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摄影:段希俭

北镇市有没有国家级风景区(有一座神秘的北镇)(1)

北镇庙,见证了北镇荣耀加身的历,于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年)始建,后世辽、金、元、明、清均有重建、扩建,是中国五大镇山中唯一保存完好的山庙,现存建筑大体保持着明清时代的格局。北镇庙主要祭祀场所建在高大的月台上,从南向北依次为御香殿、正殿、更衣殿、内香殿和后殿。正殿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歇山式木结构建筑,前面的庭院是举行祭祀大典的场所。庙东曾建有广宁行宫,是清朝皇帝东巡祭祖时或祭拜医巫闾山神时的驻跸之所,现已无存,广宁行宫设立更显示了北镇庙作为皇家镇山神庙在清王朝历代帝王心中的重要位置,也说明了北镇古城在当时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东北,美丽的渤海之滨,有一座小城,她因山而得名,因山而灵秀神奇,这就是中国辽宁省锦州市的北镇。

在辽河、白狼河两河之间,北镇医巫闾山突兀而立,西接辽西丘陵,东为坦荡的辽河平原。关于“医巫闾”山名之源,《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这样说:“舜即位,分冀之东北医巫闾之地为幽州。”民国《奉天通志》介绍:“阴山余脉入热河,是为协贯省内七老图山。转而东北行,至柳条边松岭门峙为松岭。进入辽宁后更东行越大凌河特起四千尺,为东北最早见于典籍之名山即医巫闾山脉,至此向东低为丘陵。” 北方大地崇山峻岭有许多,偏处一隅的医巫闾山似乎没什么特殊优势:整条山脉南北长不到50公里,主峰海拔只有866.6米。无论跨越、高度,即便在东三省范围,它也难占鳌头。不过,在文化意义上,它曾经长期名望列关外诸山之首。

北镇市有没有国家级风景区(有一座神秘的北镇)(2)

在北镇医巫闾山中有许多辽代的文化遗迹。医巫闾山狮子岩位于北镇市富屯街道新立村,是一座自然独立的山峰,东南西三面均为陡壁,只有北面可以攀登,曾建有瞭望台。此台居高临下,将通山大路完全封锁,正是易守难攻的要塞之处。墙石壁上有两间坐北面南的殿堂,上有浮雕佛像五尊,虽经千年风雨剥蚀,至今依然清晰可辨,其造型端庄,线条流畅。千百年来,这些辽代先人留下的石刻佛像在山中护佑着一方平安,世人对其多方研讨,未解其中真谛。立于台上,静观古佛,人似乎可以与远古和上苍对话了。

早在华夏文明诞生之初,它便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被封为重要的圣山。 先秦文献《周礼•职方氏》说:“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巫闾。”医巫闾,最初是幽州一州的镇山。“镇山”之说最早见于《周礼•职方氏》,说舜帝时期,洪水滔天,命禹治水之后,舜帝“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即为了稳定天下局势,于每州境内选一座大山作为“镇压之山”。天下分为十二州,每州都有镇山,医巫闾便是幽州的镇山。 进入周代,医巫闾山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开始从一州的镇升级为“全国性名山”。至晚在东汉,有了“四镇”的说法,即会稽山,属扬州;沂山,属青州;医巫闾山,属幽州;霍山,属冀州。东汉学者郑玄为《周礼•大师乐》注解时曾说:“四镇,山之重大者,为扬州之会稽山,青州之沂山,幽州之医巫闾山,冀州之霍山。”当时,“四镇”是最重要的四座山,祭祀四方神灵的圣地。“四镇”的最终官方确认,在公元6世纪末得以完成。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朝廷版图诏令(《隋书•礼仪志》载):“(隋)开皇十四年闰十月,诏东镇沂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冀州镇霍山,并就山立祠。”这是镇山首次被赋予完整意义上的方位。隋朝之后,经过数次调整,在这“四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西镇吴山”——衍化成东、南、西、北中五大镇山,地位一度与五岳相当。

北镇市有没有国家级风景区(有一座神秘的北镇)(3)

北镇医巫闾山中,观音阁东曾有座辽代所建的旷观亭,处地势开阔地带,可以鸟瞰医巫闾山群峰各异,奇石插天。从亭内观高僧打坐,观古城灯火,美不胜收。

五岳、五镇所镇祀的地理方位是由首封岳镇的帝王派勘测官员及风水师在中国版图上丈量推算而命名出来的,此五大镇山均为历代帝王加封祭祀的名山,名随五岳,各有千秋。五岳、五镇是华夏封禅史上十颗璀璨的明珠,也是镇四方的神岳、神山。

