七修,2005年八修族谱。1921年建宗祠于观甫湾。宗派:习安上启大,志代胜尚祥,国士文必单,广长景运昌,盛世敦宗德,成才学正良,克明宏永锡,丕振绍平章,忠孝全先业,勋名纪太常,协和昭至道,承继耀前光,仁厚垂家法,礼义立朝纲,中兴效东汉,人民乐健康,贤佐同时起,奏功自辉煌,福寿延天禄,万载有余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