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宗教的一大流派,道教具有宗教上的一般性特征,但作为中华民族创立的宗教,它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格。

(佛教与基督教关注)(1)

道教教主:老子

道教的形成

从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玄学的兴盛体现出动乱时代人们对个体存在意义和存在价值的关注,作为最接近完美化的个体就是“人”,而人们对于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注在魏晋时期成为社会的一种普遍心理,这种社会心理也成为了道教和佛教兴盛的土壤。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它酝酿于东汉,发展于魏晋,至南北朝,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刘宋、和在庐山修行的道士陆修静,借助当时统治政权的力量,清理整合了民间的道派,并首次使用“道教”一词统一各道派。

(佛教与基督教关注)(2)

洞天福地

与此同时道教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宗教仪式和斋醮的程式以及道德戒律。南北朝之中萧梁王朝的陶弘景更是以梁朝天子老师的名义构造道教神仙谱系,叙述道教传授的历史,把道家学说的哲学思想作为道教重要的思想渊源与宗教理论的主杆,奉道家学说的创立者老子为道教教主,庄子也被列为道教尊神。《老子》、《庄子》二书被奉为道教经典,称《道德真经》与《南华真经》。

(佛教与基督教关注)(3)

道士

在这些思想理论的基础上,道教所具备特有的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造就了道教特有的价值观,从道、儒、墨等哲学流派以及传统星相家、医方家、譏纬家那里充分汲取思想资源。

在神仙世界的构造上以先秦之前的中国文化为基础,尤其是流传于楚国文化圈的种种神话人物为本源,如在《楚辞》中多次提到的羲皇、天帝、月神等。

太极养生法

因此道教在立教宗旨上,以长生成仙为追求目标,向往神仙生活的天地,讲求归本反朴的生存理念和归根复命的养气健身术,同时倡导以长寿去病为宗旨的“房中术”(因此道教对男女之事并无严格教条戒律),双修道侣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同时追求长生不死的炼金服丹之术和返老还童永驻容颜的呼吸吐纳之术。

民间惩治恶鬼的阴阳术、躲避死亡的偷天换命术等迷信手段被发展成为禁咒、符印等法术,如臂悬五彩、悬苇画鸡、桃符桃印、治邪驱灾等也都被道教网罗无遗。

(佛教与基督教关注)(4)

道家养生

因此与全力关注“人死后如何”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不同,道教最关心的是“人如何不死”,这种思想趋向正是中华民族重现世、重现实的民族性格在宗教观上的体现。

道教对“人如何不死”的高度关注也造就了道教养生文化的大力发展,热爱生命,喜欢养生文化的朋友可以多关注一下道教的养生之道,区别于西方营养学的补充与调和,道教的养生更注重人自身“精、气、神”的孕育和生生不息;区别于人体功能学的舒适感和协调性,道教的养生更注重人与自然万物关系的相互作用。

对于道教对“生”的关心和他们所使用的方法,大家可以在留言区共享给更多的朋友们。

,