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人教1995年版的小学语文课本,第五册第十课,文章叫做《一定要争气》。文章的主人公,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先生。曾记得里面有一段文字,"一定要争气。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 童第周这种不甘落后,发愤图强和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以及延伸至"为国人争气"的爱国情感,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钦敬的。展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的人,眼睛里多是房子、车子、票子,第一世界"欧美日韩",说走就走,去了还不忘回头鄙视两句,以显示自己的"高度和眼界",对于民族和国家的情感,抛到九霄云外。身为国人,是否丢掉了一些东西?

胚胎学定义与研究内容 青岛课本里的争气少年(1)

童第周故居,鱼山路36号

1934年,国家正值多事之秋,童第周却决定离开条件优越的比利时,在国立青岛大学(山东大学前身)校长赵太侔的邀请下,和妻子叶毓芬来青任教,他受聘为理学院生物系教授。他们住的鱼山路36号,是著名的教授大院,日式的两层小楼。童第周先生的故居在1号楼的东头位置。

第一次来青岛时,童第周的次子童宜中、三子童时中诞生,妻子叶毓芬负责照顾家庭和几个孩子。据童时中回忆,鱼山路36号"当时每一家都是楼下楼上,下面一个客厅一个房间,楼上两个房间,我们弟兄三个睡一间,房间不大,三张床一摆,勉强能走得动路"。

在童第周眼中,满眼的海滨美景,却是海洋生物的乐园。1935年,童第周在青岛发现了文昌鱼的踪迹,这种介乎脊椎和无脊椎动物之间的门类,是生物进化史上的活化石。1936年,他又成功的培育出了双头青蛙蝌蚪,成果发表后引起轰动。同时,他还继续海外时期的海鞘发育研究。这些丰富的成果,奠定了国家在胚胎学的研究地位。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山东大学开始南迁,童第周始终不离不弃,跟随山大直至四川。1938年3月,山东大学停办,童第周无奈之下只得离开。

胚胎学定义与研究内容 青岛课本里的争气少年(2)

童第周故居文保牌

1946年8月,抗战胜利,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原址复校,赵太侔校长再次邀请童第周来青任教。童第周立即应允,带着全家回到青岛。来到青岛后,他重新恢复了动物系,担任系主任,并且与曾呈奎教授创办了山东大学海洋研究所。除了自己欣然来校,童第周还帮助校长赵太侔,邀请身在美国的朱树屏回来主持水产系,担任系主任一职。在童第周的努力下,许多著名的生物学家和海洋学家都被邀请到青岛任教,如海洋贝类学家张玺、海洋生物学家娄康后、甲壳动物学家刘瑞玉、海洋地质学家秦蕴珊等。1948年2月,童第周应邀到美国考察,暂时离开了青岛。

胚胎学定义与研究内容 青岛课本里的争气少年(3)

童第周与同事们。莱阳路28号,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原址

1949年3月,青岛解放前夕,怀揣赤子之心的童第周从美国回青。6月2日,青岛解放。新中国成立,童第周继续开展他钟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童第周、曾呈奎等人的努力之下,1950年8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在莱阳路28号正式成立,童第周为主任,曾呈奎、张玺为副主任。莱阳路28号是栋三层别墅,如今门口挂着张玺故居的牌子,是琴岛通卡股份有限公司的办公楼。1957年,童第周被调往北京,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副院长。

胚胎学定义与研究内容 青岛课本里的争气少年(4)

童第周与夫人叶毓芬

南迁四川途中,还有一个小故事。有一天,童第周在镇上杂货摊上看到一个显微镜。欣喜之余,童第周叫来夫人叶毓芬,二人商定要买下这个仪器,当与摊主商议价格时,被索要价格六万块,这笔钱相当于童第周夫妇两年的薪资。二人只得丧气回家,当天夜里,被这个显微镜搞得无法入睡,二人商议还是决定买下它。第二天,两人又到了摊前,老板见他真心要买,坐地起价要六万五千块,理由是时局混乱、物价飞涨。夫妇俩一咬牙,向亲友拼凑了一部分,又变卖了一些家当衣物,才凑够了钱,买回了这台显微镜。

山大复校后,童第周和叶毓芬已经五个孩子,他们全家重返青岛,这次回校,叶毓芬在承担繁重的家务同时,也参与了丈夫的研究工作。正当童第周着手进行哺乳动物移植研究时,十年动荡开始了,他的研究工作戛然而止。直到上世纪70年代重获自由,童第周在妻子协助下继续开展工作。1976年1月,叶毓芬因心绞痛误诊去世,童第周痛苦落泪,后悔没有带妻子到大医院诊治,童时中回忆这是父亲一生中唯一一次落泪。童第周夫妇伉俪情深四十余载,60%的科研成果是共同完成的,被校内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胚胎学定义与研究内容 青岛课本里的争气少年(5)

毛主席接见童第周等科学界人士

1979年3月,童第周为浙江省两千多名科技、教育和卫生领域的科研人员做报告时,晕倒在讲台上,于当月30日与世长辞,终年七十七岁。去世前一年,童第周先生曾经在《诗刊》发表过一首诗,"虽非上驷,堪充下骥。愿效老牛,为国捐躯!"可以作为他一生奋发图强、忠于祖国的写照。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