华夏中原政权敕封的“五镇”名山,其他都在长城以南,唯有医巫闾山在山海关外的辽宁省西部。在上古时期,它处于华夏与“夷狄”交界地带。先秦战国,屈原在《远游》一诗中写下过“朝发轫于太仪兮,夕始临乎于微闾”的诗句,其中的“于微闾”,被认为是指医巫闾山。屈原身处南方,当时不可能来到北方,但却在诗歌中表达了对这座名山的向往。与其他四镇相比,北镇医巫闾山,长期以来为游牧民族所控制,它一方面有华夏文明的基因,同时也有浓厚的“夷狄”味道。有一种观点认为:“医巫闾”之所以比较拗口,可能是源于胡语音译,原意是“大山”的意思。因为地理位置特殊,它既是中原王朝的边疆镇山,又是游牧民族心目中的圣山。

北镇市有没有国家级风景区(有一座神秘的北镇)(4)

小观音阁辽代祭台:空旷的祭台,牢固的石钮,诉说着千年的沧桑,北镇庙在近处路灯和远处北镇新区灯火的映衬下,愈显神秘。祭台、北镇庙、北镇新区,一线而穿,三位一体,为古城祈福,为北镇祈福。

北镇医巫闾山在先秦文献中即有记载,舜时为幽州之镇,隋朝立神祠,唐封广宁公,宋封广宁王,元封贞德广宁王,明封医巫闾山之神,清封医巫闾山灵应之神。除在京城祭祀外,历朝历代皇帝亲祭、遣官致祭、望祭、府、州、县祭从未间断。清朝康熙皇帝赞医巫闾山“万古镇幽州,秩祀同岱宗”。乾隆皇帝四次东巡祭祖,四游闾山,并亲到北镇庙行礼,祭拜医巫闾山之神,医巫闾山享千年朝廷香火,受历代万民景仰。

北镇市有没有国家级风景区(有一座神秘的北镇)(5)

秉烛立于旷观亭前,似于辽东丹王对话,红柱雕梁、亭顶莲花在烛光的映照下,更显神秘。

北镇医巫闾山一带森林密布,水草丰茂,野生动植物繁多。直到现在,这里仍是生物多样性保存较好的山区,并开辟有自然保护区。古时候,这里更是有众多狩猎、游牧民族、山戎、东胡、匈奴、乌桓、鲜卑、契丹、蒙古等部族先后在此活动。而这些民族,无一不被农耕文明为主的中原政权视为大敌。

北镇市有没有国家级风景区(有一座神秘的北镇)(6)

在北镇的大山深处有着众多的辽代祭天石刻更是神奇,向人们诉说了契丹贵族对大山的崇拜。在医巫闾山的小观音阁下,沿着古人凿就的石阶攀登而上,好似寻找到了一条通向远古的时光隧道,更像是找到了登天的阶梯。

北镇,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先秦时即设为州县,汉置无虑县,唐建巫闾守捉城,辽建显、乾二州,金置广宁府,明设广宁卫为辽东总兵官坻所在地,清置广宁县,民国二年改为北镇县,所以说北镇是一个有历史、有文化、有文物、有发展的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历史文化名城,不愧为“幽州重镇”、“冀北巖彊”。

唐末藩镇割剧,中原王朝逐渐失去对辽河流域的控制,医巫闾山一带遂成为东北少数民族进攻中原的桥头堡。首先来的是契丹人。据宋代叶隆礼所著《辽志》第三十七卷记载:“契丹据有其地,渐营京邑,以侵扰中华。”辽天显元年(926年),耶律阿保机率军灭渤海国(唐附属国)之后,将其地封给长子耶律倍,医巫闾山包含在内。 处在大凌河与辽河之间的医巫闾山,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还依附有肥沃的土地。耶律阿保机时期,辽国从中原学习了耕作技术,对山下的沃土进行了开发,这里丰富的物产,为其进一步南征北伐奠定了物质基础。因为这个缘故,耶律家族将医巫闾山视为福地。后来,辽有6位帝王、10位皇妃、20多位大臣埋身于此。作为先祖陵寝所在地的医巫闾山,备受契丹人尊崇。

北镇市有没有国家级风景区(有一座神秘的北镇)(7)

