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仗的手法(1.正对、2.反对、3.流水对、4.借对、5.无情对、6.晕轮效应)

关于对仗手法,前人在诗联创作实践中不断总结,归纳出了许多种。像日本的空海和尚的《文镜秘府论》,他对我国早期的诗格作了一个比较全面整理,归纳出“二十九种对”,后来被兼用到对联创作之中成了最早的联格。而王力先生在他的《诗词格律》里,“拣重要的”介绍了“工对、宽对、借对、流水对”这四个概念。其中,“工对”和“宽对”,我们在前面第五课里已经介绍过了。这期我就根据自己写联感受中的几种常见格,来讲讲:1.正对、2.反对、3.流水对、4借对、5无情对和6.晕轮效应。

相对来说,前面三种使用的比较多,后面三种使用的比较少,但是也有必要做一个了解。

对联的押韵和对仗手法(对联中对仗的手法)(1)

  1. 正对:其实就是“事异义同”。上下联讲的是不同的内容,但是所围绕的、所表现的主题是一致的正对大致可以分成三种情况:

(1) 上下联的逻辑属于并列关系作者往往是抓住主体(可以是人,事物,或者景点等)的两个不同的侧面,分成上下联来进行阐述或者议论,把一个写作对象一分为二地加以说明。

例如清代张照撰岳阳楼联:

南极潇湘千里月;

北通巫峡万重山。

作者站在岳阳楼上,上联从南面天空看,下联从北面地上看,通过不同的方位看到不同的景物,来描绘岳阳楼周围的景致。

又例如清代胡书农题采石矶太白楼联:

公昔登临,想诗境满怀,酒杯在手;

我来依旧,见青山对面,明月当头。

上联臆想李白登临此楼时的情状,下联写我到此时的风景,一古一今,围绕太白楼展开阐述。

又如史料记载北京文天祥祠曾有旧联:

南宋状元宰相;

西江孝子忠臣。

上联指文天祥曾是南宋的进士第一,又担任过南宋的右丞相,是从官职上进行讲述。下联西江是赣江河源(或支流)贡水的支流,流经庐陵。此处用西江代指文天祥的故里庐陵。说他孝子忠臣是从个人的人品上赞美文天祥,上下联分别围绕其人生两个角度出发进行描写。

对联的押韵和对仗手法(对联中对仗的手法)(2)

(2)上下联属于本体和喻体的关系

例如吉林长白山高山亭联

千峰拔地;

万笏朝天。

上联中拔地而起的群峰是主体,下联许多朝天的“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各种材质的狭长板子”就是喻体。

又如旧联

人无信不立;

天有日方明。

此联中,也是上联是本体,下联是喻体。人没有信用就不能在世上立足,就像天空中有了太阳才能够明亮一样,信用于人,就如同太阳之于天空。

(3)上下联的逻辑属于合成关系。就是把两个写作对象合成一个新的整体。上下联两个不同的事物,联合起来表现某主题。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在纯写景的联中出现的比较少

例如唐朝李商隐《无题》诗的颌联: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此联上下联分别用春蚕和蜡炬做喻体,表现对爱情至死不渝的态度(现在多用来体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又如励志联:

疾风知劲草;

大雪见青松。

上联以疾风中的劲草,下联以大雪中的青松做比,寓意在恶劣的环境下更能凸显一个人昂藏不屈的精神。

又如抗清名将金声的自勉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此联上下联分别从决心,毅力两方面的典故,联合起来表达一个人只要有志气,有勇气(破釜沉舟),有恒心,能吃苦(卧薪尝胆),一定可以成功。

初学作联,多作正对,然后学其余。但是要注意的是,由于正对上下联的主旨相同,语气调子一致,所以正对上下联所选取的角度一定要错开,用词也要避免雷同,不然容易出现“合掌”的毛病(下一课对仗的避忌里会着重讲什么是合掌)。

对联的押韵和对仗手法(对联中对仗的手法)(3)

2.反对:顾名思义,就是上下联意思相反。因为是用相反和相对的词语组成,或者是内容相反,就形成了上下联的鲜明对比,引人注目,“理特殊而趣合”,往往能收到比正对更好的艺术效果。

例如清代名医程道州自署联:

但愿人皆健;

何妨我独贫。

上联表达了医师对人们身体的良好祝愿,下联话锋一转,大家都健康了,我自己医院就门庭冷落了,但是我不在乎。全联充分体现了作者牺牲小我,而愿使世人康健的无私情怀。这里“人”和“我”,大众的身体健康和医生的收入,其实是个对立、矛盾的关系。

又如旧联:

人因爱富常离我 ;

春不嫌贫又到家。

此联用了很多反义词,来增加表现力,春光不嫌贫而来 , 和人们的爱富离去形成鲜明对比。

又如秦桧跪像背后岳飞墓阙上的楹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和上一联一样,此联也是用反义词,来凸显张力,“有幸”和“无辜”,“忠骨”和“佞臣”,两组对比强烈,此地青山以能埋岳飞而感到有幸,而坟前的白铁何其无辜,仅仅是因为铸造了秦桧夫妇像,而随他们一起为人所唾弃,天地万物在此刻似乎都被赋予了人性!

反对由于变化强烈,往往可以使主题更加突出,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丽辞第三十五》中有“反对为优,正对为劣”之评语

对联的押韵和对仗手法(对联中对仗的手法)(4)

3.流水对:也叫串对,上下联内容连贯,衔接如行云流水,流畅自然。往往存在递进、转折、条件、因果等某种关系。相当于是一个意思分成两句来说,上下联是一个整体,独立上联拿出来,或者独立下联拿出来都没有意义,或者说表达的意义不全,有上联,才引出的下联。

例如南宋陆游《游山西村》的颌联: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此联上下联承接自然,上联说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下联说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个柳绿花红的小山村。一种惊喜扑面而来。单独上联或者单独下联拿出来,意思表达上都是不完整的。也不能说先看到了村子,再去疑无路。

又如安徽黟县古楹联

勿求珠玉富;

但望子孙贤。

作为家风家训的楹联,不奢求自己富贵,也希望子孙贤孝,对孩子的殷殷期盼,对家族未来寄予的厚望,溢于言表。上下联任意一句单独拿出来,也是表述不全的。

又如唐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此联是一个上下联之间的承接是个因果关系,因为想看到更远的景色,所以要爬到更高的地方。这也是流水对的典范。上下联只有两句都在的情况下,才能把主题表达清楚。

流水对因其一气呵成,顺畅自然,从而更能凸显对联的艺术感染力。往往多上佳之作。(未完)

对联的押韵和对仗手法(对联中对仗的手法)(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