在北镇青岩寺山间立有一观音手,自下层台地,拾数阶石阶方可到达,烟雾之中,灯火映衬之下,愈显神奇。

与此同时,中原的北宋政权虽然没法控制医巫闾山地区,但仍按照前朝旧制来祭祀北镇医巫闾山。不过,宋朝的皇帝没法像隋唐的皇帝那样驻足于山下了,他们只能在定州(今河北定州)设祠,遥望北方圣山。虽然幽州山河沦陷,但宋人依旧坚守着对镇山的崇敬。

今天的北镇地区,在明代被称为广宁。明初朝廷派出的东北三大员:辽东太监、辽东巡抚以及最高军事长官辽东总兵,都驻守于此。当时,这里不但是关外的政治中心,还是明朝监管女真的军事重镇。明后期后金崛起,这里一直是双方反复拉据的恶战之地。深秋行走在北镇市郊,还颇能感受几分肃杀。半截裸露沧桑的旧时城墙,一座明朝骁将李成梁的牌坊,还有一座南面题“幽州重镇”、北面题“冀北严彊”的鼓楼。医巫闾山的主峰上有座高台叫白云关,最初是辽太子耶律倍修筑的瞭望台,到了明代一度被纳入辽东长城防御体系。

北镇市有没有国家级风景区(有一座神秘的北镇)(8)

观音阁下的道隐谷,为一天然石棚,俗称大石棚,相传为辽太子耶律倍隐居之所,石棚西南的崖壁上多有摩崖石刻。从洞外望窟中灯火,观众僧剪影,道隐谷之神秘不可尽述。

不过,再密集的防线、再坚固的城池,也困不住新兴马背王朝的崛起。在清代开国战争之初,夺取辽西广宁,是清军进军山海关、问鼎中原的关键性战役。满洲铁骑越过广宁之后,广阔的华北平原几乎唾手可得,长城山海关,成了虚设的“马奇诺防线”。占领广宁,实现对北镇山神的祭祀,是清王朝入关开国的重要象征。

北镇市有没有国家级风景区(有一座神秘的北镇)(9)

北镇古城东北角,有崇兴寺及双塔,双塔东西对峙,相距43米,形制相同,均为八角十三层实心密檐式青砖砌筑,双塔依其形制当是辽代所建,时过千载风姿不减当年,正是古城中最娇美的一双姊妹花。

北镇市有没有国家级风景区(有一座神秘的北镇)(10)

立于旷观亭北,更有无限风光,是处松石奇绝、尽显医巫闾山之秀色。

在北镇庙碑文中,康熙帝有这样一句话:“灵瑞所钟,实护王气,以壮鸿图。”另外,他在一次圣谕中还提出过“泰山山脉自长白山来”的观点,并认为,长白山、医巫闾山、泰山连在一起,就是长长的东方龙脉。对此,我是这样理解的:长白山为满清龙兴之地,泰山是中原圣山,医巫闾山则是东北与中原的纽带。康熙的“龙脉”说,寄托了“壮鸿图”之志,意图将东北边疆与华夏腹地进行融合。

北镇市有没有国家级风景区(有一座神秘的北镇)(11)

位于北镇市常兴店镇西部的青岩寺,是医巫闾山地区香火最旺盛的庙宇。该庙始建于北魏时期,兴盛于唐代中期。青岩寺的上院,筑于险崖绝壁之畔,势若凌空飞悬,风景佳绝,数百米峭壁间退出一刹天然阶台,边缘筑一带砖墙,墙下深渊炫目,群岭如烟。从寺中进香殿外观殿,内灯火,与神佛相交,收获良多。

北镇历史悠久,北镇的山川瑰丽秀美,北镇有着太多的神秘。想要讲清北镇的历史,甚至要从三皇五帝说起;若要看懂北镇的旖旎山水,必须拥有一定的积淀学识。这里的一座山、一座寺、甚至是一块碑、一棵松都能演绎出一段惊世传奇、风云篇章。想当年,皇室的祭山队伍浩浩荡荡,乾隆皇帝曾在北镇留下数首御制诗篇;从武当派始祖张三丰,到《射雕英雄传》中的全真派长春真人丘处机,都将北镇的神奇山水作为修炼之所。在北镇大芦花风景区的高山绝顶上,居然长满芦苇;在灵山景区山顶寸草不生的石穴中,居然每逢雨季,竟能惊现来自远古年代的深海游鱼……

北镇市有没有国家级风景区(有一座神秘的北镇)(12)

小观音阁米陡崖之上曾建有佛殿,殿已无存,唯有台上巨形石壁之上的五佛石雕造像在饱经多年香火之后,依然在洞察世间百态,佑一方平安。立于佛像前,虔心礼佛,正与石上巨形佛眼相对,亦或正果可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